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老人卖房,奔向小城养老院

田进2024-05-11 09:00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田进 2022年初,李淑芳的丈夫突发脑梗。随后近一年时间,李淑芳都陪着丈夫在康复治疗中度过。但在2022年底,因遇上医疗资源紧张,丈夫在医院的康复治疗无法持续。即使家中请保姆进行24小时护理,丈夫的护理效果依旧不佳。

百般无奈下,她给子女提供了两个选项:要么由子女继承房子并主动承担老人护理生活,要么把房子卖掉来支付入住养老机构费用,子女选择了后者。

短短几天内,李淑芳卖掉了北京海淀区的学区房,随后拿着这笔钱和丈夫前往位于广西南宁的养老社区。

在一线城市,跨城养老模式,正逐渐受到老年人群体的认可和青睐。

北京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河北省养老机构收住京津户籍老人近5000人,到河北社区养老的京津户籍老人接近4万人,京津户籍老人到河北旅居养老达59万人次。2023年,上海市官方一项针对近3万名上海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问卷调查显示,19%的本市户籍老人有一定的异地养老或康养意愿。

拿着一线城市的退休金,选择异地养老的一些老人,在三、四线城市中成为了中高收入人群。《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调查制度》显示,2020年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平均待遇为57348元/年(4779元/月),此数据为2020年上海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5%,却是2020年盐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41.9%。

退休金和其他资产性收入足以让部分老人在三、四线城市入住一家条件不错的养老院,享受更为优渥的老年生活。

与此同时,城市的管理者也在为这种趋势提供便利。

2017年开始,京津冀三地先后打通了医保异地实时结算,并拥有同等享受机构床位运营补贴等优惠政策。2021年,上海市医保、民政等部门开始推进长护险异地结算试点工作。这也意味着,今后上海户籍老人在苏浙皖三省的试点机构养老,也能享受上海的长护险待遇。

京沪悄然向其他城市“疏解”老人的背景是,作为全国最早一批进入中度老龄化的城市,京沪目前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均已经超过27%,且老龄化程度呈现不断加深的态势,城市养老服务供给面临巨大压力。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秘书长张劲松表示,虽然政府在养老方面的投入逐年加大,但一线城市养老、健康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依旧突出,老人入住城区养老机构面临入住难、费用不断提高等问题。为缓解养老服务供给压力、均衡区域养老资源配置,鼓励老人异地养老成为一线城市解决方案之一,异地医保结算、养老服务异地补贴等政策障碍也在逐步消除。

从上海到马鞍山

作为丁克家庭,直到老伴去世后,90岁的徐玉清才选择卖掉上海杨浦区的“老破小”房子,投奔远在安徽马鞍山的外甥女,并最终住进了当地的养老院。

在此之前,她和丈夫一直过着传统的养老生活——家庭一直未聘请保姆,夫妻两人在精力好时就买菜做饭、打扫卫生,其余时间则在楼下餐厅解决一日三餐;日常消费均使用现金支付,水电费、物业费等也都是前往相应的线下站点缴纳。

城市的数字化给90岁的徐玉清带来的不便逐渐显现。

经常性地看病就医,让挂号成为了徐玉清的头号难题。由于不会线上挂号或找陪诊,她只能早早地赶往医院,然后排队等待挂号。即使这样,她也经常面临挂不到号的窘境。

随着年龄的增长,线下缴费对徐玉清来说也变得越发困难。前往距离一公里左右的话费和水电费缴纳处,需要她额外空出半天时间来完成。在去往缴费处的路上,走上几分钟,她就需要停下来休息。

独自在家养老时,晒床单被套对徐玉清来说都成为了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而当她需要丢弃稍微重一些的生活垃圾时,上下楼梯都会让她的哮喘症状加重。

她说:“因为有房子且生活都能自理,所以一直没考虑住养老机构。只是在老伴去世后,我的身体状况逐渐下滑,常住马鞍山的外甥女和我最亲,但又不想过多打扰她,所以最终决定去马鞍山的养老机构。”

徐玉清入住的中交上航局医养公司·马鞍山仁逸康养中心是马鞍山市花山区唯一一家四星级养老机构,月收费标准根据老人所需的护理等级在3000元—5000元。由于她每月4000元的退休金不能完全覆盖入住费用,徐玉清还需动用部分存款来支付费用的空缺。

徐玉清认为这样的费用已经很有性价比了。她说:“在上海,稍微看上眼的养老机构费用都是7000元/月以上。在这里,每天吃饭、洗衣都有专人负责,同时还能有人陪着聊天。以前一个人在家养老时,一天都说不了几句话。”

马鞍山是一座工业城市,在中交上航局医养公司·马鞍山仁逸康养中心入住的老人中,许多都是曾经的马钢职工以及当地体制内工作人员。另外,还有一小部分老人来自南京、上海、芜湖等周边城市,老人的平均年龄约为84岁。

徐玉清说:“虽然我能和护理员用普通话沟通,但想和其他老人交流时,还是会因为口音以及文化差异面临一些阻碍。”

回到家乡

1950年,8岁的朱国民跟随父母从江苏盐城出发,开始了“沪漂”生活。数十年的岁月流转,他的工作与生活都与上海这座繁华的城市绑定在一起,老家的口音也早已融入了上海的韵味。

2022年,在阔别盐城72年后,81岁的朱国民选择搬回了老家。

在一次脑梗后,朱国民行动变得不便。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护理服务,同时避免日常吃饭、就医等问题打扰到子女们的正常生活,去年年初,他决定入住养老机构。

在选择跨城养老前,朱国民也曾考虑过上海的养老机构。然而,上海中低端养老机构平均6000元/月的费用让他望而却步。在亲友的介绍下,他选择了离家300余公里的江苏盐城东台缘百年安丰护理院。

这是一笔很容易算的账。他说,在盐城的养老机构,目前单独住一间房的费用只需4500元/月,而在上海同等服务水平的养老机构至少需要7000元/月。“8000元/月的退休金足够覆盖我的护理费和医药费,盐城的养老机构整体环境更好,老家的侄子们还能不定时地来看望自己。”

在上海,朱国民很难找到抬腿就能到的公园,走路前往最近的公园,除了担心上下天桥可能带来的危险,公园也常常是人满为患。城里的中低端养老机构的住宿条件,就像是连锁酒店一样:紧凑、无聊、没有闲适的环境。而盐城的养老机构,不但自带院子,他还可以随时下楼散步。

在朱国民所居住的养老机构里,大多数老人都是盐城本地的居民,其中又以国央企退休职工、退休教职工为主。朱国民常常和这些老人聊天、喝茶、下棋、逛公园,这些活动占据了他大部分的时间。

今年以来,在感觉身体状况良好时,朱国民会选择从盐城的养老机构回到上海的家。他说:“老伴身体条件比较好,回到家后两人可以相互扶持着养老。但随着身体衰老,未来肯定还是需要长久住在养老机构,否则老伴和子女的身体都吃不消。”

高档养老院里的外地老人

2004年,从一家央企退休后,在北京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李淑芳考取了驾照,随后与丈夫一同踏上了自驾游之旅,开启了他们长达十余年的旅居式养老生活。北到辽宁东戴河,南到海南省,李淑芳的足迹遍布了中国的大部分度假胜地。

2022年,丈夫突发疾病,成为了她养老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为了得到更好的照顾,李淑芳决定入住养老机构,日常的护理费用全部由养老金覆盖。

在泰康之家·桂园,约30%的长住老人来自广西之外的省份,其中又以北京老人占多数。李淑芳形容现在的养老状态为“比上班还满负荷”,但她乐在其中。每天早晨7点,她和丈夫会准时观看新闻联播。9点之后,他们会进行半小时的健身操锻炼,随后在健身房进行拉伸训练。其余时间,他们也会根据课程安排,参加乒乓球、门球、游泳课、手工艺课等活动。晚饭后,夫妻二人则会在养老社区内散步。

她说:“在园区遛弯,你会看到许多相互扶持的白发老人。我们也像大学生一样定期参加各种课程,这里的生活丰富度与在家养老或全国旅居养老完全不同。没有了后顾之忧,我们也无须再打扰子女们的生活。”

李淑芳特别看重养老机构内的慢性病管理以及急救服务。此前,在全国各地自驾游入住民宿或酒店过程中,她发现大多数机构都缺乏医疗保障。“老年人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会先来,因此黄金抢救时间对我们特别重要。我们老人都将养老社区内的安全报警铃称为‘生命线’。”

在泰康之家·桂园,除了为李淑芳这类长住老人提供康养服务,机构还为老人提供短至三天两晚、长至半年的旅居康养方案。为此,养老社区内还专门开设了旅居区域并和常住老人区域区分开。

每年十一月,当北方即将进入供暖季时,泰康之家·桂园就会迎来旅居康养的旺季,这种状态会一直持续到次年四月。从2022年9月开业至今,养老社区已接待过超1.3万来此短期旅居的老人。

泰康之家·桂园社区负责人张竞的观察是,选择来桂园进行旅居的老人,总体上收入水平和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都较高,其次身体状况良好,兴趣爱好广泛,会积极热情参与各类活动,且更注重沉浸式深度体验类的活动。并且,大量老人会选择“居游”的模式,即选择更好的居住生态环境,“半年旅居享老+半年居家养老”的模式。

张劲松的调查也显示,选择异地养老的老年人年龄以70岁至80岁为主,身体多数能够自理或者不需要太多的照护。其中,家庭条件更好、收入更高的老年人群,异地养老方式更偏旅居,会去海南等更远、条件更好的地方旅居。

为吸引一线城市老人来旅居养老,近几年广西、海南、云南等地也不断发力康养产业。在顶层设计方面,《深入推进“壮美广西·长寿福地”康养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就提出推动康养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具体举措包括以南宁、柳州、桂林、北海、防城港、钦州等设区市为重点,建设改造一批适老定居型养老社区等。

张竞说:“目前广西大多数康养旅居基地更像是度假山庄或大型酒店,缺乏全面的适老化硬件和服务,尤其是缺乏医疗保障配套。医养融合是老年人康养旅居的有力支持和后盾保证,在康养旅居过程中,越来越多高净值人群更加注重紧急救助效率、慢病管理支持、健康照护的康养结合需求。因此,伴随着旅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机构自身也需要不断在助老化设施上做细化。”

小城养老院的新市场

4月30日,13家来自河北秦皇岛的康养机构组团进京推介,据《北京日报》报道,这些养老机构各显神通,有的推出了优惠条件吸引北京老人,有的机构面向北京老人提供床位费折扣,有的提供辅具免费租赁,甚至还有一家康养机构可以为北京老人提供菜地,供老人自由耕种。

秦皇岛市民政局副局长张艳梅说,秦皇岛距离北京很近,但入住养老机构的费用却仅相当于北京同类机构的三分之一,对北京老人非常有吸引力。

大城市的老年人已经成为周边城市养老产业争抢的客户。

从建立之初,地处河北燕郊的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下称“燕达养护中心”)就将目标客户定位于北京的老人。

燕达国际健康城副总裁李海燕说,2006年,企业管理层就预判随着北京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服务需求必然快速崛起;其次,集团调研发现大量北京高知、高干、高收入老人群体能更快地接受高端养老机构概念,叠加燕郊的区位优势,集团就决定在燕郊建燕达养护中心。

目前,燕达养护中心已入住近6000老人,其中约95%为京籍老人。

燕达养护中心只是北京近几年推动老人异地养老的一个缩影。

为鼓励本地户籍老年人异地养老,京沪采取的引导性政策方向是将本地养老政策外延至周边城市。

在多年运营养老机构中,安徽永太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汪佩的经验是,受传统观念影响,绝大多数老人会选择居家养老方式。其次,选择入住养老机构的普通老人大多数年龄超过80岁,他们会渴望亲情的陪伴,希望家属每周来探望自己,而异地养老模式会与这样的观念相冲突,所以异地养老模式目前还未能大规模铺开,短期内面向活力老人的旅居康养看起来更具商业前景。

观念之外,不同规模城市的医疗服务差距也不可忽视。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大量养老机构难以支撑医养结合发展,无法如一线城市养老机构一般对老年人群提供日常慢病管理以及强有力的医疗保障等,而这也是短期养老政策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张劲松表示,客观来讲,目前二、三线城市各方面条件还比不上一线城市,城市的服务体系、产业体系还不尽完善,养老机构从硬件、服务能力方面距离老年人的需求还有差距。为更好地吸引一线城市老年人入住,地方政府应加大力度做好城市环境改造,建设老年友好城市、老年友好社区,同时积极和大城市医疗机构对接,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

大城市“疏解”老人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为老年人异地养老搭建完善的政策体系,提供便利与支持,已成为城市管理者的必然选择。

《2022年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概况》显示,2022年,北京进一步推动养老项目向河北省廊坊市北三县等环京地区延伸布局,做好京津冀运营补贴拨付工作,向河北省、天津市共计拨付运营补贴3090.25万元。

除此之外,北京一些地区也直接向老人发放现金补贴以鼓励老人异地养老。例如,2020年6月,北京市西城区就明确提出,入住天津、河北以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和乌兰察布市等地养老机构的西城户籍老人,每人每月可享600元的补贴。

与北京类似的是,上海采取的举措是将长护险结算逐渐延伸至长三角区域的养老机构。2021年3月,《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提出,上海已通过长护险统一需求评估的失能老人,可在异地连锁养老机构享受长护险养老机构照护费用的延伸结算,首批有两家连锁品牌纳入。

在京沪向外“疏解”老人的过程中,京沪周边城市也开始瞄准了市场机遇,以各项举措主动承接京沪老人的养老需求。

2023年3月,河北省就出台行动方案提出将在环京14个县(市、区)启动一批协同养老示范项目。到2027年,环京协同养老示范带形成规模效应,有效承接北京养老需求。2024年4月,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联合发文提出,适时组织津冀地区养老机构普惠签约活动,吸引京籍老年人异地养老、回乡养老。

从2018年开始,苏浙皖三省的上百家养老机构先后与上海签署了区域养老一体化试点合作协议,内容包括养老人才培训培养、相关服务标准互认、智慧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等。

在缘百年医养创始人杭太洪看来,目前苏浙皖三省的养老机构数量众多,如果机构想吸引上海老人长期入住,还是比较依赖于养老机构被纳入到政策试点中,否则养老机构还是更多需要从本土市场出发。其次,如果养老机构能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也可以逐渐吸引其他城市老人来机构进行短期康养。

张劲松表示,异地养老是养老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补充。异地养老得以推动和有效实施,未来还需要从政策支持、宣传、养老服务资源高效对接等方面下大气力。例如在政策方面,需要梳理从社保、医保、补贴、医疗等方面的堵点,解决异地养老在医保(包括长期护理险)、福利补贴、政府养老补贴等方面的政策障碍。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国资新闻部记者
关注宏观经济以及人社部相关产业政策。擅长细节深度写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