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艳明 3月28日早盘,光大银行A股股价低开,并一路下行,一度跌超9%,港股跌超过10%。
“我早上也看到资本市场对光大银行的一些反馈,我们经营基本面是稳定的,也没有应该披露而没有披露的重大风险事件,请大家放心,我们对光大银行的未来充满信心。”3月28日上午,光大银行(601818.SH,06818.HK)行长王志恒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截至28日收盘,光大银行A股报收3.12元/股,下跌7.14%,领跌A股银行股;港股报收2.25港元,收跌12.79%。
“光大银行下跌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3月28日收盘后,一位券商银行业分析师表示。
3月27日,光大银行发布的2023年业绩报告显示,该行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456.85亿元,同比下降3.92%;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407.92亿元,同比下降8.96%;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6.52亿元,同比下降9.2%。光大银行创下了其在A股上市以来的最差业绩增速。
A股上市以来最差业绩增速
2010年8月,光大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13年12月,光大银行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上市以来,光大银行的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关键指标均保持增长势头,2023年是光大银行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双负增长。
从营业收入来看,2023年,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456.85亿元,同比减少59.47亿元,下降3.92%。其中,利息净收入1074.80亿元,同比下降5.43%;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236.98 亿元,同比下降 11.39%。
从光大银行营业收入的主要构成来看,2023年,利息净收入占比73.77%,同比下降1.18个百分点;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16.27%,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
在业绩发布上,王志恒表示,2023年受贷款收益下降和投资收益下降、减费让利政策以及资本市场低迷的影响,光大银行整体的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净收入都有所下降,因此光大银行营收在2023年微降了3.92%,降幅整体符合同业的趋势。
利息收入目前依然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近年来,银行业共同面临息差收窄的难题。财报显示,光大银行在2023年的净利息收益率1.74%,同比下降27个基点。光大银行解释称,主要是受贷款利率重定价、新发放贷款利率下行、存量房贷款利率调整等因素影响。
净利润下降原因
王志恒进一步表示,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增加了信用减值拨备,这主要是为了夯实资产质量的基础,同时也严格执行监管的风险分类新规,进一步加强了存量风险的处置,这些措施对短期的盈利能力确实产生了一定影响。
中金公司分析认为,光大银行在2023年的营收符合预期,利润表现低于预期,主要由于非信贷减值损失有一定波动。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3年年末,光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74.7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8.0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5%,与上年末持平;关注类贷款率1.84%,与上年末持平;逾期贷款率1.95%,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81.27%,比上年末下降 6.66个百分点。
2023年,光大银行共处置不良贷款537.14亿元,比上年增加46.78亿元,其中,核销呆账331.28 亿元,债权转让74.48 亿元,债转股4.15亿元,资产证券化127.23亿元。此外,光大银行通过保全清收现金303.56亿元。
光大银行表示,坚持客观审慎的拨备政策,持续夯实拨备基础,增强风险抵御能力,计提资产减值损失521.05亿元,同比增加14.96亿元,增长2.96%。
民生证券银行业分析师余金鑫表示,光大银行营收与利润增速的缺口主要源于抓实资产质量管控,在2023年第四季度加大了计提力度,第四季度单季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67.9%,因此判断背后或仍源于信用卡、消费贷的资产质量承压。
领跌银行股
3月27日,在市场普跌的情况下,银行板块逆势上涨。而到了3月28日,在市场普涨的情况下,银行板块逆势下挫。光大银行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以7.14%的跌幅居首;交通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跌超2%。
截至3月28日晚间,六家国有大行以及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七家股份制银行公布了2023年业绩报告。从13家上市银行的业绩来看,只有兴业银行和光大银行的营业收入、归属于股东(或母公司)净利润均为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