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新闻广播新闻热线官方微博“问北京”报道,近日,北京刘女士3岁的孩子患了肺炎,等了4天后终于等到某儿童医院的床位。院方却告知刘女士,孩子只能由母亲或其他女性亲属陪护,父亲等男性亲属不能陪床。刘女士身怀二胎又出现并发症,家里没有其他合适的女性亲属可以陪护孩子。因此,孩子的父亲不得不每天单程驱车一个多小时,将孩子送到医院输液。此事在网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
只许女性家长陪床,这究竟是“明规则”还是“潜规则”?北京市卫健委对“问北京”记者表示,这一规定是医院的院内规定,并不是卫健委的统一要求。笔者在该医院官网上发现,该院2022年8月发布的住院部出入管理规定对家长性别并未作出要求。笔者又查阅其他几所三甲医院的官网,同样也未发现对陪住家长性别的明确规定。这一要求是否合理,恐怕值得商榷。
应该承认,医院这一要求背后,有着相应现实考量。不少医院建于上个世纪,设施较为老旧、医疗资源紧张,儿童医院或科室更是人满为患,确实难以面面俱到地照顾每位患儿和家长在诊疗过程中的感受。医院工作人员表示,儿童病房住院不分性别,女性家长在一起陪护更方便;有女性家长表示,医院厕所只有一个隔间,“要是女性进去,男性也进去,就不方便了”;也有网友评论称,“孩子打针要脱衣服,如果在场都是女性的话,家长更容易接受”“男性家长晚上打呼噜,吵得睡不着”……
可是也要看到,只许女性陪床,既有默认育儿是女性“天职”的嫌疑,也有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子。在病房这种公共空间,由女性来看护儿童,会让一些家长对彼此的存在感到更放心,也降低了医院的管理成本。
但这种一刀切的管理方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二胎”“三胎”家庭越来越多,育儿已是女性无法独自承受之重。那些“女主外男主内”的家庭、有失能老人的家庭和带娃的单亲家庭,或也将被这样的陪护“潜规则”拦在红线之外。尽管上述医院表示家长可以聘请护工,但让年幼的孩子与不熟悉的人在陌生的病房里过夜,对孩子可能造成心理困扰,对家长而言恐怕也难以放心。
对此,社会应因时而变,集纳各方意见,尽快形成新共识、制定新规则,避免给女性家属带来过重负担,给相关家庭带来不便。即便医疗资源有限,院方也可以尝试采取一些措施,尽可能为患者家庭提供更多选择。例如,在病床与病床之间加装遮挡帘,保护孩子和陪床家长的隐私;升级改造医院硬件设施,提供更多独立病房,等等。家庭成员间也应彼此体谅,合理分担照顾孩子的责任。长此以往,“带娃只能靠妈”的观念将逐渐消失,这也是对广大女性权益的尊重。
无论对于女性还是男性,育儿既是责任也是权利。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是“爸爸”们的心愿。未来,期待越来越多的医院能为患儿家庭提供方便,不要让孩子一再追问:“爸爸去哪儿了?”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伊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