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打报告的老馆长,他是文物的保护神|博物馆巡游

文博时空2024-03-18 07:48

文博时空/文 文博时空 作者 宋燕 在定州采访的几天里,我们屡屡听到一个名字——“老馆长”。

几乎每一件保存至今的文物,都与这个“老馆长”有关。北庄子汉墓周边的一圈黄肠石,是他保护下来的;3 万多块“畿辅丛书”木刻板,是他抢救回来的;北宋年间的静志寺、净众院两个地宫,是他在发现后马上把文物运出的;被称为“中华第一塔”的开元寺塔 1949 年之后的第一次维修,是他参与的……

每个定州文保工作人员都会不知不觉地提到他,每件事情都无法回避开他。定州人告诉我们,如果没有“老馆长”和他的同事们,就不可能有如今的 5 万多件文物,定州也不可能成为文物最多的县。

这个绕不开的“老馆长”,叫刘殿庚,是定州博物馆最早的工作人员之一,也是第一任“无其名但有其实”的馆长。

只可惜,我们无法采访到他本人了。刘馆长在 1997 年,不到 70 岁的时候,离开了大家。

01

为“黄肠题凑”连续打报告10年

我们现在,可以从他留下的报告上见到他。

在定州博物馆的档案室,我们看到了厚厚几大本,全部手写在信纸上的报告,这些,都是老馆长从上世纪 60 年代初开始,打给上级文化部门、考古队、“革委会”等多个部门的,所有的报告都为了一个事情——保护黄肠石。

西汉年间流行过一种墓葬规格,叫做“黄肠题凑”,即在陵墓的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砌成框形结构。柏木枋用的是去皮后的柏木,其木心呈淡黄色,因此得名“黄肠”。由于材料极其难得,只有皇帝和少数诸侯王才有资格使用。而由于使用量过大很快将黄心柏木消耗一空,后来的“黄肠题凑”,使用的都是黄色的石料。定州 1960 年代发现的中山简王刘焉墓,用的就是两千多块黄肠石

刘焉墓发掘后,由于当时管理不当,曾被生产队拉去修桥和水闸。后经省局批准,县里派人把还能找到的一部分黄肠石拆下,运回博物馆院内保存。由于一直在院内堆放,长期日晒雨淋,自然侵蚀,对石刻有着很大的破坏。为将石刻妥善保护下来,老馆长提出集中保管,他想到在当时被称为“靖王坟”的北庄子汉墓周围,砌一道长廊式展墙进行保护,这样既可做到陈列,又能防止自然的风雨侵蚀。

刘殿庚(前排中间)与同事们

于是,刘殿庚开始向上级打报告提申请。这一下,就打了整整 10 多年。

从 1964 年打报告拆除石桥水闸收回石刻开始,到 1974 年利用汉墓场地建碑廊的经费落实,整整经历了 10 年的时间。这十年间,他从未间断对石刻的保护——申请经费找人把石头拉回博物馆、谋求建立库房、进行拓印及最后重寻场地建碑廊进行设计……这些看上去琐碎却无一不必要的步骤,都花费了刘馆长的大量心血。

在定博档案室看到的老馆长的报告上,密密麻麻的小字除了写清文物的重要性、受损的严重性,还写着他为保护文物制定的计划、所需要的场地、设备、费用明细,一笔一笔,精确到几元几角钱,画着图,画着表格。他的措辞从严肃到严厉,从激动到激愤,字里行间都是他对工作的痛心与焦虑。

定州博物馆完好地保管了老馆长当年向上级各个不同的部门打无数报告留下的文书。

报告上的修改痕迹让我们看到他越来越急切的心理,如划掉“这些情况纯属自造,根本不存在”,改成“百般拖、顶、刁难”等等。

直到 1974 年,他的报告也终于有了回音——方案批了,接下来的报告,是他写的建设过程、成本计算、账本……

老馆长画的回廊设计图

建一个展厅,在那个年代竟是那么难,好容易获得上级部门的支持,接下来还要面对周边村民的反对。村民们认为他占了自己的耕地,竟把他新建的墙推倒。为了得到村民们的同意,老馆长找史料、找老照片,并实地勘探,找出了汉墓当年的围墙基址,证明展厅的建设没有损害村民的利益,这才终于平息了村民的怒火,将建设推进了下去。

如今,北庄子汉墓是由一圈围廊围绕的一个小公园,围廊的墙上一块块嵌着的,是 488 块黄肠石,这些石头不仅证明了黄肠题凑的存在,还证明了当年建设者们为保证施工质量在石上刻名,同时,刻下的字,也体现了汉字从篆书到隶书之间的字体变化,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资料。

02

为“畿辅丛书”

连续三个月没有回家

现在,我们还可以从 3 万多块木刻板上见到他。

“畿辅丛书“是清末定州首富王灏留下的,王灏一生藏书的木刻板,包含了上至秦汉、下至清代畿辅地区文人的著作,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清朝的畿辅指以北京为都城,围绕北京为中心建制畿辅地,其区域大致为今京津地区、河北省大部及鲁豫小部。

为了刊刻这批木刻板,王灏前后两代人,花了 30 年的时间。在定州博物馆成立后,这套木刻板就交给了定博保管。

1963 年,定州地区爆发特大洪水,大量古建筑倒塌。当时年轻的工作人员,后来的定县博物馆馆长刘殿庚带着他唯一的同事,冒着生命危险把装在木箱中的木刻板抢救出来,堆放在院内晾干,怕文物丢失,他三个月没有回家,日夜守护在旁边。

挺过这一次危机,又到了文革“破四旧”时期,造反派冲进地志博物馆,要把文物古籍都烧毁,在刘殿庚苦口婆心地说服下总算保护下来;他们将大量木刻板抢去用来修筑武斗用的工事,也是刘殿庚经过几次争取,把木刻板一块一块收回来,一点一点梳理排序,恢复原样。

装满木刻板的木箱

以“ 破四旧,立四新” 为战斗口号的文化大革命初期,在全国一片“红烂漫”的景况下,不计其数的民族文化遗产惨遭洗劫。在定州,由于有老馆长和石刻馆的积极运筹,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博物馆的文物不仅幸免于难,而且增加了藏品的数量。他冒险而果断地采取了应急措施:对于凡能搬动的文物,一律连夜装箱入库封存;对于不能搬动的大型碑刻、石雕等,一律深夜现场埋藏;通过与红卫兵、造反派的巧妙周旋,定州博物馆收集经幢、石碑、石雕等重要文物 200 多件。他还想方设法说服造反派头头,对他们抄收并准备焚毁的大量古籍文物进行拣选收藏。

如今,这套经历了千难万险的木刻板被保存在定州博物馆一个恒温恒湿的展室内,是定博的重要财富。

03

没有等到开元寺塔修缮完毕

就去世了

现在,我们还可以从开元寺塔的档案里看到他。

定州开元寺塔是定州的标志性古建筑,同时也是河北历史文化地标建筑。它始建于北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 年,落成于北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 年。由于它是国内现存最高的砖塔,被考古学家罗哲文称为“中华第一塔”。

历史上,开元寺塔经历过多次修缮,但清末以后,就因为时局混乱,经费不足,再也没有修缮了。而且,清光绪年间,开元寺塔塔体外壁东北角从上至下全部倒塌,岌岌可危。

上世纪 80 年代,由国家文物局直接拨款,开元寺塔开始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维修。

作为定州文物的“活档案”,老馆长与每个文物古建都有渊源。开元寺塔重要的北宋壁画,就是老馆长发现的。1973 年的时候,定州开元寺塔因为年久失修,塔刹上砖瓦酥碎,导致漏雨。塔梯上的砖也有许多地方酥碎,破损严重,这些地方都需要用大量砖来维修。当时这座塔是由定州博物馆管理,因资金短缺,材料缺乏,刘殿庚就决定就地取材。

那时候,塔一层西南面回廊用砖封堵得严严实实的,刘馆长于是就带着职工们到那里去取砖。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把封堵回廊的砖拆开一部分,就看到回廊两侧有大面积的佛教人物壁画,而且经过观察发现挨着壁画的那些砖都没上泥浆,是干砖,说明封堵时也是考虑到保护壁画,尽量不弄脏它。

刘馆长考虑到回廊本来应该是相通的,而且两侧还有壁画,更说明当时建塔时回廊是相通的,之所以封堵肯定有迫不得已的原因,所以封堵砖拆到一半就没再向下拆,壁画也就没有完全展露出来。展露出来的这部分壁画经专家鉴定,回廊内侧是佛说法图,回廊外侧是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是北宋时期的壁画。这些壁画色彩鲜艳,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河北省目前所见规模最大北宋佛教人物壁画,非常珍贵。

在定州开元寺塔维修工程中,刘殿庚做出了很多贡献,尤其在最初的维修工程立项申请、塔院保护围墙建造、塔院内居民搬迁等问题上功不可没。正式维修开始之后,老馆长在一期抢险加固工程中,又担负起了拍摄修塔工程照片、整理修塔资料的任务,使珍贵的修塔资料得以保存下来。这座宝塔能够完美地再现,里边也凝聚着老馆长的大量心血。

刘殿庚老馆长参与修缮开元寺塔

如今,开元寺塔档案室由老馆长拍摄的修缮照片和资料,摞起来有厚厚一大叠。

开元寺塔的修缮进行了十几年的时间,直到 2003 年才全部完工。老馆长没能看到最终完成的开元寺塔,1996 年,他因病离开了大家。

工作中的刘殿庚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外,他还抢救清理过一批濒临毁坏或被盗掘的汉墓,挽救了大批文物,其中不乏一级品或国宝级珍贵文物;清理发掘唐宋静志寺和净众院塔基地宫,获得一批精美绝伦的定窑瓷器和佛教文物珍品;多方力争,甚至不惜打官司,保护并收回如文庙、考棚、大道观、石刻馆、晏阳初旧居、开元寺塔等重要文物保护单位。

在了解了老馆长的事情后,我们除了敬佩,还有一些惋惜——如果全国很多地方,都能有一个“老馆长”,那该多好啊!

图片|定州博物馆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尹莉莎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文博时空】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