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月芹 3月20日晚,看到腾讯控股(00700.HK)交出的多项数据增长的2023年度业绩,并宣布2024年将斥资超千亿港元回购后,众多“鹅厂”(即腾讯)“拥趸”们在股吧发帖称,这两项利好或能带动第二天股价大涨。
不过,K线(股票走势)并未满足股民们的期待,3月21日腾讯股价高开低走,涨幅从开盘时的3.25%波动下滑至收盘时的0.83%,股民们直呼不及预期。
对于一家市值超2.7万亿港元体量的公司,投资者、公众对腾讯的期待已经远不止于平稳地增长。就好像一棵参天大树,不能只要求它活着,而是如何实现老树遒劲,再萌发一些新芽,以体现其创新和想象力,以及更高阶的期盼——什么时候、哪些业务能再开花?
腾讯也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中国互联网格局经历大洗牌,传统的“BAT”(中国互联网公司三巨头,即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江湖生变,字节跳动、拼多多凶猛,而腾讯如何延续自己的“王者”荣耀?
回过头看,腾讯的2023年主要做了4件事,而每一步变革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在财报上。
第一件事,对外,腾讯从明争暗斗的对垒中回过神来。
例如,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网易等在多赛道上,围绕产品、流量、用户、时长等维度,与腾讯交锋。马化腾也在反思:过去由于很多友商的带跑(偏),腾讯盲目去做简单的跟随,结果被友商带偏方向,包括但不限于盲目进入自己不擅长的业务,盲目效仿竞争对手扩张规模,结果别人在增重,腾讯增的却是脂肪,打不过对手。
到了2023年,可以看到腾讯和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破冰拆墙的动作,例如相互买量,广告合作,腾讯向抖音授权多款电竞赛事的直播,淘宝联盟在2023年“双11”期间首次接入了微信广告渠道等。
第二件事,是发掘老树的新芽,向内求增长。
从跟随、对战和围堵中稍微抽身出来,腾讯有了更多精力思考,如何结合自己的特点做出产品调性和生态,而不是跟在别人身后做一样的东西。具体而言,每个业务都要想能不能长青,有没有新芽;不管什么产品,一定要抓住腾讯的强项,打差异化。
微信是一棵老树,凭借月活跃账户数13.43亿的流量,足以充分发挥其连接人和商品、服务的优势,这就是腾讯做短视频平台的差异化强项。因此,腾讯把视频号、小游戏等视为新芽,一再将微信延展渗透到用户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在构建微信生态的同时,想方设法将私域流量变现。可以说,视频号撑起了微信,而微信扛起了腾讯复兴的大旗。
2023年视频号交出了被马化腾赞许“不负众望”的成绩:用户使用时长翻番;短视频、电商和广告相辅相成,这体现在视频号新广告库存释放等,推动了网络广告业务同比增长23%,这项业务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营收大关;此外,视频号发力直播电商,也产生了一笔视频号带货技术服务费,带动了企业服务收入两位数增长。
第三件事,对内,执行严格的成本纪律。
“降本”二字,被腾讯管理层频频提及。按照腾讯总裁刘炽平的说法,中国互联网行业经过近几年的结构性挑战,必须从不惜一切代价追求收入最大化,转向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增长,而成本纪律和团队结构优化是其中的关键之一。
从近5年的财报数据可以看出,腾讯的经营成本在2019年、2020年的同比增幅均在20%以上,此后持续降速,2023年在收入增长10%的背景下,成本基本与2022年持平,约为3159亿元。
刘炽平所说的成本纪律包含全方位的缩减支出,例如大力压缩差旅费、会议费、业务招待费、办公费等,2023年腾讯的一般行政开支同比减少了3%至1035亿元;此外,全年员工薪酬约1077亿元,一年间减少3019名雇员,对应的用人成本减少了35亿元。从近5年的雇员数量来看,腾讯放缓了招兵买马的步伐,甚至持续减员,“鹅厂”员工已从2021年底的11.28万人,减少至2023年底的10.54万人。
不过,腾讯的成本大头仍是交易成本,包括银行手续费、渠道和分销成本等,2023年仅这一项支出就达到1349亿元,占总成本的43%。
值得注意的是,大力降本的同时,2023年腾讯有一项支出大幅增长了101%,即所得税开支,这意味着腾讯在2023年仅缴税就支出了433亿元,可供比较的是,这个金额相当于2023年深圳市级总税收收入的12.5%。
第四件事,2023年9月上线自主研发的腾讯混元大模型。据腾讯管理层透露,其参数规模已经扩展至万亿级别,目前已具备文生图、视频生成能力。
腾讯在AI(人工智能)大模型方面的探索,并不求快,如同马化腾在2023年股东大会上所说,“AI是几百年不遇的、类似发明电的工业革命一样的机遇。但对于工业革命来讲,早一个月把电灯泡拿出来,在长的时间跨度上来看,并不那么重要”。
腾讯更看重底层的算法、算力、数据和场景落地。2023年底,腾讯内部已有超过400个业务及场景接入混元大模型测试,企业微信、腾讯会议及腾讯文档等已经落地生成式AI功能。刘炽平也表示,2024年腾讯有望推出基于混元大模型的独立APP(手机应用软件)和更多小程序,这将进一步拓展腾讯的业务范围。
和其他中国互联网巨头相比,腾讯更突出的标签是包容、开放、擅长反思。这一风格下,腾讯选择了一条更稳的路:思考如何让每个业务的老树发新芽。从2023年的业务动作来看,腾讯正在试图探索微信非聊天场景下的视频号、小程序、小游戏等产品的进一步商业化,充分将微信的庞大流量变现增收,再寄望于游戏出海以实现腾讯的国际化,并发力AI大模型以激发腾讯文档等企业服务业务的增长潜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