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的小齐是一位设计工作者,和无数在一线城市闯荡的年轻人一样,几年前他从江西来到广东,渴望在这里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平日里,他性格乐观开朗,喜欢运动和社交,去年刚刚建立自己的小家庭,至今仍还沉浸在新婚的喜悦之中。
可谁都未曾想到,他原本晴空万里的生活,转眼间却成了乌云密布。婚检报告显示,小齐的乙肝指标偏高,医生建议他去做全面检查。小齐回想,家族没有肝病病史,中国又是乙肝大国,自己平常聚会爱喝酒,加班也比较多,应该不是什么大毛病,于是没有太顾及这件事,继续投入到忙碌的工作和婚礼筹备中。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齐感觉到自己的酒量明显比以前小了许多,运动完也会有严重的疲乏感。
今年2月,当他由于身体不适,再次来到医院做检查时,医生看到他的CT片露出惊讶的表情——小齐的肝上长了一块巨型肿瘤。由于发现较晚,肿瘤大小已有11cm*6cm。他很清楚地记得,医生给到诊断书的时间是当天中午11时,他拿着这份诊断书,一个人在医院的座椅上坐了很久,脑中一片空白。
原发性肝癌ⅢA期,多代表肝癌恶性已较严重,通常患者的生存时间较短,这对小齐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事实上,不仅仅是肝癌,消化道肿瘤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消化道肿瘤发病率逐年攀升、死亡率居高不下,且早期症状隐匿,待患者察觉往往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早期诊断、治疗的机会,被称为“隐形杀手”。究竟该如何应对?
撞上肿瘤
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来。但明天总会来,只是如果意外先来了,明天就不再是属于你的明天。2010年,一个无限美好的五月天,一次稀松平常的单位体检,34岁的小高查出6.3cm的肝部占位,恶性肿瘤,出其不意的,意外先来了。
从现有案例也不难发现,肿瘤年轻化的趋势已经不断凸显。谈及当前肿瘤发病情况,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副主任医师沈英皓对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在所有癌症中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稳居各瘤种前十。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2022年数据,我国是消化道肿瘤高发国家,比如常见的胃癌,每年发病率是35.9万,占整个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5位,死亡率是26万,占肿瘤死亡人数的第3位;结直肠癌,发病率比较高是51.7万每年,发病率占整个恶性肿瘤的第2位,死亡率是24万,占恶性肿瘤死亡里面的第4位。
沈英皓进一步介绍,恶性程度很高的胰腺癌,胰腺癌每年发病率是11.9万,发病率排在第10位,死亡率每年是10.6万,排在第6位;肝胆肿瘤里面的胆囊癌,胆囊癌每年发病率比较低3.11万,占恶性肿瘤第20位,死亡率是第17位,每年2.45万死亡率。
“中国也是肝癌大国,常见的肝癌年新发病例36.8万,占恶性肿瘤第4位,死亡第2位,每年有31.6万死亡率。”沈英皓说,究其原因,对肝胆肿瘤来说,中国是乙肝大国,乙肝患者包括携带者数量庞大,而且由乙肝引发的肝癌比例高达92.05%。一方面,基数比较大,发病患者比较多;另一方面,肝胆肿瘤患者尤其是肝癌患者,发现的时候很多处于中晚期,不能手术,预后比较差,这也是死亡率比较高的原因之一。
“年轻人有熬夜、经常吃外卖、没有好的作息、没有合理的饮食,经常劳累等生活习惯不规律的情况,这种都是导致消化道肿瘤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胃癌高发因素之一,如果大家出现不适的症状需要尽早前往附近医院或者大医院检查,进行胃镜、肠镜等手段筛查。”沈英皓强调。
在诸多科普场合,不少临床专家也纷纷强调,肝胆肿瘤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如肝癌典型的肝区持续性隐痛、胀痛或刺痛,这些疼痛可能在夜间或劳累后加重。此外,还可能伴有消化道症状、乏力消瘦、上腹部包块、发热,甚至黄疸和出血。胆道癌早期可能会出现腹部不适、腹痛、乏力、恶心、上腹部肿块、发热、黄疸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乏力、消瘦等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患者应尽快就医。
抗癌之路
在家人的鼓励和陪伴下,小齐开始了自己的抗癌之路。他们来到当地医院,找到权威外科医生进行评估,医生说按照小齐的情况,是可以进行手术治疗的,这让他们又看到了希望,开始积极配合治疗,为日后接受手术做准备。
前几次介入治疗都很顺利,一般患者都会有呕吐等不适症状,但小齐并没有觉得不适。看到那些和自己病情类似的病友,配合治疗后均有明显好转,这也给予了他极大的信心。
回想起抗癌过程中最艰难的经历,是在他第四次介入治疗时,疼痛感尤为明显。前三次介入治疗后,长则七天,短则三天,他的体力则可恢复到平日的水平。但在做完第四次介入治疗后,他的肝痛症状非常严重,持续了长达两个多月,每天只能靠止痛药缓解,体重从最高的120斤掉到只剩96斤。但在身边人的鼓励下,小齐还是以积极的心态,克服了身体的疼痛,扛过了这段日子。
经过几次的介入治疗,小齐的肿瘤大小已经缩减到4cm*3cm,他满怀期待地迎接着做手术那天的到来。然而,命运总爱开玩笑。就在今年9月,小齐接受例行检查时,医生发现他的肿瘤已经不再局限于原先的部位,而是转移到了肺部,这意味着原本可以进行手术治疗的希望破灭。
面对现实的残酷,不少患者都期待能看到肿瘤治疗手段能出现突破性进展。而如今肝胆肿瘤的治疗手段日趋多样化。对于早期肝胆肿瘤,手术切除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过,由于肝胆肿瘤起病隐匿,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因此,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化疗等系统治疗手段在肝胆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系统治疗方案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更长的生存期,还为部分患者提供了疾病得到控制乃至于可能进行手术切除的机会。
“治疗对于消化道肿瘤都有诊疗规范。根据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里面,对于早期到部分中期患者建议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可以有根治性效果,这是根治性治疗的重要手段。”沈英皓介绍,当然有些患者因为来的时候是中晚期,没有手术机会,这也不一定没有希望,现在随着治疗的进步,现在的药物包括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等,在这些治疗手段的加持下,再加上消化道肿瘤治疗还讲究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包括局部的放疗、介入、系统治疗等,可以惠及很多患者。
“对于现在肝癌患者来说,国家指南上推荐的‘T+A’治疗,‘双达’治疗,‘双艾’等靶免联合治疗……这些治疗的推进很大程度上延长了中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生存,而且甚至有一部分肿瘤得到控制、缩小,甚至有些患者可以得到再次手术的机会,在医疗上叫转化切除,现在行转化切除的患者也很多,预后有很大改善。”沈英皓说。
直面挑战
确诊了癌症的患者,医院每年都会打来电话回访,前两年刚好都是家里人接的电话,第三年回访小高亲自接了起来:“请问,高xx先生他……他还健在吗?”小高心里乐了起来,心想这可能是个实习生吧,忍不住想要逗逗电话那头的人:“那你觉得,他应该是健在还是不健在了呢?”
小高用自己的生命奇迹告诉大家,晚期并不等于绝症,2010年就已经被医生宣判了“死缓”五个月的他,不仅仅是“健在”,早在2014年11月复查时,就发现自己在积极治疗后,已经战胜了病魔。如今,他抛弃了以前熬夜的坏习惯,早睡早起,坚持锻炼身体,修炼好心态。在自己的微博上,小高把癌症比作狼——“它对你露岀獠牙虎视眈眈,我们只有主动出击敢于反抗才能为自己创造出一线生机。一点点的退缩,软弱都有可能把自己送入绝境。”
在抗癌之路上已经走过了十三个年头,他跟病友分享治疗过程中应持有的积极态度:首先要给医生充分的信任,因为癌症不是一次性的疾病,抗癌的过程往往艰辛漫长,通常都是复发、处理、再复发、再处理,因此一定要自己去主动掌握知识,学会自我管理。
另外,在他看来,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较为关键。有临床专家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早期筛查通常选用腹部肝脏超声和血液甲胎蛋白检测。一般超声发现肝脏存在超过1cm的病灶或者血清甲胎蛋白持续一个月>400ng/ml或持续两个月>200ng/ml即需警惕原发性肝癌的发生,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来明确诊断。
“对于这些人群应树立早期预防意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并关注病情变化;同时保持积极心态,加强自我管理,一旦出现异常症状要及时就医,接受科学规范的治疗,以降低患病风险并提高生活质量。”该临床专家说,特别是高危人群,尤其需要注重加强筛查意识。
中国《原发性肝癌的诊疗指南(2024年版)》里将患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度饮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具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认定为肝癌高危人群。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指南里将患有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尤其是直径超过1cm的,单发的)、慢性胆囊炎、胆囊腺肌症、瓷化胆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炎症性肠病以及糖尿病的人群认定为胆囊癌高危人群。
“对于上述肝胆肿瘤高危人群,生活上应注意均衡饮食,避免辛辣、油腻和霉变食物;坚决戒酒;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以及适当运动。同时,建议每六个月进行一次体检筛查,及时发现潜在病变;遵医嘱治疗已有疾病;同时,保持积极心态,避免不良情绪影响病情。”上述临床专家说。
在经历了规范性治疗后,小齐也深知治疗之路漫长而艰辛。如今,平日里,小齐也会与病友积极交流,互相鼓励。同时也在学习抗癌知识,了解最新医学动态,用最为乐观的心态,面对命运带来的挑战。他认为自己一直是个爱拼的人,做事不轻易服输。现在的他虽然还处于黑暗之下,但希望能给别人带去光,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不言放弃。
小高也跟病友分享好心态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力——“我们已经从好多过去以为天要塌了的事情中平安地活下来了”,他也分享跨过深渊后的豁达,“当你经历了生死,经历了惊心动魄,最终终于站在了奇迹之巅,你会发现这里的风景真好!”
转载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季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