曾刚/文 曾刚,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
伴随行业年度数据发布,信托行业2023年的整体发展状况浮出水面。如何评析2023年信托行业的表现?行业转型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提问:与去年同期相比,信托行业规模增速加快,您认为信托业务规模回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哪部分业务贡献度最为突出?
曾刚:信托业规模回升既有自身转型的因素,也有外部市场环境的推动,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信托公司适应新的监管环境,业务转型初见成效。信托公司在去通道、控风险的同时,积极开展产品、业务创新,打造核心业务能力,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需求。二是行业新的业务领域不断拓展,资产管理信托以及资产服务信托等业务不断开拓,为行业注入新的“血液”。三是企业、个人和金融机构等主体的财富、资产管理需求不断增长,为信托业规模增长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资金来源方面看,集合资金信托占比显著提升,新增信托资产来源结构优化趋势明显,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从资金投向方面看,信托公司普遍注重主动管理能力培养,投向证券市场(含股票、基金、债券)的资金规模快速上升,已成为权重比例最大的信托资金投向。此外,财产权信托尤其是资产证券化等事务管理类信托业务较快发展,融资类信托占比显著下降,行业转型初见成效。
提问:从信托功能角度看,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融资类信托规模为3.48万亿元,环比增加2291亿元,增速7.06%,占比14.5%。您认为,融资类信托规模增长与监管所强调的压降融资类业务是否有冲突?
曾刚:从前述分析可见,融资类信托整体规模还是在下降的。我认为,这种冲突可能只是表面和短期现象,并非长期发展的趋势。
首先,融资类信托规模的增长与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有关。2023年,为推动经济恢复向好,政策层面上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托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需要响应国家政策,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次,监管重点强调的是压降高风险、低质量的融资类业务,而不是全面禁止融资类信托。信托公司仍可以在合规前提下,开展一些风险可控、质量较高的融资类业务,满足各类经济主体的合理融资需求。
再次,从信托行业整体发展趋势来看,主动管理能力培养、集合资金信托占比提升、资产来源结构优化等积极变化正在发生。这表明信托公司正在主动适应监管要求,调整业务结构,降低融资类业务占比。短期内的波动并不能改变结构优化的长期趋势。
提问:2023年,信托业经营收入和净利润都实现了止跌回升,整体经营业绩逐步企稳。但从单个信托公司看,营收和净利润下降的仍是多数。您认为影响业绩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曾刚:从数据上看,信托业的经营业绩在前期快速下降的基础上趋于平稳,这是一个事实。但企稳并不是逆转回升,也并不意味着没有下行压力。2023年3月,《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正式发布,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25个业务品种。资产服务信托市场空间很大,但收入低且竞争激烈,尚难以支撑信托行业实现过去持续多年的业绩增长。
就个体信托公司的业绩而言,行业分化较为明显,少数具有规模或结构优势、在标品方面转型较为成功的信托公司都有比较明显的业绩回报。其实,不只是在信托行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业绩也出现分化趋势。
提问:在信托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您有何建议?
曾刚: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求,是信托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展望未来,信托业需要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进一步强化对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的支持,在有效盘活存量和稳健促进增量的平衡中,加大对服务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和服务模式创新。
科技金融方面,信托业可以借助科技力量,提升业务效率、优化服务体验;绿色金融方面,信托业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支持绿色产业和可持续发展;普惠金融方面,信托业可推出有针对性的普惠金融产品,帮助低收入人群提高生活水平;养老金融方面,信托业要加强养老金融产品的研发和创新,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丰富、灵活的养老金融服务;数字金融方面,信托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加强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化经营和管理水平。通过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优化完善信托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
提问:对于推动信托公司深入转型发展您有何建议?
曾刚: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是信托业回归信托本源的重要方向。财富管理业务作为资产管理的上游业务,是资管机构的必争之地,信托公司利用自身制度优势参与财富管理业务水到渠成。在“非标”转“标”持续推进、没有刚兑的非标产品来吸引客户的背景下,资产管理业务与财富管理业务齐头并进,双轮驱动模式将成为多数信托公司的选择。通过丰富多元的资管产品供给和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投资顾问是资产管理信托业务的主要发力方向,资管产品供给丰富了客户适配选择,扩展了财富管理的服务客群,通过资管产品和财富管理的双向赋能、双轮驱动,推动信托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外,面对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信托公司还需加强证券市场的专业能力建设,通过构建与其他资管机构的差异化竞争能力,拓宽信托公司参与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在加快自身业务转型的同时,推动壮大市场的长期投入力量,促进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信托行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质量与效益的平衡,通过业务创新、服务升级、风险控制和监管适应等多维度努力,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