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金字塔”西夏陵被定为2025年中国申遗项目

悦迪2024-03-24 19:18

宁夏的西夏陵与北京的明十三陵、河南巩义的宋陵规模相当,被誉为“东方金字塔”。西夏陵的申遗工作于2011年11月启动,201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13年到2014年期间,中央及地方政府投入超过1亿元用于西夏陵的保护工程。据最新消息,西夏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提名文件,已于近期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按照计划,该项目将在2025年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审议是否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九座帝王陵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宁夏曾是北方各族与中原王朝的争夺之地,最富传奇色彩的一页,是在宁夏立国建都的西夏王朝。

西夏王朝自1038年李元昊在兴庆府称帝建国,到1227年被蒙古军所灭,在历史上存在了189年,经历10代皇帝,其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最鼎盛时期面积约83万平方公里,包括今宁夏、甘肃大部,以及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等广大地区。西夏前期与北宋、辽平分秋色,中后期与南宋、金鼎足而立,被人形容是“三分天下居其一,雄踞西北二百年”。

西夏灭亡后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加之党项人随着民族融合逐渐消失,至20世纪初,曾经辉煌的西夏文化已被世人遗忘。默默立在重重叠叠、山峦起伏的贺兰山麓东南的西夏陵,则成为解开西夏历史之谜的一把钥匙。

西夏陵位于宁夏银川市西约35公里的贺兰山东麓中段,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寝。在方圆53平方公里的陵区内,随地势分布着9座帝王陵和200余座王公贵戚的陪葬墓,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因其独特的建筑形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世人誉为“神秘的奇迹”“东方的金字塔”。

西夏陵星罗棋布的土冢高耸云天、气势宏大;脚下却是一堆堆废墟、一段段残墙、一墩墩夯土台基,俯拾皆是残砖烂瓦。这些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广袤、荒凉、深邃、神秘。此情此景,让人不由得想起明代安塞王朱秩炅的《古冢谣》:“贺兰山下古冢稠,高下有如浮水沤。道逢古老向我告,云是昔年王与侯。”

根据《西夏陵申遗文本》规划,宁夏将西夏陵保护区分为申遗区和缓冲区,其中申遗区为申遗的核心区域,总面积37平方公里,缓冲区为申遗区周边延伸区域,总面积20.6平方公里。

西夏陵属夯土遗址,能够保存上千年屹立不倒很不容易,但自然环境也对它造成了一定破坏。西夏陵还面临遗址分布范围广且较分散,周边农场、农牧户多等现实难题,多年未能得到解决。如今,借助申遗契机,西夏陵启动了申遗区环境整治工作。随着申遗区范围内人为建筑逐渐被拆除,文物遗址的完整性将进一步突出。根据申遗规划,还将陆续迁建博物馆,建设遗址公园,开放更多的帝陵,让游客能够在这里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上短暂而精彩的西夏王朝。

选址有讲究

古代帝王选择陵寝,十分重视风水形胜。西夏陵背山面水,依附帝都,得山、水、城的形势之利。

所谓山,指的是贺兰山。在西夏民众心目中,这是一座神圣之山。据史籍记载,西夏太宗李德明之所以迁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就是因为附近的贺兰山“突现真龙”。既然龙生前以贺兰山为居所,那么死后亦当以贺兰山为墓穴。因此,作为真龙天子的皇帝死后魂归贺兰,是再好不过的安排。西夏立国以后,在贺兰山修建了大量的离宫别院,成为皇帝议政会盟游宴娱乐的重要场所。同时,这里还是西夏军队的主要驻地之一。李元昊时期,全国有六分之一的军队屯集于此。

水和城指的是贺兰山以东平原地带的黄河和兴庆府。兴庆府作为西夏全国的军政中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西北有贺兰之固,黄河绕其东南,西平府(今宁夏灵武)为其障蔽,关防严密而四塞险固。对居于中间地带的西夏陵来说,除了拥有东西两面的河山拱卫之胜以外,它还享受着国都的繁华和平。

西夏陵位于贺兰山向东突出之处,这里既是离贺兰山距离最近、地势较高之处,又是距兴庆府城最近的山麓地带。诸陵海拔在1156米至1220米之间,而兴庆府城海拔为1110米,因此陵区居高临下,面向银川平原,地势平坦开阔。试想前来祭祀的皇帝家族、王公贵族、勋臣贵戚以及外国使节,从东边很远的地方望见高踞山麓、气势非凡的陵墓,必然会感到震撼。

除了风水考虑,这样的选址也有一定科学依据。陵区依偎在贺兰群峰之下,躲开了从西部阿拉善吹来的强大寒流,冷风寒气相对缓和弱小。陵区附近沟口不多,风口自然较少。山麓平坦开阔,能接受较多的阳光。陵区地表遍布砾石、粗砂,土层薄,地基承载力大,保水性差,自然排水条件良好。地下水位深达十几米至数十米,春季不受土层冻融作用影响,水文工程地质条件优越,也便于地下施工构筑墓室。

陵区地壳由数条阶梯状断裂带组成,可以有效减缓地震的冲力和破坏,这也是为什么自西夏以来的八九百年间,银川虽历经多次强大地震,但陵区内黄土夯筑的陵台、角楼、神墙等依旧巍然屹立、很少塌毁的重要原因之一。陵区地处内陆,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一般不足200毫米,加上位居山麓的焚风效应,雨水自然十分稀少,能减少地下水对墓中尸骨等的伤害。

从西夏地图看,都城兴庆府处于平原灌区的中央,是全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府城西北,以木栅行宫为中心,是一系列深处贺兰山中的皇家宫廷林苑;府城西南,在贺兰山东麓,则是统治集团作为精神寄托的祖坟陵区。这三者正好构成一个大三角,形成相互呼应、封闭回环的态势。

西夏前期,面临着辽、宋两国的主要威胁,契丹和北宋的军队曾从北、东两个方向进击西夏,甚至把藏于贺兰山离宫的李元昊爱妃都虏走了,但居于大三角西南后方的陵区则是比较安全的。直到西夏王朝覆灭之日,陵区才落入蒙古军之手而惨遭破坏。可见,在西夏以军事立国、战争频繁的背景下,陵区布局也受到内外形势的重大影响。

塔式陵台为独创

西夏陵现存有9座帝陵,分别为裕陵、嘉陵、泰陵、安陵、献陵、显陵、寿陵、庄陵、康陵,坐北面南。按昭穆宗庙次序,即左为昭、右为穆、父曰昭、子曰穆的葬制排列,形成东西两行,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观念。同时,分布在每座帝陵周围的陪葬墓数目多寡不等,多者十余座,少者两三座。无论在规模还是形制上,陪葬墓都与帝陵有着显著的差别,反映出西夏埋葬制度具有严格的等级差别。

西夏陵的地面遗迹保存基本完整,平面布局清楚。就地面建筑布局而言,基本仿照唐宋以来的规制。每座陵园都是独立完整的建筑群体,占地都在10万平方米以上,四角建有角台,标志着陵园的地界。总体格局从南到北依次由阙台、碑亭、外城、月城、内城、献殿以及角台等部分组成。例如面积最大的3号陵,大体看来坐北朝南,呈纵向长方形。从南向北,依次排列着阙台、碑亭、月城、神城、献殿、塔式陵台等,还有神城外的四座角台,总面积15万多平方米。

中国传统建筑讲究对称,所有主要建筑都建在一条中轴线上。西夏陵建筑也保持了大体对称格局,但有变化。这主要体现在神城内献殿、陵台两座建筑上。它们都偏离子午线,而在轴线的西侧。献殿离门址不远,前后有坡形漫道,推测应是一个造型别致的穿堂式殿堂建筑。

陵园中最引人注目的建筑,是高大的塔式陵台。陵台基座为圆形,其上为塔式陵台,直径37.5米,残高21米,有7层塔檐。塔檐上尚存瓦片堆积,说明它过去是覆瓦出檐的。在转角处的垂脊和角梁上,装饰有精美的人首鸟身的妙音鸟和绿色琉璃的套兽。根据考古资料判断,现在看似大土包的陵台,原来是外抹赭红泥、覆瓦出檐、檐角饰以套兽,顶为八角攒尖式的雄伟壮观的塔式建筑。

自春秋战国以来,帝王陵墓的陵台,或为圆丘状,或为覆斗形,未发现塔形。西夏陵这一设计或与信仰理念有关。在历史上,并不乏皇帝视自己为“佛”,希望受人顶礼膜拜的情况。比如北魏皇帝谓“朕即佛”,大同云冈石窟著名的“昙耀五窟造像”,就是按照北魏前五代皇帝的真身雕造出来的。塔式陵台本质上是一座瘗埋佛骨、让人顶礼膜拜的佛塔,这意味着西夏皇帝有视己为佛的观念,希望自己死后被人当佛去膜拜、供奉。

唐代帝王死后,通常一地一陵,甚至一县一陵,经过长期营建,规模宏大。宋代帝陵出现一地数陵、集中供奉现象,加之葬期有七月之限,故规模显著缩小。西夏陵墓远承唐风,依山而建,气势固然磅礴,但政权毕竟偏居西北,政治地位较低,经济实力有限,难以大兴土木。在总面积上,西夏陵虽然不输宋陵,但就主体大小而言,则远逊宋陵。即便是最大的3号陵,也不到北宋皇陵任何一座帝陵主体的三分之二。更何况,宋陵除陵城之外,还有附葬的后陵及侍奉死者灵魂的“下宫”等建筑。

学界据此认为,在10到13世纪的中国,西夏陵区的平面布局在王制的基础上有所僭越,但达不到帝制的规模和层次。这与西夏统治者面对国内民众号称皇帝,而面对辽、宋、金等大国俯首为臣的政治地位是一致的。

值得一提的是,西夏陵保留着浓郁民族特色的葬俗。陵区狭小而简陋的土洞墓与中原传统的砖室墓迥然有别,似乎源于党项人“皆土屋”的生活习惯。随葬品中,夸张表情的力士碑座,完整的羊、狗以及铜牛、石马等家畜家禽骨架或仿制品,反映了党人尚武的内在气质。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悦迪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悦迪】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