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爱情价值观进入高校课堂谁之过?

秦一铭2024-03-19 19:29

3月13日,据《新京报》报道,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师龚某开设的《爱情心理学》课程被爆有涉嫌性别歧视的不当言论,引发争议。当日,新京报记者从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处获悉,龚某不再担任《爱情心理学》任课教师,将由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老师负责后续课程讲授。

早在2022年,教育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时表示,鼓励高校加强恋爱心理教育、家庭伦理教育,提升学生表达、沟通和交往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恋观、家庭观。恋爱问题关系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很多高校开设恋爱相关的选修课,其目的不仅限于学习恋爱技巧,更多的是了解如何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和负责任地对待感情。此前,不少高校的恋爱课受到学生追捧,充分回应了学生的刚需。

在此次事件中,网传课件显示,该教师授课观点包括“女性在恋爱中明示特别是暗示让男方感觉观念保守可以大大增强对男性的吸引力”,“恋爱中女追男的要点包括口头声称‘生孩子’”……在追求两性平等的当今社会,这样的观点迂腐且低俗;利用大学课堂公开宣扬物化女性、强化女性刻板印象的观点,这位教师的师德值得质疑。教授爱情心理学的老师爱情价值观落后甚至畸形,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价值观念?爱情心理学上成女德培训班,大学课堂不应是教师传播个人观点的平台。

据了解,早在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就把“爱情”搬上了课堂,开设了“婚姻与爱情”的选修课。这类的课程延续至今理应具备清晰、严谨的课程框架,但该教师身为地理科学学院的教师开设心理学的课程,课程内容经过了教务处的审批并开设多年,我们不禁追问,学校对课程的管理与审核是否存在缺位。如果学校不能对课程设定严格的审核机制,那么即使这门课已经停课换教师,也不能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作为高校,应当注重师德师风建设,不能让“女性当取悦男性”等封建思想在课堂里传播。

此外,“这门课考核标准低,很多学生是为了学分才选择的”同样引人深思。在高强度的学业考核压力下,无数学生为了学分陷入内卷泥潭。老师给分的好坏影响了学生的选课策略,学生对绩点的追求超越了兴趣和知识本身。高校更应该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不应把学生捆绑在成绩上,要适当的为学生解压松绑。而作为学生的我们,不必囿于绩点的怪圈,一味得“卷”分数,应当为以后的个人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多可能,破除功利的教育观念,为人生提供更多赛道。

对于此次事件,一方面我们敬佩举报同学的勇气,他在教师和学生权利不对等的情况下,敢于站出来指出问题。身为男性在争取女性权益时展现出的勇敢与力量,让我们看到了男女平权路上的努力与希望。另一方面,大学课堂的思想是自由而开放的,我们应当用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的学术观点,但不意味着面对歪曲的事实和畸形的价值观依然要保持沉默,举报的背后不应当是巨大的代价。

来源:红网 作者:秦一铭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秦一铭】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