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志/文 很多人第一次知道牡蛎,也就是青岛人所说的海蛎子,是从莫泊桑所著《我的叔叔于勒》中认识“高贵优雅”的牡蛎。安东尼·伯尔顿在《厨房机密》里曾有这样的描写:
“ 撬开蚌壳,嘴唇抵住蚝壳边缘,轻轻吮吸,舌尖触及蚝肉,柔软多汁,嗖的一下,丰富肥美的蚝肉进入口腔,绵密得宛若一个法国式深吻,有种令人窒息的冲动。”
这种小海鲜在北方统称海蛎子,南方叫生蚝,在国外素有“海洋牛奶”之美誉。
据说,早在石时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食野生海蛎子,考古专家也在青岛出土的历史遗迹中,发现过牡蛎贝壳。这或许因为当年人们的渔猎技术不甚成熟,用简单的工具砸海蛎子相对比较容易。据记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殖海蛎子的国家。汉代以前就开始“插竹养蛎”,宋朝的梅尧臣还有《食蚝诗》:
“亦复有细民,并海施竹牢。采掇种其间,冲激恣风涛。咸卤与日滋,蕃息依江皋。”
时光流转到当下的青岛,民风豪放,饮食称作“海吃海喝”。比如吃海蛎子这样的小海鲜,在很多城市是烧烤或者蒜蓉,当个吃来做的。而青岛,清蒸海蛎子是论盆来上桌的,算是标准的“海吃”。以上,以海蛎子为代表的开宗明义,不过是青岛的美食信仰一种。
在青岛,食用海蛎子讲究大道至简、原味至上。“只要食材过硬,任何多余的烹饪都是耍流氓。”海蛎子是仅次于蛤蜊的另一种鲜味代言。俗话说“凉水蛎子,热水蛤”。一般来说,最适宜蛤蜊生长的海水温度大约是15-30℃,在春天的时候,水温达到11℃以上时,蛤蜊就开始生长。到了秋冬,水温下降到10℃以下,是海蛎子生长的好时候。在青岛当地,海蛎子最为丰腴的季节为秋冬季。
青岛特产的海蛎子,尤其是红岛产的海蛎子个头不大,但每粒肉都紧实而充盈地包裹于壳里。虽然从外观的个头与外地的大海蛎子有明显的差异,看上去小巧了很多,但里边的海蛎子肉在体量上却不相上下。民间传言,红岛海蛎子属于老辈人记忆中野生海蛎子的最好传承,“呲溜”一口,肉质饱满爆浆,鲜味上头。来自儿时的关于鲜味的记忆,由味蕾为爆破点投射到过往,被海蛎子启蒙的海鲜记忆,由此一一还原并奔涌而来。
海蛎子在青岛的吃法很多,清蒸第一,各式炖豆腐、炖大白菜和下面条等汤系次之,第三则是青岛名吃“软炸蛎黄”,最后才是蒜蓉烤海蛎子、海蛎子鸡蛋饼等,后者类似南方小吃蚵仔煎,香葱与海蛎子的配搭倒是颇有北地之爽利。
撰文 | 崔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