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观察】政策“幡”动 资本“心”动

欧阳晓红2024-05-06 19:04

记者 欧阳晓红 5月6日,A股三大股指全线上涨,其中上证指数上涨1.16%,收于3140.72点;深圳成指上涨2%,收于9779.21点;创业板指上涨1.98%,收于1895.21点。

“五一”劳动节期间,港股飙涨,香港恒生指数走出九连阳,香港股市的总市值增长超过4万亿港元。

外围市场方面,美东时间5月1日,美联储在议息会议后发表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声明指出,维持利率不变,即5.25%—5.50%,并宣布将于6月起放缓缩表步伐。

超预期的量化紧缩(QT)刹车或可缓解流动性压力。美联储此前已暗示或结束量化紧缩,但市场不曾料到变化来得如此之快。此外,美国4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17.5万人)远低于预期,创半年新低,失业率上升至3.9%,处于2022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CME)的“美联储观察(FedWatch)”工具显示,美联储大概率在9月首次降息。

在国内市场上,“4·30”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新质生产力、扩大内需、对外开放、防范化解风险等领域提出明确的政策导向,尤其是释放了支持民企出海、壮大耐心资本、优化增量住房等重要政策信号。

此前,中国央行与财政部就“完善基础货币投放和货币供应调控机制”相继发声,将通过国债等金融工具来优化流动性管理,这一说法或触及货币政策的基本理念,即在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中,何为货币的“锚定物”?一时间,有关人民币“换锚”之说甚嚣尘上。

如果将财政部与央行的发声,或者说一系列重磅政策以及流动性管理可能发生的变化视为人民币的“幡”,那么,人民币的“幡”已动。无论是人民币的“幡”动还是“锚”动,资本市场的“心”(信心)似乎“动”了。

在政策风向、资金流向等因素相互交织下,如何共同绘制中国经济的未来路线图?

资金是趋利的。其流向如何,不妨看看中国贷款市场的最新动态。

中国央行4月30日公布的2024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下称“报告”)描摹了一张中国当前贷款市场的画像。

从增速角度来看,2024年一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为33.77万亿元,同比增长35.1%;工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相关行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为23.43万亿元,同比增长23.6%;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3.41万亿元,同比增长20.3%;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2.7万亿元,同比增长20.4%。

在房地产贷款方面,2024年一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13.76万亿元,同比增长1.7%;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38.19万亿元,同比下降1.9%;房地产贷款余额53.52万亿元,同比下降1.1%。

报告显示,2024年一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47.05万亿元,同比增长9.6%,一季度增加9.46万亿元。分期限看,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余额为55.52万亿元,同比增长6.7%;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0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4%。分用途看,固定资产贷款余额为69.99万亿元,同比增长12.5%,一季度增加4.06万亿元;经营性贷款余额为68.94万亿元,同比增长12.7%,一季度增加4.57万亿元。

企事业单位的贷款余额显著增长,尤其是中长期贷款,表明企业对未来发展持续投资的信心。固定资产和经营性贷款的大幅增长反映了企业活动的活跃度。

在工业贷款方面,工业部门尤其是重工业和轻工业的中长期贷款均实现大幅增长,这可能反映了制造业升级和扩张的需求。在基础设施和绿色贷款方面,一季度绿色贷款增加3.7万亿元,季度增量创历史新高。这些贷款重点投向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

在普惠金融方面,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3%,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1%,助学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5%。小微企业和农户贷款的显著增长表明了普惠金融政策的效果,这有助于支持底层经济和创业。

在科技和消费贷款方面,2024年一季度末,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21.73万家,获贷率347.9%,比上年末高1.1个百分点。这表明贷款支持科创企业力度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贷款的增速减缓,特别是个人住房贷款的下降,可能反映了市场的调整以及政府对遏制房地产泡沫的政策影响。住户贷款的增速放缓,反映了消费市场存在不确定性,但经营性贷款的增长则表明商业活动的活跃。

有市场人士分析,可能存在市场主体将住房按揭贷款转为“经营贷”的现象。

目前经营性贷款的年化利率较低(2.8%),远低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这种利率差异为借款人提供了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转为经营贷款的经济激励,从而降低借款成本。

这意味着,在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个体倾向于寻找某种方式减轻财务压力。

报告显示,中国正通过多元化信贷政策以支持经济的均衡发展,尤其是支持工业升级、服务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绿色经济以及科技创新等领域。同时,普惠金融的推进帮助了小微企业和农户,这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并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信贷市场如此,近期的二级市场表现如何呢?5月6日,北向资金净买入93.16亿元。

接下来,再看看微观经济指标。在生产活动方面,4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连续两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都显示出市场需求正在恢复。然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的表现较为复杂,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厂价格却增长乏力,这表明上游成本压力尚未完全传递到下游。

东吴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陶川认为,在制造业景气度“在线”但结构性问题仍存的背景下,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于产业的表述,不在“多”、更在“精”,例如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因地制宜”“风险投资”等词汇,都是对产业政策的后续发展作出进一步部署。

全球经济变幻莫测之际,人民币的“幡”动,投资者“心”动否?

“4·30”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积极政策信号。如会议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运用先进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此外,要持续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多措并举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在新质生产力方面,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如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这些领域的发展预计将带动相关行业和公司的成长。

在内需方面,政策强调通过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来扩大内需。这可能带动消费电子、家电、汽车等行业的销量,从而带动相关企业的收入增长。

在房地产市场方面,政策重点在于去库存和促进房地产市场的高质量发展。相关的建筑材料、房地产服务和房地产开发公司可能会受益于政府的支持措施。

同时,绿色低碳政策的推进将继续支持新能源、环保及相关技术的发展,风电等清洁能源行业或将继续受益。

“4·30”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会议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会议决定今年7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对此,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认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表明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将是经济体制改革,结合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可能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业内人士分析,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体制改革将是改革的核心内容,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同时确保政策的连贯性和实效性。这些改革旨在为中国经济提供新的增长动力,提升治理效率,以及更好地适应国际环境和内部发展需要。

从会议提及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中,可见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和国家治理(上层建筑)构成中国改革动力的主线。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基础力量,通过提高生产力,可以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从劳动密集型经济向技术密集型经济的转变。

从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来看,政策正在强调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特别是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领域,这些都是当前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领域。

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中国正在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对传统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依赖,同时发展服务业和消费导向的经济模式。

国家治理涵盖了政治、法律、文化等多个方面,是支撑经济基础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治理可以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合理的资源分配,以及高效的政策执行力。同时,通过提高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和鼓励公众、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的参与,可以提升政策的广泛接受度和执行效果。

回归本源,聚焦资本,观察一季度的资金流向(贷款投向),表明政策的引导作用明显,预示未来资金或将更多流向环保和可持续项目。

此外,基础设施及其他传统产业仍然是贷款的重要去向,这与政府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一致。特别是在当前全球供应链重组和国内需求扩大的背景下,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升级获得了相应的金融支持。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银行的贷款策略将更倾向于支持科技型企业。

资本永不眠。有人说,也许资本嗅到了什么——以这波港股的飙升为例,其资金进入形成的动量主线仍是AI(人工智能)应用、数字资产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金融货币市场、保险资管、财富管理等领域。十多年财经媒体从业经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