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铃 5月11日,在第113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副司长邢若齐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卫健委将加大老年护理服务推进力度,进一步扩大老年医疗护理服务试点的覆盖面,推广地方试点好的经验做法。
邢若齐提到,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大多数老年人存在多病共存的情况,老年护理以及老年有关慢性疾病护理的社会需求日益旺盛。此外,慢性病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对护理和康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医疗诊疗量快速增长,住院服务量也在增加,临床护理工作的压力也日益加大。
邢若齐介绍,截至2023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量达到563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4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超过80%,各地也结合实际不同程度开展了老年、儿科、重症监护、传染病护理等紧缺护理专业护士培训工作,使得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显著提高。
为加快推动老年护理服务的发展,国家卫健委在2021年确定了北京市等15个省市先行先试,积累地方经验。邢若齐介绍,在扩增老年医疗服务资源方面,试点省份通过转型或者社会力量举办等方式,护理院、护理中心、护理站等机构数量明显增加,平均增幅约16%。江苏省、山东省等地扩大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老年护理的床位数量,江苏省给社区服务中心加挂护理院的牌子,这样可以为社区内的失能失智、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同时各地也加大老年护理专业的护士和医疗护理员培训力度,有效扩大老年护理服务供给。在创新多元化老年医疗护理服务模式方面,试点省份通过上门巡诊、设置日间护理中心、“呼叫中心”或家庭病床等方式,探索将院内的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使得护理服务更加方便可及。在探索老年医疗护理价格支付政策方面,有的省市将老年居家医疗护理服务与当地的长期护理险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或发展与长期护理保险相衔接的商业护理保险等,为发展老年护理服务提供支撑政策保障,惠及更多的老年人。
此外,邢若齐还提到,近年来,国家卫健委通过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试点工作,将专业的护理服务从机构延伸至社区和居家,增加了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群众的上门护理服务供给。目前,共计3000余个医疗机构提供7类60余项群众常用急需的基础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等服务项目,使行动不便的群众有机会享有护士上门提供的便捷护理服务。同时,也降低了群众再入院率和就医成本,减轻了家庭负担。
邢若齐说,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继续加大老年护理服务推进力度:
一是相关试点省份可以再进一步扩大试点地市的数量,在试点省份之外的有符合条件的省份,国家卫健委也会加大试点的覆盖面;
二是继续增加社区多功能护理机构、日间护理中心等机构数量,进一步扩大多元化的老年护理服务供给;
三是加快老年护理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指导各地实施老年护理专业护士能力培训行动,力争到2025年,各地老年护理专业护士参加培训的比例不低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