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在中国:梦想指路,慢步向前

深响2024-04-22 14:17

深响/文 “实在不行找个班上吧。”

2020年初,大半年没有演出和排练,完全断掉收入的音乐剧演员周仕麒就快要坚持不下去了。摆在他面前的是几乎每一个音乐剧演员都会面对的问题——是继续咬牙坚持、朝不保夕?还是放下梦想、与现实妥协?他投出了那份工作简历。

周仕麒的找工作之路并不幸运,新工作迟迟没有回信,然而就在绝望的等待中,一个音乐剧剧组的邀约重燃了他本来已经放下的执念。

周仕麒的故事在音乐剧圈里并不少见,有人离开,有人进来,这甚至也是音乐剧制作公司的缩影——作为一个被资本嫌弃“又穷又慢”的行业,即使用尽匠心与耐心也很难迎来像当年知识付费、像去年短剧那样的大爆发。“用爱发电”是音乐剧在中国的主旋律。

不过,这样的主旋律在2023年有了变化,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2023年上半年,上海专业剧场演出5335场,实现票房收入4.44亿元,观众人数逾230万人。在行业端,大公司入局,影视IP改编渐成热潮,明星的跨界参演成为常态,眨眼间,整个市场热闹了起来。

从最初无人问津,到今天一票难求,中国音乐剧市场化发展的二十年,就是不断探路的二十年。2002年,《悲惨世界》作为第一部来到中国演出的西方经典音乐剧,创下了1200万元的票房纪录,拓宽了中国观众的眼界;2011年,第一部标准化制作的中文版音乐剧《妈妈咪呀!》全国巡演,票房高达4500万元;2020年,环境式音乐剧《阿波罗尼亚》在上海亚洲大厦爆火,两年连演一千场……一部部作品的成功,也让这个备受冷落的行业走到舞台中央。从业者能走到今天,到底经历了些什么?行业从冷到热又面临着哪些挑战?内容大爆炸的今天,古老的音乐剧还能继续和时间做朋友吗?这是他们的故事,过去、现在与未来。

出发:从寒冬到寒冬

我们很难追溯音乐剧在中国市场的起点,但在很多长期从业者的记忆里,最早的音乐剧是舶来的。

2002年,华语乐坛正在神仙打架,阿杜《他一定很爱你》、李圣杰《痴心绝对》、黄品源《小微》、梁静茹《分手快乐》、萧亚轩《爱的主打歌》、信乐团《死了都要爱》、周杰伦发行专辑《八度空间》、陶喆发行专辑《黑色柳丁》……在那个没有微信、没有抖音的年代,中心化的渠道汇聚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音乐剧是绝对的“小众”。那一年,9岁的周仕麒陪着母亲第一次走进上海大剧院看到了音乐剧《悲惨世界》的演出。当时的舞台设备是剧组用波音专机运送到中国的,康姆·威尔金森扮演冉·阿让,小柯赛特则由一名中国女孩扮演。这在他心中埋下了音乐剧的种子。

之后《猫》《音乐之声》《剧院魅影》《狮子王》等大众耳熟能详的经典音乐剧被陆续引进到国内演出,动辄演出几十、上百场。但由于没有社交媒体发酵,演出票价也很高,能有机会感受到音乐剧魅力的人始终少数,更别提自己排演音乐剧了。

引进剧目“称霸”国内市场的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十多年后,国内才逐渐有了一些初见体系的作品。

2014年,正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读大一的周仕麒参与了音乐剧《上海滩》的面试,随后跟着剧组去到了松江创排基地,开启了为期两个月的“闭关”训练。

《上海滩》剧组集结了一支国际化的主创团队,包括韩国音乐剧教父金孝经,美国百老汇编舞大师Bob Richard,屡次获得香港金像奖、台湾金马奖的服装设计师奚仲文,韩国灯光设计师李宇炯和音响设计师金基英等。这些成熟大师带来的经验,成为了中国音乐剧之后走向繁荣的奠基石。

周仕麒告诉「深响」,封闭式的训练模式也是从日本四季剧团学习归来的老师带回国的工作模式。在两个月的“闭关”中,不仅所有演员、工作人员吃住都在一起,剧组还制定了严格的日程表:每天早晨七点起床晨练,九点正式开始剧目排练,除午间休息外,训练一直会持续到晚上六点,有些演员甚至可能要练到晚上十点才能回去休息。

音乐剧,没有想象中简单。

周仕麒在音乐剧《上海滩》中饰演小混混(左三)

演出结束,演员们站成一排手拉手谢幕,望向台下只能看到大片空着的座位。有时候,观众可能还没有剧组的人多。票卖不出去,剧组挣不到钱,最后能分到演员手里的钱自然也就不多。

据了解,音乐剧演员的收入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按项目计算的打包价,一种是按天计算,演出和排练出席一天给一天的钱。毕业不久的周仕麒接的都是小角色,除了在迪士尼大剧院是驻场演出外,在其它剧组的演出频率也很低,因此收入并不稳定。“当时住在家里,没有租房子的压力,如果要自己生活的话,现在想想肯定还是不太行的。”

2017年,中国音乐剧市场的总票房收入为3.48亿元。那一年,《战狼2》的票房是56.8亿,是整个中国音乐剧市场全年总票房的16倍。

票房收入不理想,音乐剧的制作成本却不低。除了上文提到的演员排练演出费用外,剧组还需在演出时支付场地租赁、设备维护、宣传推广费等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花钱。而如果是引进国外的音乐剧来华演出,或制作外国剧目的中文版——即版权剧,还需要支付高额的版权费用,加在一起绝是个不小的数字。

除去资金成本,筹备一部音乐剧的时间成本也十分高昂,通常以年为制作单位。在从二维的纸质剧本变成三维的真人演出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反复的打磨及再创作,环节漫长而繁复。以周仕麒曾参演的音乐剧《上海滩》为例,这部剧从创作到正式演出就历经了整整三年的时间。

但也并非所有的音乐剧都有足够的幸运能走到演出那一天。在创作的最初阶段,剧组会先排出一份30分钟的工作坊版本供投资人观看,效果好,能进入下一个制作环节,反之则一切结束。

成本高,回本难,当时的音乐剧行业是个毫无疑问的“苦行业”。但回过头来,今天取得成绩的人和公司,也大多始于那样的“寒冬”。

2015年,做了十年唱片的张志林进入音乐剧行业,成立了音乐剧制作公司缪时客。在公司的发展思路上,他选择左手抓版权,右手抓原创。在公司成立的第一年就开启了原创音乐剧《因味爱,所以爱》的制作,第二年开始探索版权戏的制作发展,并在后续制作了音乐剧《梵高》《月亮和六便士》等。

而作为国内第一个以音乐剧为剧种定位的专业剧场,上海文化广场也在挖掘自身的制作能力,购买了韩版《我的遗愿清单》的版权后,在2017年推出了这部“小而美”音乐剧的中文版。

2018年,从韩国留学归来的汉坤成立了一台好戏。和许多传统制作公司一样,当时的一台好戏以制作中大型剧场的巡演项目为主要方向,引进制作了音乐剧《水曜日》中文版以及话剧《归来》。

也是在2018年,王作文在上海成立魅鲸文化,并在同年推出了原创音乐剧《如果》。作为当时市场上少有的专注于原创音乐剧制作的公司,魅鲸文化的发展初期也吃尽了市场偏见的苦。

在公司层面,大家达成的共识是:过去中国市场上的音乐剧依赖海外版权引进,虽然版权剧有成熟的剧本和音乐,开发周期短,但要想赢得未来,就必须自己掌握核心能力,开发原创内容。

转机:“梅溪湖”之年

转机很快来了。2018年末,声乐竞演类综艺《声入人心》意外爆火,音乐剧行业加速成熟。

这档综艺选取了经典音乐剧、歌剧中的选段,由专业人员重新编曲,36名科班出身的选手用自身的理解加以演绎,兼具“高雅”与“流行”的音乐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心。综艺首播一周播放量超过7500万次,豆瓣评分一路从9.1分涨到9.3分,微博超话也攀上了综艺榜第一的宝座。由于节目录制地点在长沙的梅溪湖大剧院,粉丝称呼成员们为“梅溪湖36子”,称自己为“梅溪湖女孩/男孩”。

综艺热度节节攀升,音乐剧制作公司们也敏锐地察觉到了市场进一步打开的可能性。

七幕人生近水楼台先得月,创始人兼CEO杨嘉敏直接参与了多期《声入人心》节目的录制,也因此被不少“梅溪湖女孩/男孩”所熟悉。而郑云龙在节目中演唱了七幕人生制作出品的音乐剧《我,堂吉诃德》的主题曲,粉丝们爱屋及乌,直接让这部音乐剧2019年的巡演创下了在国内演出7年来的最好成绩。

参与节目录制的席位终究有限,更多的制作公司选择向“梅溪湖36子”递出橄榄枝。2019年1月,缪时客制作出品的东野圭吾音乐剧《信》官宣邀请郑云龙和方书剑饰演兄弟俩,开票即售罄;5月,《我的遗愿清单》中文版在上海的上剧场开启第四轮演出,方书剑在剧中饰演刘宝一角,剧场内座无虚席。

综艺红利之下,音乐剧市场迎来了一波小增长。根据上海市演出协会统计,2019年全市专业音乐剧场演出752场,同比增长41.1%;迎来观众72万人次,增长48.4%;剧场票房收入达1.4亿元。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音乐剧行业的潜力,资本和人才纷涌而至。

郑云龙和方书剑在《信》中饰演兄弟 图源缪时客微信公众号

一边是在观众群里中打开局面,另一边从业者也在快马加鞭“练肌肉”。2018年11月,费元洪决定发起“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向社会面广泛征集华语原创音乐剧作品,从中筛选出合适的作品,并加以孵化。在上海文化广场的帮助下,创作者不必担心经验不足或资金短缺的现实问题,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创作中。

一年以后,经历了孵化、读本、音乐呈现、工作坊等多个环节的作品最终走向制作公司或制作人面前,被成功认标即可进入下一步的商业化制作。在2019年12月的汇报演出上,优胜作品之一《南唐后主》与刚成立的剧伙音乐成功牵手。

与此同时,大公司入局。作为阿里文娱现场娱乐事业群三大业务品牌之一的Mailive,是大麦网旗下专注于优质剧场内容出品和制作的品牌。2019年2月,Mailive宣布投入资金,加大在戏剧内容领域的战略布局,2019年至2020年间,先后参与出品了话剧《德龄与慈禧》《浮士德》和音乐剧《阿波罗尼亚》,并与专注于音乐剧制作的上海文广演艺集团SMG Live达成合作。

而综艺的火爆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到音乐剧行业中。

当时远在意大利的帕格尼尼学院攻读歌剧演唱硕士学位的何亮辰决定去《声入人心》第二季试一试。刚去录制的时候,他只请了两个月的假,节目结束就得回意大利继续完成学业。整季节目录制结束后,何亮辰飞回意大利处理了学业以及歌剧院工作的问题,最后选择回国发展。

音乐剧《赵氏孤儿》招募演员时,经纪人把何亮辰在《声入人心2》唱《斗牛士之歌》的视频找了出来放给导演听。“导演也觉得我的声音条件很适合晋国将军魏绛。从那一刻开始,我第一次作为音乐剧演员踏入了这个圈子。”

在《声入人心》的舞台上,他意识到了一点——艺术表演最重要的是要被观众看到。而这份机遇正藏在国内蓄势待发的音乐剧市场当中。

何亮辰在《赵氏孤儿》排练厅 图源微博@何亮辰

突破:冰点与沸腾

就在音乐剧市场逐渐升温的过程中,一场疫情又让一切跌回到了冰点。

音乐剧演员宁馨儿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在线下演出无法进行的日子里,她开启了美妆博主的尝试。一开始,她把小时候对迪士尼歌舞片的热爱与自己的专业结合了起来,在视频中打扮成迪士尼动画中各种公主的模样,并翻唱其中的的选段。但做了一段时间后,宁馨儿发现短视频用户对于音乐剧的认可度并不高。

同样被迫赋闲在家大半年的周仕麒在父母的劝说下投出了找工作的简历,但他的表演能力与市面上的大多数岗位都不匹配。一时间,音乐剧行业的各种群里都是哭惨的表情包。

但和演员们没工作可接的状态完全不同,音乐剧的“老板们”早已忙得不可开交。

一向“爱折腾”的缪时客在5月份推出了“定制音乐剧计划”,或者可以称之为音乐剧“点外卖”。观众根据自己的需求,可以私人订制或团购,把剧组叫上门来进行演出。根据娱理工作室的报道,《摇滚年代》的“外卖”价格为18万,在加上场租、装台、地接等费用,整场演出大概需要26-28万元。

魅鲸文化则开启了线上“云剧场”,在B站公开播放原创音乐剧《如果》的联排记录和《涩女郎》的工作坊演出记录、新歌分享会集锦。在《如果》的制作人石头看来,在线上公开音乐剧的全剧情和全歌曲固然有风险,但或许能让更多从来没有走进过剧场的人了解到什么是音乐剧。

这种不安全感对于音乐剧从业者来说并不陌生,好在商业生活逐渐恢复,人们也渴望跳脱出平淡的日常,追寻情绪的安抚与释放,去线下感受烟火气、沉浸更具体的内容体验。在众多娱乐方式中,音乐剧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功夫不负有心人,音乐剧市场在这群从业者的坚持下,一些属于音乐剧行业自己的创新持续萌芽、生长。

转行失败的周仕麒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去面试了由一台好戏制作出品的环境式音乐剧《阿波罗尼亚》,并拿下了其中史蒂夫这个角色。作为《阿波罗尼亚》的9位首批成员之一,当时的周仕麒并不知道自己将亲眼见证了一部创新作品从门可罗雀到一票难求的奇迹

这部环境式音乐剧诞生的契机源于一台好戏创始人汉坤和好友亚华湖院线总经理阮豪对政策的敏锐捕捉。2019年,上海演出行业协会出台了《“演艺新空间”运营规范标准》,鼓励将非标准剧场作为“演艺新空间”为演出团队提供演出场地。之后,汉坤与阮豪看了许多场地,最终决定在亚华湖自己运营的亚洲大厦现搭一个小剧场来进行长期驻演。

亚洲大厦位于汉口路650号,曾经以举办展销会而著称。在汉坤和阮豪的改造下,这个老牌的办公楼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不仅将狭窄的星空间1号改造为了《阿波罗尼亚》的故事发生地——1930年街头小酒馆的模样,还将吧台做成了主舞台,一部分座位围绕在吧台周边,一部分座位采用阶梯式酒箱和高脚椅分布在剧场四周。这部剧也因此被观众亲切地称呼为“小酒馆”。

新鲜的演出形式吸引了不少想要尝鲜的观众,演员们再以精湛扎实的表演留住观众的心,绝对的体验和享受成为“小酒馆”的代名词。口口相传之下,《阿波罗尼亚》演出不到两周就场场爆满。甚至,如果有观众想来到亚洲大厦看到一场“小酒馆”的演出,需要提前一个月开始规划,卡着开票的时间进去才有可能买到。

一台好戏的成功经验在前,缪时客、魅鲸文化、致敬文化等音乐剧制作公司也纷纷做起了环境式小剧场入驻亚洲大厦。

从更加成熟的市场来观察音乐剧产业的发展进程,会发现经济学中的“集群效应”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百老汇和英国的西区都是典型的演艺聚集区,形成了一个集内容创作、商业制作、资本运作为一体的产业链路。慕名而来的世界观众带动了当地酒店业、餐饮业、零售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之后,亚洲大厦的楼下出现了不少拎着行李箱外地观众,或许可以被看作是这个行业进一步成熟的标志。

环境式音乐剧《阿波罗尼亚》剧照 图源@一台好戏

经历了千难万险,音乐剧沸腾了起来。

这几年,音乐剧不再只有经典剧目和创新实验,它开始与大众文化融合,比如不少音乐剧就以影视IP为核心故事,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改编。

2020年音乐剧市场上的一匹黑马是改编自网剧《灵魂摆渡》的音乐剧《灵魂摆渡之永生》,首轮演出便吸引了超过2万名观众走进剧场。宁馨儿拿下“永生花”南薰一角,第一次在大剧场项目中担任主角。她不用再去短视频上谋生计,而是真正回归到了音乐剧的舞台。

2020年夏天《隐秘的角落》爆火后,缪时客迅速联系到了爱奇艺和《坏小孩》的原作者紫金陈,表达了想要将其改编成音乐剧的期望,几方一拍即合。2021年初,缪时客在微博官宣了音乐剧《隐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的制作消息。

除了上述提到的《灵魂摆渡》《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之外,被改编为音乐剧的影视IP还有《唐朝诡事》《爱情神话》《唐人街探案》等。2024年初,缪时客官宣了“国风音乐剧三部曲”的制作,将与马伯庸合作,将其的三部同名小说《长安十二时辰》《风起陇西》《风起洛阳》改编为音乐剧。

如果说上一波综艺帮音乐剧完成了大众科普,那么这一波影视IP改编,则拉近了音乐剧与非专业观众的距离。这种模式在成熟的美国百老汇市场、伦敦西区市场都很常见,影视剧及名著的热度为音乐剧打底,音乐剧的沉浸式体验也反过来为IP的呈现增添更丰富的层次,两者双赢。

音乐剧《沉默的真相》剧照 图源微博@缪时客

而明星的不断入局则给音乐剧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关注——李汶翰在音乐剧《唐朝诡事录之曼陀罗》饰演谢雁;段奥娟在音乐剧《近乎正常》中饰演女儿娜塔莉,伍嘉成在同剧中饰演儿子加布;白举纲出演了音乐剧《人间失格》……

制作公司邀请明星来参演音乐剧的底层逻辑与影视IP改编类似,都是为了从不重合的受众群中找到音乐剧大众化的可能。在张志林看来,参演音乐剧这件事最终还是明星承受的压力最大,毕竟是要用真本事在舞台上见观众。“观众是否还愿意花钱支持你的演出?这是十分现实的问题。”

白举纲在音乐剧《人间失格》 图源微博@人间失格音乐剧

未来:商业模式持续迭代

时至今日,我们暂时不用去担心音乐剧没有观众、音乐剧打不开市场这样的基础问题了。一部部作品的成功已经充分验证了音乐剧内容的市场需求和文化魅力。

但现在,摆在从业者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在内容的繁荣中打开商业的空间?音乐剧在中国仍然属于“小而美”的门类,我们需要去打破这种平衡吗?这个行业更多的增量,还能向哪儿挖掘?

这些问题很严肃,而且无法回避。

缪时客市场总监吕学平向「深响」透露,虽然剧目演出数量在增加,但公司2023年的业绩其实反而不如2020年。

也就是说,繁荣的市场并没有给制作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越来越多的入局者扩大内容供给的同时并没有等比例地扩大市场需求。问题出在哪儿?

一方面是客观原因。音乐剧线下演出、高度依赖人的模式注定它难以数量级地规模化、更难以完全标准化。

另一方面是主观原因。剧伙音乐总制作人和晓维向「深响」指出,如果把上海各个剧组的主创表拉在一起对比,会发现主创名单的重合率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导演、编剧、作曲这三个核心职位。

虽然《声入人心》的热度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投身于音乐剧的学习中,上海文化广场的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也在一年年地孵化优质项目兼培养主创人才。但无论是人才的数量还是成熟度,都还远无法达到使中国音乐剧可以长效地产出优质内容的阶段。

对此,张博禹认为,人的提升必定是很慢的,可能需要以10年或20年为周期进行培养。英美日韩能够拥有成熟的音乐剧市场,只是因为它们在过去有足够长的时间慢慢发展。

在刚刚结束的2022-2023演出季,美国百老汇的总票房收入接近16亿美元,观众人数为1230万,上座率高达88.4%。这组数据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鞭策。

尽管今天的音乐剧在中国仍然是“小众文化”,尽管今天的音乐剧仍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尽管还有很多“尽管”,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已经迈出了最初的几步,且正在加速向前奔跑。

世界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当走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好,路一定会越来越宽,越来越远。

王萌/文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深响】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