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给家长寄成绩单,少了一门叫“独立”的课

任冠青2024-04-24 10:00

“XX同学家长您好,您孩子本学期考试的成绩:大学生心理健康82;法理学导论81;中国近代史纲要97;军事理论96……祝生活愉快!”近日,多所大学学生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期末成绩被“剧透”的经历,引发社会热议。其中,有的高校会将成绩单寄到家中,还附有专业排名,有的以短信形式向家长发送学生成绩,有的则会在学生挂科时通知家长。

对此,网友们看法不一。有支持者表示:这就像是投资人例行查看业绩报告,有何不妥?透过期末成绩,家长可以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当孩子在大学课业上“划水”,甚至因挂科过多有退学风险时,家长也能及时发现并介入。另外,寄成绩单,也能促进家校共育,让家长了解绩点换算、保研、评优等规则,以便帮助孩子进行生涯规划。

也有人对此举表示担忧,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熟、独立的个体,可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到了大学还要给家长寄成绩单的做法,隐含着“父母仍需为读大学的孩子成绩负责”的观念,不利于厘清大学生与父母互动的边界,也无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现实中,家长确实有必要了解孩子在大学里的学业和生活情况,只是发期末成绩单是否是促进家校沟通最妥善的方式,恐怕还有待商榷。

除了类比是否恰当的问题,将家长看成绩比喻为投资人看业绩报告,还存在另一个鲜明的预设:成绩单就是学生在校的“业绩报告”。这无疑是在传递并强化着“分数至上”的唯成绩论观念,忽视了对学生社会实践、学术能力培养、社团实习活动等综合实力的关注。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未必是一件好事。

当不少高校“绩点为王”的氛围叠加家长过度重视成绩的倾向,一些学生就会对自己的成绩锱“分”必较,甚至不惜为此“粉饰”“注水”。例如,在选课时多方打听,宁愿去抢老师给分宽松的“水课”,也不愿去选自己真正感兴趣、能培养真才实学的课程。与成绩不尽人意这样的显性“划水”相比,这其实是一种虚度象牙塔时光的隐性“划水”。

另外,现实中一些家长会延续应试教育思维,并不能客观看待大学成绩的作用,而是习惯于用均衡发展、“补短板”等思维对孩子耳提面命。然而,实际上,不同于中小学阶段要打好基础、均衡发展的综合目标,大学生更应做的是自由探索、试错,真正找到自身长处,使其得到最大化发挥。

当成绩单成为从大学传来的少数信号之一时,若是家长的认知跟不上变化,一味盯着孩子“死磕”成绩,只会产生误导作用,让他们顾此失彼,错失社会实践、科研素质培养、人际交往、职业生涯规划等同样重要的成长必修课。

因此,要促进大学期间的家校沟通,机械地给家长发几份成绩单或许并非良策。

如何在尊重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基础上,合理参与孩子的生涯规划?进入大学阶段,怎样帮助家长划清正常关心与过度干预的边界,促进亲子间的正向沟通?如何客观认识大学期间成绩的作用?在成绩之外,怎样引导每个学生发掘自身潜力,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高校加强家校沟通,不妨多从以上问题入手,让家长对大学的育人目标、高等教育与传统应试教育的区别、关心孩子的恰当姿态等,能有更多了解和思考,进而在最大程度上凝聚教育共识。

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对大学生的真正期待都不该停留于“在成绩上有交代”。引导孩子培养独立人格,发现自己真正的潜力和兴趣所在,才更有益于他们的长远发展,才是真正“为孩子好”。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任冠青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任冠青】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