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时空/文 文博时空 作者 巍岙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汉时期是中国实现大一统的历史进程的重要节点。秦朝,以一统江山的雄伟壮举铺开历史的序幕,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的体制,实现了文字、度量衡和货币的统一,为中国的长期统一和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随后,汉朝在秦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和巩固了这种统一,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刚开放不久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推出“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从多个方面再现秦汉历史。
01
开疆拓土的军队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王赢政以摧枯拉朽之势,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开创了大一统国家的新局面。随后,北伐匈奴,南征南越,建立起一个东起辽东、西抵高原、南据岭南、北达阴山的大一统王朝,可谓是“囊括四海,并吞八荒”。
秦代疆域图
秦代实行普遍征兵制度,凡是男子都必须承担当兵的义务,60岁以上才能免除兵役,这才保证秦国有源源不断的兵源,军队数目最多达到“带甲之士百万”。这支队伍纪律严明,作战勇猛,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坚强之盾。
跪射俑
将军俑
石铠甲
秦代铠甲在形制和编缀方法上已形成了一整套成熟工艺。编缀的铠甲形式多样,因兵种及身份的不同而形制有别。上部与下部分别采用固定甲片与活动甲片不同的方法。甲片有长方形、舌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圆形等多种形制,用扁铜条将其联缀在一起,除了可以保护士兵的胸腹、后背和腰肋外,还能使人身体的腰部、手臂等部位不受束缚,活动自如,方便他们做出挺胸、弯腰、举臂等动作。
青铜剑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剑普遍宽而短,60厘米的长度已是青铜的极限。而兵马俑坑中的青铜剑,长度竟然超过了91 厘米。秦剑是青剑铸造工艺的顶峰,它的卓越不仅体现在惊人的长度,更在于背后硬度与韧性的完美平衡,这无疑展现了秦人青铜铸造技术的先进。
弩结构示意图
青铜弩机
弩在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由弩臂、弩弓和弩机三部分组成。弩臂由坚木制成,木臂正面有一条放置箭镞的沟槽,能够保证发射出的箭沿直线前进。弩弓一般用竹木制成,形似扁担。弩机安装在弩臂的后面,青铜制成,具有延时、贮力、瞄准、激发四合一的功能。
铜镞
秦代箭镞将头部改为阻力小、定向准的三棱锥,配合长箭杆使用,杀伤力远超前代。统计表明,秦人弩机及部件和箭头达到了相当的标准化生产水平,弩机的部件可以互换;箭头底边宽度的平均误差只有正负0.83毫米。
杜虎符虎符多为铜制,制成虎形,一件虎符从虎头至虎尾沿背誉中线部开为左右两半,虎身上铸刻有文字,君主和朝廷与派驻地方的将领各执一半。这件杜虎符为战国晚期秦国兵符,现存左半符,正面突起如浮雕,背面有槽。虎身有错金铭文九行40字,大意为:凡调兵超过五十人,杜地将军的左符须与君王的右符契合并勘验无误,才能行动;但如果遇到需点燃烽火报警的紧急情况,不必合验兵符即可行动。
彩绘陶骑兵俑
彩绘陶骑兵俑
西汉时期,起源于游牧民族的骑兵战术,被汉军吸收并发展,从而形成了一支具有强大攻击力和机动性的骑兵部队,骑兵在军队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特别是在对匈奴的战争中,骑兵展现了其在远征和快速打击中的巨大优势。汉军骑兵能够迅速穿越大漠,执行长途的追击和包围战术,有效地削弱了敌人的战斗力。
西汉疆域图
金怪兽
这件器物出土于陕西省神木县一个匈奴墓中,据推测是一位匈奴族首领帽上的冠饰。之所以被称为怪兽,是因为它集合了多种动物的特点,身体似羊,嘴似鹰,角似鹿,蝎形尾,四蹄则立于花瓣形托座上,两只抵角由16只两两身相连、背相对的小鸟组成,蝎形的尾巴也是一只小鸟的样子。匈奴是游牧民族,生活与动物紧密相关,所以他们的工匠将多种动物形象集于一体,体现了工匠的睿智巧思和匈奴人对动物的崇拜。
02
如何管理庞大的疆域
郡县制是中国历史上一项重大的行政改革,这一制度的核心在于废除了分封制,取而代之的是直接由中央政府任命官员来管理地方。秦朝将全国划分为多个郡和县,每个郡设有郡守,每个县设有县令,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命和监督。这些官员负责当地的行政、司法和军事事务,使中央政府的权威能够直接下达到基层。郡县制对此后两千多年的“大一统”国家维护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秦四十八郡及郡治所在地示意图
“会稽太守章”封泥
“襄阳相印章”封泥
“乐浪太守章”封泥
封泥是古代用于封印文件或物品的一种泥质材料。在古代,当官方文件、信件或者重要物品需要密封保存时,会在封口处涂抹封泥,并压上官印或私章以示认证。这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数千年,尤其在秦汉时期十分普遍。封泥上的印章可以帮助研究者确认文件或物品的来源和身份,对考古和历史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
汉备盗贼尉封泥
汉代的“备盗贼尉”是一种特别设立的官职,主要职责是防范和打击盗贼活动维护地方的治安。这个职位的设置反映出汉朝政府对于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的重视。
03
玉器与礼制
我国的用玉之俗由来已久,汉代许慎《说文解字》释“玉”字为:“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转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不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枝,洁之方也。”长久以来,玉器被赋予了一般石器所没有的文化内涵,比如古人将玉器作为礼器,认为玉器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君子高贵人格和不屈气节的代表等等。
仪礼用玉是礼制文明的载体,自先秦以来,仪礼一直是玉器最重要的用途之一。根据《周礼·春官·大宗伯》中的记载,古人认为,天地间有六彩:赤、青、黑、白、玄、黄,苍璧、黄踪、青圭、赤璋、白琥、玄璜同六彩相对应,所以古人用青色玉璧祭天神,用黄色玉琼祭地祗,用青色玉圭祭东方之神青龙,红色玉璋祭南方之神朱雀,白色玉琥祭西方之神白虎,黑色玉璜祭北方之神玄武。
玉璧
玉璧是汉代最重要的礼仪用玉。古人按照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认为天是圆形,青色的,所以用圆形的青玉璧来礼天。
丧葬用玉是专门为保存尸体而制造的玉器,汉人有“事死如事生”的思想观念,认为人死后是去了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所以丧葬用玉在汉代玉器中占很大比例。
玉蝉
玉琀指含在死者口中的玉器,早期玉琀多为碎玉或者砸碎的玉器,汉时多为蝉形。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已流行蝉纹,也出现了蝉形玉佩,将蝉刻画在当时的国之重器上,可能已经产生了对蝉的崇拜。蝉先是蛰伏在土中,像死者已经埋葬,后来爬上树木,蜕去表皮,并长出翅膀,飞升上天。而汉代壁画和画像上的仙人皆是身体赤裸,清瘦生有毛羽,似乎正是经过蜕变而成的。当时人们还强调蝉无口不食,只是吸风饮露。而《庄子·逍遥游》中提到的神仙正是“不食五谷,吸风饮露”。将口琀制作成蝉形,很可能是当时人们将蝉作为了死而复生、尸解成仙的榜样。
玉握
玉握是死者握在手中的玉。早期的玉握形制不定,汉时为璜形或猪形,使用非常普遍。
玉塞
玉塞是用来堵住死者的眼、耳、口、鼻、肛、阴等九窍而制作的丧葬玉器。汉代有人认为尸身不腐便可得永生,甚至羽化成仙。他们用玉制的塞子塞住九窍,希望达到保持精气不外泄,而使尸体长存、灵魂永生。
04
深受帝王重视的货币
春秋战国时期,商品交换大发展引起大量货币流通,从而确立了货币经济。当时诸侯林立的政治局面,造成了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不同经济条件下,产生了各种不同特点的货币形制及货币流通领域。
空首布
布钱流通于黄河中游的三晋两周地区,是从农耕地区的铲类农具演变而来的。先秦时有一种锄草农具叫“镈”(bó),是铲的一种,故人们把类似形状金属铸币称为“布”。
铜明刀
刀币产生于东方渔猎地区和手工业商业发达地区。主要流行于齐国,燕赵为刀布并行区。它是从一种叫做“削”的手工业工具演变出来的。
郢爰金币
郢爰是楚国的一种称量货币,也是我国最早的原始黄金铸币。“郢”为楚都城名,“爰”为货币重量单位,其含金量在90%以上,质量上好的可达到99%。使用时,根据需要将金版或金饼切割成零星小块,然后通过特定的天平,称量使用。
秦半两
秦统一之后,废除六国货币,以秦国的“半两”钱作为统一使用的官方货币。这次改革纠正了过去钱文复杂难辨、大小无准则、币值不明确等弊病,这种外圆内方的造型也暗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观念,成为之后历代钱币的主流。秦统一货币有力地促进了商品贸易和社会发展。
五铢钱
汉朝建立之初,继续沿用秦朝的半两钱。汉武帝先后进行了多次的币制改革,最终统一了货币的发行权,统一发行五铢钱,钱面上铸有篆体“五铢”二字,每枚重五铢(约合现在的3.33克),因此得名。因为五铢钱成色好、分量足、货币信用良好,因此一直沿用至唐朝初年,是中国古代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之一。
一刀平五千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为了削弱汉朝旧族势力,他以“托古改制”为名,进行了数次币制改革,刀币、布币等先秦时期的货币形式都在改革中恢复,同时还流通金、银、龟、贝等形式的货币。但是王莽期币制改革导致了币制的复杂化,各种大额虚值货币的发行,实际是对民众财富的剥削,进一步加剧了社会混乱。虽然王莽的货币改革是失败的,但是当时发行的一系列货币铜质较好,工艺精良,书法工整,有的还使用了错金工艺,体现了极高的货币制造工艺,这些货币也成为了那段历史的有力见证。
金饼
金饼是汉代的黄金货币,从窖藏情况和金饼使用的痕迹分析,这类金饼不完全属于市场上广泛流通的货币。实际上黄金多用于皇帝赏赐诸侯,诸侯进奉,赎罪及较大数额的交易等场合。
05
古代高科技
水车的发明解决了地势较高的农田引水灌溉的问题,极大提高了农业灌溉效率。据古籍记载,最早的水车可能是东汉末年的毕岚制作的,但总体比较粗糙,难以便利使用。而后,魏国人马均做官时,看到老百姓犁地种菜,苦于无法引水浇地而大伤脑筋,便在借鉴古有水车的基础之上,创造出一种新式翻车(龙骨水车),不但能自动提水,还能够在大雨内涝之时向外排水,称得上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之一。
水车
汉代的冶铁技术在40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在冶铁过程中,鼓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向炉内送入大量空气,增加氧气的供应,从而提高炉内温度。最初,冶炼过程中的鼓风依赖于人力或畜力,这种方式效率低下,且劳动强度大。东汉时期南阳的太守杜诗发明了一种以水流为动力鼓风的装置来代替人力鼓风,在史籍中记载了这段故事:“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这一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冶金技术的整体进步,使得铁器的生产规模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铁犁冠
铜鱼柄铁锥
观展攻略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基本陈列“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分为序厅、第一至第六单元、尾厅共8个部分,上下两层,共3530平方米,展线长1194米,展出文物共计732件(组)。陈列内容以新制度的创建为核心,从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思想奠基、文化创新、科技助力、交流互鉴等几个方面,分述秦汉文明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多种成就和作用。
营业时间:除闭馆日外,每日10:00-16:30开放,16:00停止入馆。
试开放期间,每周二全天闭馆整修(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址: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兰池三路东段。
交通攻略:乘坐地铁14号线,在秦宫站或秦汉新城站下车,出站后步(骑)行导航前往秦汉馆南门。
参考文献
[1]刘占成,蒋文孝.秦国军事制度初探[J].秦文化论丛,2008(00):125-140.
[2]晏新志.“杜虎符”的发现与研究述论[J].文博,2018,(06):74-79.
[3]蒋文孝. 秦始皇陵K9801陪葬坑出土石铠甲研究[D].西北大学,2007.
[4]陈艾丽. 浅析汉代玉器的文化内涵[D].西安美术学院,2011.
[5]夏鼐.汉代的玉器——汉代玉器中传统的延续和变化[J].考古学报,1983(02):125-145+271-274.
[6]王晓琳.汉代玉蝉文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7]周卫荣.中国古代钱币与钱币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1):46-48+76.
[8]刘慧兰.两汉货币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2.
[9]杨宏才. 古代水车的发明起源与区域利用[J]. 兰台世界, 2011, (22): 60-61.
[10]张惠雯. 浅谈汉代冶铁技术的发展[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 (22): 166-169.
图片 | 巍岙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子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