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雅洁 3月20日,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召开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会。会议现场,中广核共计完成35项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合作签约,合同金额达100亿元,合作主要围绕新能源、非动力核技术、水务环保、自动化仪器、未来产业、科技创新等领域,签约对象包括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
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是2024年各大央企的主赛道之一。获悉,目前,多家央企正在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发展规划。
当前,中广核已形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包括核能、核燃料、新能源、非动力核技术、数字化、科技型环保和产业金融在内的“6+1”产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占比超过75%。
中广核还发起设立了多只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创基金。比如,核能科创基金重点对标核电产业链国产化关键技术难题;光热科创基金聚焦光热发电领域关键技术、材料、装备等投资布局;核技术科创基金围绕核技术产业科技创新、产业延伸、资本运作等投资布局;氢能科创基金围绕氢能产业链核心材料、关键技术、高端装备等投资布局等。
中广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在现场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未来新优势的关键。”目前,中广核新能源、非动力核技术、数字化、科技型环保和产业金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累计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超12000家企业发展。
以新能源为例,中广核于2003年开始布局新能源,截至2023年底境内新能源控股在运装机容量超过4500万千瓦,年上网电量突破730亿度;境外控股在运装机容量超过1100万千瓦,分布于15个国家,已形成“一横两纵”全球发展布局。
中广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李亦伦表示,未来中广核将加强与地方政府、电网公司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加快实施新能源倍增计划,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大力布局“光热+”项目、“新能源+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沙漠治理+光伏农业”、“海洋牧场+海上风电”等融合发展项目。
在李亦伦看来,新能源跨界融合发展,关键是因地制宜。例如,在西北、华北、东北风光资源丰富以及绿色化工、氢冶金等零碳新工业重塑区域,推进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将氢气直供给化工等企业,实现就地利用。
在东部沿海,依托广东核能先发优势以及海上风电、光伏、储能等项目,中广核正在推进核风光储一体化的开发建设和运营,并安排深远海风电制储氢示范。
按照中广核的规划,未来每年新增投运容量均有望保持在100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产业年投资规模保持在600亿元左右,与上下游企业共同拉动社会总产出增长约18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