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资本”全链条赋能,广州奋力冲击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林昀肖,实习生李佳英2024-05-08 10:16

为加快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布局,助力培育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今年以来广州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加码政策支持力度。

1月19日,广州市印发《广州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30条”新政)。4月7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办法》发布(以下简称《办法》),之后4月29日,《广州南沙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出台(以下简称《生物医药九条》)。随着支持生物医药全流程、全链条的政策扶持体系加快形成,广州冲击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地将迎来持续强劲驱动力。

此外,为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流向对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领域,在日前举行的第32期珠江金融论坛上,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健康产投)正式揭牌,这是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唯一一家聚焦产业投资与服务的国资平台,这也标志着广州在打造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地的征途上,再添一支实力强劲的“生力军”。

据了解,广州健康产投是广州金控集团生物医药板块的重点平台企业。广州金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聂林坤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规模、企业数量、创新平台等均位居全国前列,但当前行业的创新资源较为分散。作为广州市唯一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投资与服务的国资平台,广州健康产投未来将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在“投早”“投小”“投创新”方面的引领与带动作用。

生物医药产业是当今世界创新最为活跃、成长最为快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不过,近年来生物医药行业处于新发展周期,投融资市场热度有所降低。中金资本董事总经理黄序在上述论坛演讲时指出,当前生物医药行业正经历从“高胜率低赔率”到“低胜率高赔率”的转型期,个性化需求、弱头部效应和毁灭式创新成为行业三大特征。在此背景下,只有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差异化产品和创新性强的产品才能穿越行业周期,未来股权投资策略需要坚守全球创新、临床获益的理念。

广州全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着重强调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其中创新药首次被提及。

目前,国内各地争相加码布局生物医药产业。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从2023年11月至今,浙江省、厦门市、海口市、广州市、青岛市、常州市、宿迁市、珠海市、北京市以及雄安新区、深圳坪山区、南京江宁区、广州黄埔区等地政府均出台了助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其中,广州市和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备受市场关注。

《广州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包括建设“产学研医用审”一体化创新联合体、支持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研发、加快特色中医药创新发展等30条新政,其中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师、战略科学家领衔的具备颠覆性技术创新突破、应用前景明确广阔的若干生物医药顶尖项目,在项目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阶段,按“一事一议”原则,市、区共同给予人才奖励、研发和产业化奖励、投资入股、贴息贷款等全链条支持,最高支持额度50亿元,支持期限最长5年。

此外,还鼓励支持政府引导基金在生物医药领域“投早投小投创新”。具体而言,鼓励各类政府出资的科创母基金、市属国有企业私募股权基金、创投基金等提高对早期生物医药项目的投资比例,重点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创新企业或项目。

这一方向与广州现有生物医药行业的国资平台投资重点相吻合。聂林坤在上述论坛上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表示,成立广州健康产投,也是广州金控集团积极落实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六大行动”的一大重要举措,为加快培育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新质生产力添新动能。

未来将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在“投早”“投小”“投创新”方面的引领与带动作用,吸引全国天使投资人、创投机构投资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的早期孵化项目,吸引全球优秀的医药与健康领域早期项目到广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据聂林坤透露,接下来,广州金控集团将聚焦“产业投资”和“产业服务”两大核心职能,以实打实的真“金”投入和火“链”资源,服务“产”业,“投”资健康,致力将旗下广州健康产投打造为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投资与服务的主平台,并成为推动广州打造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地的重要力量。

生物医药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的“两高一长”特点,黄埔区从2018年至今一直出台相关政策扶持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广州市黄埔区科技局在解读《办法》时表示,该政策自2024年4月7日印发实施,有效期3年。《办法》首次提出市、区联动,对创新药临床研发、注册上市开展扶持;鼓励合同研发、合同生产企业集聚壮大;强化医企联动,发挥广州医疗资源优势;升级“省区协同监管”,事前事中指导。

从具体措施来看,黄埔区支持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前沿高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落地建设,《办法》规定市、区按1:1比例对项目最高按总投资额30%予以支持,单个项目支持金额不超过1亿元。关于全球顶尖项目,黄埔区按“一事一议”原则由市、区共同给予人才奖励、研发和产业化奖励、投资入股、贴息贷款等全链条支持。

此外,广州在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方面也有所尝试。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放宽医药和医疗器械市场准入限制、构建市场准入全链条监管体系、推进跨部门准入综合监管、强化重点领域准入监管和推动协同化市场监管等。

由此看来,广州正在构建生物医药全流程、全链条扶持体系,全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高地。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处副处长王世华在上述论坛上分析指出,广州生物医药创新能力突出、创新平台众多,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基础、有条件、有前景。力争2025年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规模超过8000亿元,建设国家生物制造创新高地、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广州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资本寒冬下国资大举进场提振信心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然而,近年来市场投融资持续遇冷。《2023年度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2023年,二级市场对生物医药企业的投融资热度降温。IPO金额较2022年下滑了约36%,IPO数量下滑约49%,医药板块IPO热度处于持续降低的阶段。

从资金流动方向来看,虽然目前医药行业正处于调整周期中,但投资者对医药研发型企业仍保留信心。据蓝皮书数据,2023年中国生物医药企业一级市场共发生376起融资事件,其中170家生物医药研发企业累计176起融资事件的融资额占比为59.69%。另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统计,从2024年1月VC/PE市场投资案例数量与投资金额来看,生物技术与医疗健康位列前三。

业内人士对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持乐观态度。黄序指出,目前国内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逆”,居民健康意识需求“不可挡”,再加之政策支持创新“全面发力”,新冠疫情之后医疗健康产业迎来新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在资本寒冬中,国资背景投资机构大举入场。据华医不完全统计,2023年,我国医疗领域由国资直接参与投资的事件接近400笔,比2022年的193笔多出一倍。

在广州生物医药产业投资方面,政府引导基金的身影遍布多个重要投资节点。据聂林坤介绍,广州金控集团构建了涵盖种子轮、天使轮、加速轮到IPO上市前融资的多层次股权投资“基金群”,累计投资了372家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的企业,投资金额合计109.07亿元,其中投资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企业182家,投资项目总金额47.55亿元,占比接近一半。

当下,国资进场积极投资,行业也正处于动荡调整阶段。黄序指出,在生物医药行业新周期下,目前生物医药产品端投资处于调整阶段,从“高胜率低赔率”转向“低胜率高赔率”。行业呈现极度个性化需求、弱头部效应以及毁灭式创新的三大特征。

黄序具体分析称,一是医药产品需求极度个性化,每个品种适应人群有限,存在大量的中小市值企业去满足各种需求;二是医药行业头部效应相对较弱,不存在赢者通吃,与需求个性化的行业特性相关,因此需要重视中小市值企业的价值;三是未来医药的投研难度会加大,医药的创新是“毁灭式”的,一部分企业爆发力强,就必然意味着有企业受损,分化会持续加大。

由此看来,供给精益求精趋势下,或只有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差异化产品才能获得投资,进而加速落地。毕马威中国生命科学行业主管合伙人于子龙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也表示,医药行业新的增长点还是来自于差异化的价值提供,来自于推动行业进步的突破性创新,其中包括围绕临床需求的产品和发展赛道的创新、服务方案创新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

在黄序看来,只有创新性强的产品才能穿越行业周期,未来股权投资策略需要坚守全球创新、临床获益的理念。比如,围绕临床需求和技术进步,挖掘优质创新标的;把握医疗器械和上游供应链的国产替代机遇,积极布局外包服务组织和上游原材料产业的国产替代机会。

转载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林昀肖,实习生李佳英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林昀肖,实习生李佳英】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