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卖红薯也要把债还上。”
4月22日晚间在被限高一个月后,钟薛高创始人林盛首次公开在微博发声称:虽然限高,还是不惧坐一晚上绿皮火车到北京。我就是卖红薯也要把债还上。我要代表所有遭遇困难的民营创业者说一句:“不跑不赖不怂。”这就是我们中国民营企业的底色。
钟薛高正经历“至暗时刻”。林盛在微博上的连续表态,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钟薛高想要摆脱困境的决心。但不可回避的是,钟薛高坠落与市场大环境息息相关。
“对于价格过高的产品,当前市场环境下确实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凯度消费者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虞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冰淇淋市场未来确实可能出现一定的回落。过去那些价格高达三四十元的冰淇淋,如今在消费者眼中可能不再那么吸引人。毕竟,冰淇淋并非生活必需品,消费者在面对价格较高的产品时,可能会选择其他更实惠的甜食或替代品。”
天气渐热,冰品市场波澜叠起。4月1日,“多批次梦龙雪糕被召回”冲上微博热搜引发广泛关注。虽然此次受影响的梦龙雪糕批次并未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但梦龙雪糕并非首次被卷入食品质量的风波。早在2021年,梦龙雪糕就因国内外市场产品用料不同等问题受到广大消费者质疑。
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联合利华宣布计划剥离旗下冰淇淋业务,认为该业务的运营模式与公司其他业务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与其他业务板块进行互补。无论是“梦龙召回事件”,还是联合利华对冰淇淋业务的剥离,难免让人对今年冰品市场充满忧虑。
走向平价
成也高价,败也高价。创立之初,钟薛高以高端路线突出重围,其常规款雪糕产品定价基本在13元至18元之间。2018年“双十一”,钟薛高推出“厄瓜多尔粉钻”雪糕,价格为66元/支,限量发售,一炮而红,被称为“雪糕界的爱马仕”。此后,钟薛高也因为高昂的价格,屡屡陷入“雪糕刺客”“天价雪糕”等负面舆论漩涡。
在虞坚看来,高价虽然短暂地赢得了关注,但由于缺乏长期品牌建设的支撑,这类产品很难维持高价定位。虽然大胆的营销策略能带来话题和热度,但过度营销也可能引发消费者的反感,对品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尽管如此,从长期来看,冰淇淋作为休闲食品中的重要品类,在中国市场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消费者对于享受和情绪价值的追求,使得冰淇淋在提供美味的同时,也承载着拍摄和分享的功能。”
同时,值得肯定的是,多位业内人士都指出,钟薛高的横空出世对国内原有冰品市场格局带来了挑战。“原来市场上主要是国内老牌乳企、外资品牌和少部分区域性品牌,也谈不上三分天下,不同价格带各有输赢,但高端产品毫无疑问是外资品牌独占。”一位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可以说是钟薛高借助互联网崛起,让大家看到了打破了这一垄断的可能。”
尽管当前仍有诸多高端定位的冰淇淋品牌存在,但多数品牌已经深刻认识到,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主打性价比的产品往往能够突破瓶颈,赢得一席之地。价格方面,消费者显然也不再惯着“高价”雪糕。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2023年中国消费者购买单支冰淇淋或雪糕的可接受价格”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消费者对冰淇淋单价的接受度普遍在3-15元(不含15元)之间。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在跨国品牌中,梦龙单价在10元以上,可爱多单价6元以上,雀巢雪糕价格区间则在3-15元。而本土品牌中,伊利雪糕价格区间在5-27元,蒙牛雪糕价格区间在3-20元,五羊雪糕价格区间在4-18元。由此可见,大部分冰淇淋品牌产品的价格区间都比较大,可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面对市场的变化,钟薛高也曾推出平价产品系列“Sa'Saa”,该系列单支售价3.5元,一反过往产品均价两位数的传统。彼时,林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平价雪糕产品本身就是品牌规划的一部分,钟薛高也早已渗透进一线至五线多层市场,并非时至今日才开始尝试进军下沉。
或许那时,他也隐约感受到了市场的危机,面对钟薛高一度的高增势头,林盛经常在纠结。“要不要主动放慢一点,主动把这个公司所谓的价值做得更扎实一点。”他曾坦言道,“如何度过时间周期这件事,是所有新消费品牌必须要上的一课。只有不停地创新和重视消费者,才有可能成为走到最后的那个品牌。”
失望的业绩
然而天不遂人愿,不仅是年轻的国产品牌如此,老牌如联合利华,自1922年收购和路雪品牌起,在冰淇淋市场已耕耘百年,却也一举“壮士断腕”。
就在今年3月19日,联合利华宣布将剥离冰淇淋业务,预计到2025年年底前完成相关分拆工作。联合利华在公告里指出,冰淇淋业务与公司旗下美容与健康、个人护理、家庭护理和营养四个业务模块的互补性不强。冰淇淋业务具有独特的运营模式,包括冷链运输、不同的渠道格局、季节性影响以及资本密集性等特点,这使得它与公司的其他业务在模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背后是冰淇淋业务增长缓慢。虞坚指出,过去几年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定价大幅上涨,但销量下滑,说明冰淇淋业务无法给公司提供整体的销量增长。“作为一家公共公司,联合利华面临着股价和股东回报各方面压力。如果通过剥离冰淇淋业务能获得现金流,那么就能帮助公司把资源集中到更多其他高增长的机会上,或者去进行股票回购,让投资者更加满意,股东价值也能实现最大化。”
联合利华2023年财报显示,2023年基本销售增长7%,总营业额为596亿欧元,同比下滑0.8%;营业利润为98亿欧元,同比下滑9.3%。具体到冰淇淋业务板块,2023年该业务总营业额为79亿欧元,同比增长0.5%,基础销售额增长2.3%。
虽然2023年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依旧实现了基本销售额正增长,但与旗下其他四大板块相比,冰淇淋业绩让人感到失望。对比来看,美容健康板块营收125亿欧元,基础销售额增长8.3%;个人护理板块营收138亿欧元,基础销售额增长8.9%;家庭护理板块营收122亿欧元,基础销售额增长5.9%;营养板块营收132亿欧元,基础销售额同比增长7.7%。可见,在五大业务板块中,冰淇淋的表现拖累着联合利华整体的销售增长。
而从2021年至2023年,冰淇淋业务的基础销售额和基础销量的增速开始呈现下滑态势。2023年,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的定价增长了8.8%,销量下降了6%。虞坚认为,“全球通胀压力下,尤其欧洲过去两年的通胀基本都是10%以上,而冰淇淋作为一个可选消费品,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很大。”
竞争加剧
另一方面,我国冰淇淋行业市场规模逐年扩大,老牌冰淇淋品牌持续创新,积极与各类IP跨界联名,新茶饮、餐饮、白酒等其他行业也纷纷跨界涉足冰淇淋业务。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冰淇淋行业市场规模为1672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4.50%,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35亿元。
目前,我国冰淇淋市场上品牌纷繁复杂,品类花样百出,行业赛道愈发拥挤。随便走进一家便利店打开冰柜,里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冰淇淋,价位从3元到20元不等。跨国品牌有梦龙、可爱多、雀巢、玛氏,本土的有伊利、蒙牛、八喜、中街、天冰等品牌。面对越来越丰富的冰淇淋品牌、口味、包装、造型、成分,消费者的冰淇淋品牌忠诚度正持续降低,这向头部冰淇淋企业传递着既积极又危险的信号。
一方面,冰淇淋产品创新门槛较低,同质化程度高,难靠差异化口味建立独特优势等问题突出;另一方面,随着市场份额扩大,大量跨界企业的加入,也在挤占发展空间。
不得不提的就是,同样提供清凉解暑功能的新茶饮,满大街小巷的新茶饮店铺,层出不穷的新品、现制,甚至刮起了“健康”之风。更进一步地,许多茶饮品牌都在尝试推出自家的特色冰淇淋,这已成为行业内的普遍现象。
“过于便宜的冰淇淋也可能难以在价值上给消费者带来满足感。因此,找到一个价格与价值的平衡点至关重要,也就是常说的质价比。”在虞坚看来,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主打性价比的冰淇淋产品无疑将占据一席之地。“同时,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冰淇淋也在更多地融入各种消费场景,甜品化趋势日益明显。这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增长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冰淇淋未来的竞争对手可能不仅仅是其他冰淇淋品牌,还包括其他甜品,甚至是下午茶、办公疗愈等不同场景下的替代品。”
“创新和健康,会是以后冰淇淋行业最大的一个发展趋势。”某位冰淇淋品牌市场负责人表示,要稳定持续地推出高品质产品,除了以创新作为驱动力,也绕不开生产供应的链路建设。“要及时洞察市场的需求变化和调动供应链迅速反应,才能够抓住新的机遇。”
“我还是看好这个冰淇淋这个整个这个市场赛道的。尽管短期内市场会受到诸多波动,但从长远来看,中国消费者对冰淇淋等产品的需求仍将持续增长。”对此,虞坚也直言道,“这些产品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好色彩,还满足了消费者对享受美味的需求。”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易佳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