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杜涛 田进 3月27日,第四范式联合创始人、总裁胡时伟在参加完博鳌亚洲论坛民营企业家圆桌分论坛后,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胡时伟表示,与他之前参加的论坛相比,博鳌亚洲论坛更加注重多元化的融合,涉及科技、产业、绿色发展、文化等多个领域。
第四范式是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胡时伟在博鳌亚洲论坛中特别关注科技相关议题,如AI与产业的发展、数字化转型等。
胡时伟观察到,民营企业对创新展现出极大的热情,而他所在的数字经济行业正在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在专访中,胡时伟探讨了数字技术发展、数据要素价值等问题。他认为,数据本身是资产,但同时也伴随着成本。它的价值需要通过处理并在行业应用中体现。只有当数据创造的价值超过其维护成本时,数据才能转化为正资产。
:从数字经济的角度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
胡时伟: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
新质生产力主要是要通过新技术在劳动者、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三个方面进行创新,摆脱传统的发展模式。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强调数据是一种重要的劳动对象。
从数字经济的角度来看,数据将成为新质生产力中的生产要素,类似于钢材、水泥、水电煤。然而,数据只有在有效利用时才能产生价值。
:数据作为一种资产,怎样能够体现其价值?
胡时伟:数据本身是资产,但同时也有成本。它的价值需要通过处理并在行业应用中体现。只有当数据带来的价值大于其维护成本时,这个数据才能成为正资产。如果仅有采集和维护的费用,而不产生价值,那么数据资产可能会减值,甚至变成负资产。
因此,关键在于如何使数据资产产生持续的正向业务价值。
:目前,地方政府正在积极寻求盘活数据资产的方式,同时相关政策也在不断推进。你如何看待政府手中的数据资产?
胡时伟:数据的更大价值在于后续的利用,而不仅仅是完成采集和存储。数据资产的价值并非在获取时就已经确定,而是随着应用过程不断变化。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数据资产的价值可以通过打通与融合,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实现倍增的可能。
地方政府盘活数据资产的关键在于是否有推动数据资产价值增长的动力。
:哪些因素或要素可以更快地推动数字技术迭代发展?
胡时伟:以前,技术像是在寻找应用的锤子。当下,在国家数字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以及新质生产力的清晰发展路径下,数字经济技术时代的发展已经发生了转变。
这个转变意味着,随着数字经济技术以及各行业数字化方向的明确,所有的需求都已经浮出水面。这些需求源自政策对产业发展速度、质量、路线等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有了这些要求,过去的发展路线需要升级,而在这个升级过程中产生的需求将推动数字技术向前迭代发展。
:你认为数字经济时代与互联网经济时代有哪些不同?
胡时伟:首先,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技术的发展源自底层基础设施的变化,例如信息化的发展、网络3G、4G、5G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其次,中国经济规模的增长带来了新的需求,推动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
然而,与数字技术相比,互联网是有选择性的,它会选择最适合互联网应用的领域,而中国的大市场也为互联网经济在特定领域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机会。
目前,数字技术有很大的不同。数字技术的未来在于科技与产业并重,甚至是科技与产业融合。数字技术对产业是一种支撑和融合,而非简单地替代。
未来产业发展将不仅注重规模,更注重质量。虽然企业和行业仍会追求规模增长,但相比过去,质量将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或许看到了无数的机遇,但对于个体而言,可能也感受到了潜在的风险。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该如何有效地平衡机遇与风险?
胡时伟:我认为人力或人工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并不准确。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将带来新的岗位和机会。
数字技术或人工智能本质上是生产力的进步。人类需要学习并适应生产力前进带来的新要求,而不是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如果出现替代,可能是因为原有产业不适应新的生产力要求。
人类具有能动性,不仅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更要引领生产力的前进。
:当前技术和商业周期的迭代速度越来越快,你认为数字技术赋能行业,未来会发生哪些大的变化?
胡时伟:从历史来看,技术或商业周期的迭代确实越来越快。但这种快速迭代并未使人类的新陈代谢速度加快,因为人类会使用工具来适应。
因此,当社会更加快速变化时,人类的管理手段和组织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
当前,我们发现许多行业或企业在发展上存在纠结,他们总是希望用过去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来享受新生产力带来的红利,而不是主动适应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变化,可能会导致这些行业或企业会被淘汰。
:你刚才参加了民营企业家圆桌论坛,对于民营企业遇到的问题有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胡时伟:民营企业家圆桌论坛主要讨论了企业管理、组织架构、创新等内容,还探讨了围绕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下一步该如何走等议题。
我认为,民营企业遇到的问题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产业丰富,各行各业都有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且这些企业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因此面临的问题也各不相同。
在论坛中,我发现民营企业家们对创新的要求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