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岗”因工作时间灵活、可以兼顾家庭,吸引了不少育儿妇女的目光。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妈妈岗”竞争激烈,但同时存在岗位缺乏晋升通道、岗位选择有限、多为合同制或者临时用工等瓶颈,需要社会各方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
“妈妈岗”即专为妈妈们开设的岗位,主要用于吸纳法定劳动年龄内对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妇女就业,工作时间、管理模式相对灵活,方便兼顾工作和育儿。“妈妈岗”市场需求旺盛。毕竟,妈妈们一方面需要照顾孩子,另一方面更需要工作养家糊口。基于妈妈身份的特殊性,“妈妈岗”的确可以满足其现实所需。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地方探索“妈妈岗”就业新模式,鼓励用人单位开设“妈妈岗”,促进育儿妇女就业。例如,广东在全省范围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在青岛,专门开设“妈妈岗”的企业和岗位多为生产制造加工企业的劳动密集型岗位。
不过,正如媒体指出,缺乏晋升通道、岗位选择有限,多为合同制或者临时用工,不利于女性职业成长等问题凸显。
让“妈妈岗”成为真正的“安心岗”,政府政策支持很重要。中山市就采取了补贴形式。如,符合条件申报“妈妈岗”的用人单位,实行每人每月300元社会保险补贴和100元岗位补贴;对符合条件申报“妈妈岗”的灵活就业人员,实行每人每月300元社会保险补贴;根据企业招用人数扣减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相关税费。这就能调动起企业积极性。对于企业来讲,应该认识到,弹性用工灵活就业,企业与女职工互惠共赢。
中山市2021年8月出台《关于规范“妈妈岗”用工工作指引》,对“妈妈岗”明确了“三个不能少,一个自愿”的要求:即劳动合同必须签,必备条款不能少;社会保险必须有,休息休假不能少;工资必须按时发,应得金额不能少;工作制度虽弹性,加班加点须自愿。提升“妈妈岗”的匹配度也很重要。
现实中,一些妈妈们很想找一些办公室类、与此前工作经历匹配度更高的工作,但提供此类岗位的企业很少。目前“妈妈岗”更多存在于劳动密集型岗位,如工厂流水线工人、收银员、客服、配送员、销售员等。
扭转这样的现象,既需要用工企业对妈妈们多些包容,更需要妈妈们自身多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2023年9月至11月,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对北上广深一线城市40岁以下全职妈妈群体状况进行调研。调查结果显示,82.7%的全职妈妈有再就业打算,其中38.4%的人希望进入正规单位或全职就业,48.3%希望能够兼职、灵活就业。妈妈群体有着就业需求,这也正需要各级妇联、工会等积极行动起来,联合企业,多提供特别是就业灵活的“妈妈岗”。
来源:东方网 作者:杨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