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扬州文旅加速“上新”

宋馥李2024-03-18 23:35

“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千多年前,唐代“顶流”诗人李白,曾为扬州打出了一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让扬州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

烟花三月,也自然是扬州的旅游旺季。3月18日,扬州召开文化旅游名城发展大会,印发《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实施意见》《扬州市促进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若干措施》两个文件,为扬州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制定出了“任务书”和“路线图”。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在会上表示,扬州将全力打造既有古城古韵、又有新貌新颜的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

据介绍,扬州全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56家,旅游度假区8家,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隋炀帝陵遗址公园等一大批旅游街区、景区相继建成开放,景区密集分布,“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景区”。

2023年的扬州,虽然没有像淄博和哈尔滨那样火遍全网,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旅产品,让扬州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数据显示:2023年,扬州累计接待游客首次突破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近1000亿元,创历史最好成绩。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2023年接待游客突破420万人次,成为现象级文旅新地标,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扬州市的A级旅游景区游客量达6149.31万人次,同比增长93.22%,其中90后、95后及00后游客分别占游客总数的28%、14%、9%,文旅市场的“半壁江山”已属年轻客群。暴增的客流,使得扬州文旅承载力遭遇极大挑战。这样的情况使得扬州市委市政府认识到,面对游客量“跳涨”,唯有加快旅游能级提升工程和旅游载体建设工程,才能做大“体量”承接“增量”。

因此,18日发布的《实施意见》明确,2024年扬州文旅新地标、新项目建设将按下“加速键”,重点开发打造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京杭大运河(广陵段)文化带暨明清古城保护、“十里外滩”运河文旅、唐子城片区、古运河水岸互动旅游街区等项目。此外,扬州还将加大沉浸式体验、度假酒店、旅游演艺等项目招引,推动文旅核心价值链集聚发展。

2024年也是扬州牵头大运河联合申遗成功10周年。2014年6月22日,扬州牵头中国大运河沿线35座城市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全市10个遗产点、6段河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居沿线城市之首。申遗成功后,如何保护和传承好大运河文化,让古老的大运河重焕新生,一直是摆在扬州市决策者面前的考题。

因此,扬州市市长潘国强谈到,扬州仍然要扎实做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让大运河再现昔日繁华盛景。统筹推进古运河文化旅游带建设,要打好“古城牌”“美食牌”“文化牌”,不断丰富文旅产品,拉长文旅线路,提升运河旅游的参与性、体验感。

扬州如何推进建设文化旅游名城?上述文件也提出了如下的目标: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重大战略,突出沿江、沿河、沿湖、沿山、沿路区域布局,构建“一城(主城)、两轴(长江、大运河)、三极(南部度假、西部康养、北部滨湖)”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到2025年,扬州基本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旅产业体系,成为国际有影响、国内有地位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年接待游客超1.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1300亿元,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年均增速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编委、城市与政府事务院长
负责城市、区域经济、观察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