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崔文静 北京报道 4月30日,A股2023年年报披露正式收官。
Wind数据显示,2023年A股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72.70万亿元,同比微增0.86%;实现净利润5.71万亿元,同比微降1.38%。相较于2022年、2021年业绩增幅存在一定差距。
业内人士分析,上市公司2023年业绩增速有所下滑,主要是受产业转型升级下研发投入加大导致期间费用增大、供应链稳定性欠佳致使多数行业经营成本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随着宏观经济回暖向实体企业传导,上市公司业绩将逐步改善;尤其是高新制造、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高成长性行业,文旅、商贸零售、影视等娱乐、出行相关行业,2024年业绩提升潜力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4月12日发布的新“国九条”及其配套措施进一步加大上市公司分红约束力度,对于分红不达标的上市公司进行风险警示,受此影响,上市公司分红积极性显著提高,这从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中可见一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Wind数据发现,超七成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度分红计划,银行、石油、电信等行业的央企分红规模超百亿元,贵州茅台、诺瓦星云、石英股份等5家上市公司每手(100股)分红规模超500元,更有吉林高速等常年不分红的“铁公鸡”在监管约谈后新增分红预案。
与此同时,相较于往年,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还有诸多新特点,包括研发投入力度加大、信息披露增强、注重可持续发展等。
相较于过去两年,2023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表现较为平淡。
根据Wind数据统计,2023年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72.70万亿元,较2022年同比微增0.86%,相较于2022年7.36%、2021年19.87%的同比增速存在较大差距。净利润方面,2023年上市公司净利润共计5.71万亿元,较2022年同期少收入0.08万亿元,同比下降1.38%,2022年、2021年的同比增幅分别为1.58%和20.51%。
上市公司业绩整体下滑,原因何在?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主要因素有三:首先,全球局势动荡及经济扰动因素增多背景下,2023年部分行业仍处于复苏期,需求偏弱,如基础化工、建筑材料;其次,受供应链不稳定影响,多数行业营业成本增速较快;再者,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趋势下,企业主动加大研发投入和新产业布局,导致期间费用增大。三者叠加,使得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尤其是净利润增速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承压之下,不同行业业绩表现却显著分化。按照Wind一级行业划分的11个行业中,5个行业增长、6个行业下降,不同行业间变动幅度之差最大高达421.55%。
公用事业、可选消费、工业、日常消费、电信服务表现相对较优,营收、净利润双双增长。其中,公用事业和可选消费表现更佳,公用事业净利润增速高达63.58%,位列增速第一。营业收入增速第一为可选消费,同比提升10.79%,其净利润增幅亦高达49.17%,排在第二。
金融、能源、材料、房地产2023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均下滑,房地产下滑最为严重,净利润同比缩水357.97%,亏损116.38亿元。
2024年哪些行业业绩增长潜力更大?哪些行业又将面临较大压力?
一方面,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建议关注电子、汽车零部件、航空机场、公用事业四大行业。田轩认为三类行业潜力更大:高新制造、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高成长性行业将维持高景气度;娱乐、出行需求复苏,将提振文旅、商贸零售、影视等行业;政策助力下,机械设备迎来新发展。
另一方面,煤炭、钢铁、石油等周期性行业下游需求仍然较弱,房地产、建筑材料、光伏设备、能源金属、交通运输业等2024年可能继续承压,配置上需要格外慎重。
自2023年年中起,证监会即对不分红和分红力度偏弱的上市公司进行约谈,在监管的敦促下,上市公司分红力度有所改善;4月12日发布的新“国九条”及其配套措施,更是对上市公司分红力度形成强力约束。
从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来看,政策效果已经显现。
首先,相较于往年,2023年启动分红计划的上市公司数量明显增多,占A股上市公司的比重超七成。
根据Wind数据统计,2023年披露年度分红计划的上市公司达到3866家,较2022年、2021年分别多出374家和472家。
其次,现金分红成为各公司分红的标配方案,并且单家公司分红力度加大,具体体现在每股分红金额和分红总规模两方面。
一方面,历年开出高额分红大礼包的贵州茅台,2023年再度加大分红力度,每股派息达到30.876元,这意味着,投资者每持有1手(100股)贵州茅台,可以获得分红3087.6元;近五年来,贵州茅台业绩稳步攀升,每股派息金额也随之逐步提高。诺瓦星云、石英股份、泸州老窖、宁德时代每股派息规模也在5元以上,其投资者至少可以获得500元的分红礼包。根据2023年年报,每股分红金额在3元以上的上市公司共18家,每股分红金额1元以上的更是达到183家。
另一方面,部分上市公司每股派息金额有限,但整体分红规模颇高。典型如银行、石油、电信等央企,其分红规模在百亿元以上;券商同样为分红主力军,中信证券2023年年度分红金额达70.40亿元。
再者,分红新规及监管新政引导下,一些多年“一毛不拔”者加入分红大军,更有个别上市公司原本无意分红,在被监管问询后新增分红计划。
吉林高速即为典型案例,其于4月19日调整利润分配方案,由此前的“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不进行现金分红、不实施送股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调整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90元(含税)”。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监管鼓励上市公司进行年中分红、一年多次分红。近日,以银行为代表的上市公司陆续披露2024年年中分红预案。
4月29日晚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大行纷纷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明确实施2024年中期分红。此前,江苏银行、沪农商行、紫金银行、上海银行、苏州银行、兰州银行也曾发布2024年年中分红计划。
业内人士预计,后续将有不同行业的更多上市公司披露年中分红计划乃至季度分红计划,大型央国企、金融类上市公司或将成为主力军。
纵观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相较于往年,除分红力度明显加大外,还有诸多新特点。
最为典型的当属科研投入力度加大。
燕翔介绍道,全部A股(不含金融)上市公司2023年研发支出合计达1.54万亿元,较2022年增长逾1600亿元。2023年研发支出占全年营收比例为2.4%,占比相较2022年提升0.2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2023年研发支出金额排名靠前的行业有建筑装饰、电子、汽车、电力设备、医药生物、计算机、通信、机械设备等,这些行业的研发支出都已达到千亿元量级。其中,汽车行业2023年研发支出金额较2022年增长超过300亿元,位于增幅榜首位。近年来我国在众多前沿领域实现新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对经济的拉动力十分显著。
其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全面加强。“尤其是对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业绩变动原因、持续经营能力等进行了更为详实的说明。”田轩总结道。这一变化与监管对于信披违规的从严查处密切相关。
与此同时,注重可持续发展,主动进行可持续信息披露的公司进一步增多,对公司治理情况、社会责任落实情况等披露质量进一步提升。
2024年春节前,首部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披规定公开征求意见;5月1日,《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正式实施。按照规定,报告期内持续被纳入上证180、科创50、深证100、创业板指数的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将于2026年起被强制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