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迎来新一轮调整。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并发布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电子信息材料、软物质科学与工程、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技术、生态修复学、健康科学与技术等24种新专业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起即可进行高考招生。截至目前,目录内共包含93个专业类、816种专业。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专业设置工作,增设、调整专业点1719个;同时,对高校申请撤销的1670个专业点予以备案,增、撤、调共涉及3389个专业点,数量为历年最多。
专业目录调整,折射哪些风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专业备案和审批工作,既是动态调整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年度常规工作,也是落实《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持续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重要实践。
“当前,以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为代表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可谓‘格式化’了众多行业和赛道。这不仅要求高校科研范式转变,也对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的这则观点,也道出了诸多高校管理层的心声: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等教育必须及时、持续调整,以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
增强学科交叉,培养国家急需紧缺人才
专业目录调整的背景是什么?对此,教育部明确表示,此次新增的24种新专业将在54所高校进行布点,旨在引导和支持高校开设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新专业。
比如,为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教育部新增国家安全学、电子信息材料、生物育种技术、生态修复学等新专业;同时,支持高校增设数字经济、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一批急需紧缺专业点。
徐飞分析,上述新增专业,可谓与国家战略一脉相承,与国家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相契合。“当前,国家提倡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思考,我们的学科、人才都准备好了吗?”徐飞认为,尤其在人才培养上,国家对多学科交叉与多技术跨界融合提出迫切要求。
对照看此次的专业目录调整,教育部也有明确的“导向”要求: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新增交叉工程、健康科学与技术、智能视觉工程、工程软件等新专业,支持高校增设一批智能建造、网络与新媒体、虚拟现实技术等专业点。
记者梳理发现,在本轮调整中,上海共有三所高校开设新专业。上海交通大学增设的健康学科与技术专业隶属溥渊未来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专业面向未来人类生命健康,打造理、工、医、文交叉互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围绕“生物健康”与“机器健康”技术,结合“通识教育”课程与“创新实践”课程,一同构成“一体两翼”的未来健康技术方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
华东理工大学增设的电子信息材料专业,则是一门跨越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的前沿交叉学科。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顾金楼介绍,上述学科实力雄厚,均为国家双一流学科。顾金楼还透露,作为国家急需专业,该专业已提前两年进行招生,不仅集结了专业内一流师资,还与名企合作贯彻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学院还专门配备了800平米专业实验室,为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提供沃土。
此外,上海体育大学增设足球运动新专业。
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更突出就业导向
此次专业目录调整中,工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的专业点增加数量位居前三,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专业点数量相对减少。
专家分析,从学科门类看,工学所涉专业点数量最多,有1322个,占比39%,这与工学作为第一大学科门类的基本情况相呼应;从区域布局看,涉及中西部高校的专业点有1802个,占比53.17%。总体而言,专业结构和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更趋理性。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中心主任樊秀娣表示,本轮专业目录调整,还有一个特点很鲜明,那就是突出就业导向,进一步引导高校服务本地产业所需。比如,教育部明确提出强化省级统筹,引导地方高校增设智能制造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智慧农业、智能采矿工程等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急需专业。
教育部也表示,进一步强化就业与专业设置间联动,推动各省结合本区域产业发展实际,梳理报送就业率相对较低的专业223种,为高校调整专业结构提供重要参考。此外,各省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也梳理了急需紧缺专业520种。
首次试行专业设置预申报制度,国控专业“有进有出”动态调整
“教育部在给予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也对高校主体责任提出更高要求。”樊秀娣表示,教育部此次明确要求高校对就业率过低、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谨慎增设、及时调减。
此外,教育部还首次试行了专业设置预申报制度。要求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办学定位、办学条件等,提前谋划增设专业,提前1年进行预申报,推动高校建立健全专业设置定期研究、提前研究工作机制,增强专业设置的前瞻性、精准性。目前,已有760所高校提交了下一年度拟增设专业预申报材料。
此外,教育部还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变化和专业布局情况,对国家控制布点专业范围进行了动态调整,将资源勘察工程、护理学、助产学调整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一般来说,有两类专业会被列入国控专业,一类是目前开设此专业的高校很多,市场的需求量已经饱满,另一类是涉及国家安全或生命健康等特殊行业的专业。目前,816种专业中,国控专业共有139种,占比17%。未来,国控专业范围还将进行“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
来源:文汇报 作者:吴金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