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杜涛 田进 实习记者 罗雪丽 近几年,逆全球化几乎成为世界贸易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3月26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上,“减少贸易碎片化”成为首个召开的分论坛。
论坛中,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说,西方国家打造了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中心的全球贸易体系,建立了一整套国际贸易规则,这对过去几十年全球贸易发展和经济繁荣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很遗憾的是,他们正在毁掉这样的体制,WTO被逐渐边缘化。
美国前商务部部长、EmPath共同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长古铁雷斯不认为现在已经能看到“隧道尽头的曙光”,当下美国普通民众情绪特别容易被煽动,比如政客们会说“你丢了工作不是你的错,而是中国、墨西哥的错,我会保护你”。跨国公司在美国也受到很多批评,这些现实问题仍对全球化进程有影响。
挑战之下,信心仍在。龙永图认为,全球化的发展依旧很有希望,应该坚定信心。过去一段时间,世界各国共同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目前全球化面临的重大挑战仍是怎么把过去一些被全球化长期边缘化的国家纳入其中。
贸易碎片化的形成
“在中国加入WTO的前十年,世界正处于全球化高峰。全球化带来了诸多利好,包括GDP持续增长、通胀率维持低位。只是,当时美国没有注意到全球化伤害了一些社群,导致一些工厂关门,一些家庭失去了工作岗位。”在论坛上,古铁雷斯提到了全球化进程对美国的影响,而这也成为美国推动保护主义的重要原因。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院长林毅夫在对话中也提及了这样的现象。他表示,全球化贸易碎片化的关键原因是,一些国家出现了失业率较高、经济增长较慢、中产阶级比重下降等问题,这些国家经常把国际贸易作为这些问题的“替罪羊”,即使这些问题其实并不是国际贸易所导致。“在WTO的框架之下,国家立场经常不一样。有时候,一些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阻挠了全球利益。”
新加坡共和国前副总理、大华银行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黄根成在论坛上表示,过去几年,疫情、区域冲突、气候变化等原因造成了供应链的中断。于是,包括新加坡在内,很多国家希望通过自建供应链来减少脱钩断链的风险,这也导致了逆全球化发展。
在逆全球化的同时,近几年区域内的合作成为许多国家的选择。2012—2022年,东盟贸易总额就从2.5万亿美元增长到3.5万亿美元。
林毅夫说,在不能形成全球一致的贸易规则下,区域合作成为次优方案。区域内国家发展阶段接近,利益需求契合,区域合作协议至少能让区域内的每个国家都获利。
龙永图表示,在全球多边体制遭受严重冲击的情况下,区域贸易安排是不得已而为之。但这不可能替代全球体制,区域贸易集团本身就会制造新的差别、新的不公平,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解决贸易碎片化问题或者贸易不公平问题,但长远来看,建立一套全球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的全球贸易规则体系才是一个理智政府应该做的事情。
如何适应贸易碎片化
近几年,龙永图观察到,大量中国外贸企业为了获得墨西哥原产地证,开始迁往墨西哥。在墨西哥一个工业园区,中国企业使用面积相比2019年增加了7倍。
随着中国在内的全球各国面临贸易碎片化带来的各种影响,越来越多国家和企业也在寻求解决办法。
龙永图说,迁往墨西哥不仅给中国企业额外增加了成本,最终也给美国的消费者带来很大的负担。“美国选择把工厂搬回小镇,最终产品成本可能还是让美国消费者买单。所以未来一定要在产业链安全和产业链效益方面找到平衡点。”
在龙永图看来,解决国际贸易碎片化,当务之急是各国如何共同努力来加强WTO的功能。为此需要进行三方面的改革:一是加强WTO制定新的国际贸易规则;二是加强WTO进行市场准入谈判;三是恢复WTO解决全球贸易争端的职能。
古铁雷斯表示:“全球化的发展需要各国作出集体努力,需要各国领导人站出来承诺尊重全球体制机制,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