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麻辣烫出圈,带动了多家上市公司股价上涨。其中一个就是提供麻辣烫所用的金针菇、双孢菇等的众兴菌业。
3月17日晚间,众兴菌业发布异动公告称,公司股票连续3个交易日(3月13日、3月14日、3月15日)收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根据深交所有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情况。
众兴菌业于2005年由陶军在甘肃天水创立,根据这家公司官网介绍,比起传统种植方式,公司采用工业化模式种植金针菇等,这种模式不仅能提高产量,种植效益也较高。这也是众兴菌业区别于中小农户零散种植的优势所在。
2015年,众兴菌业登陆深交所,在除了甘肃外包括陕西、山东、江苏、河南等地建立了食用菌生产基地。据众兴菌业此前披露,截至2023年06月30日,公司食用菌日产能1115吨,其中金针菇日产能745吨,双孢菇日产能360吨。据华西证券研报,众兴菌业的金针菇产品日产能,已位居全国行业第二。
天水麻辣烫的热度让这家公司尝到甜头,只是众兴菌业能否长久接住这一“泼天富贵”,还得打上问号。
毕竟从整体来看,其所处的农产品、食用菌行业本就面临一定考验。
农产品历来受消费市场周期影响,众兴菌业不例外。
财报显示,众兴菌业业绩存在波动。2020年至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4.83亿元、15.56亿元、19.70亿元和14.52亿元,同比增长28.32%、4.92%、26.61%和0.53%,净利润分别为1.89亿元、0.55亿元、1.58亿元和1.76亿元,同比增长176.24%、-70.91%、188.08%和48.28%。
从食用菌行业角度而言,事实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食用菌生产与消费国,根据食用菌产业分会的数据,2019年中国食用菌产量达到3933.5万吨,同比增长3.8%。但行业本身存在困境,众兴菌业在2021年半年报中对行业格局进行过分析。
它表示,近年来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快速扩张,食用菌行业竞争整体加剧,但产能持续快速扩张,而市场需求的增长无法消化新增产能带来的供给增加,食用菌销售价格产生一定的波动。同时,受技术瓶颈、竞争格局、销售价格、流通渠道等多方面的影响,产品出厂价格持续低迷。此外,伴随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产能的不断释放,未来国内食用菌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除了市场竞争之外,从财报不难看出,众兴菌业的业绩对其主营产品金针菇的依赖很大。2018年至2020年,金针菇营收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83.37%、78.5%、67.37%。
众兴菌业也承认,食用菌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市场,金针菇价格受供需关系的直接影响,分为淡季旺季,每年的第四季度是销售旺季。金针菇产品由于短期内产能增幅巨大,竞争异常激烈,行业盈利能力也在骤减。
这意味着,由于业务结构单一,严重依赖单一产品,众兴菌业的抗风险能力相对不足。
对此,众兴菌业也做出了相应调整。
近年来,它已在把主营重点逐渐向双孢菇产品倾斜。众兴菌业解释原因称,双孢菇目前国内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企业较少,价格较为稳定,季节性不明显,可以帮助提升盈利能力。
财报显示,2020年公司金针菇占营业收入比重67.37%,双孢菇占营业收入比重32.57%,来到2022年金针菇和双孢菇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54.07%和45.93%。从毛利率来看,2022年双孢菇产品的毛利率为25.99%,也高于金针菇。
此外,众兴菌业也开始多元化扩张,以此来摆脱对单一产品的依赖。
2021年6月,众兴菌业拟以现金方式收购茅台镇酱酒企业圣窖酒业100%股权,但这一收购计划最终流产。2021年10月众兴菌业公告称,公司拟终止收购圣窖酒业100%股权,原因是因市场宏观环境发生变化等。
随后众兴菌业又在虫草种植上布局。2023年它提及,其全资子公司众安生物专注虫草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目前北虫草已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其销售价格随行就市。但这个业务眼下还不到较大的贡献,2023年上半年,北虫草产品收入349.16万元,在当期收入中占比不及1%。
除此之外,众兴菌业还借助理财提升业绩。去年3月,公司披露使用不超过12亿元闲置资金理财。据2024年1月20日公告,过去1年累计赎回5亿元理财,收益1884.33万元。目前,处于存续期理财产品仍有2.8亿元。
但众兴菌业仍未放弃对业务多元化的追求。去年年底,众兴菌业董秘回答投资者问答时也提及,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是公司的发展战略之一。
只是,比起这些跨界尝试,或许实现食用菌多品类发展,同时对食用菌产品从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型升级,增加了它们的附加值,更能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及市场规模。不过众兴菌业表示,公司的双孢菇产品是可以加工成罐头,而目前主要是金针菇和双孢菇鲜品出售。
天水麻辣烫给众兴菌业带来的也许只是一时的流量效应,以此长期和消费者打交道并不现实。也就是说,如何在现有的业务之外找到更加持续发展的路径,是这家公司需要思考的事。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