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到内耗、迷茫、挫败、虚无……”近日,《三联生活周刊》刊发的一篇读者投稿,在网上引发关注。这位署名“栗子树”的作者,从小就是别人眼里的“好学生”,最常听到的褒奖是“优秀”,然而在工作以后却发现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在网上,“工作后好学生发现自己得不到表扬了”成为热议话题。
按照常理,优秀的人在哪儿都能闪闪发光,那么,为什么有些“好学生”在进入社会以后,会连连遭遇挫败呢?网友“栗子树”诉说道:“这些工作似乎并不需要过高的专业水准就可以完成,也很难在这些工作的成果中区分出孰优孰劣……习惯了‘争优争先’的我,始终感到焦虑和苦闷。没有了考试和第一名,我最常和妈妈吐槽的一句话就是,‘我觉得我一点用都没有’。”
说到“好学生”步入社会后遇到的挫败,很多人会想到“高分低能”这个说法。其实,这样的概括过于简单粗暴了,事实还有更多值得探讨的地方。翻看网络,会发现类似的话题并不是第一次引发讨论。在豆瓣上,有人建立了“好学生心态受害者”小组,许多曾经的“好学生”在这里吐露心声,讲述自己在职场的困惑、挫折、焦虑。这种心态与“栗子树”的案例有诸多暗合之处。
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学习成绩好。再具体一点,就是考试分数高,能在各种比赛中超越对手、拿到大奖。在校园里,仅凭这一点就能让一个学生获得不少肯定和赞美,因为学校的评价标准是相对单一的。作为一名学生,似乎只要做好“学习”这件事,其他事情都不用操心。但是,进入职场以后,评价体系就要复杂得多。很多时候,这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优秀”标准,只有模糊不清的他人评价,和难以捉摸的评优、晋升机会。就像“栗子树”所说,“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姣好的外形条件、更为主动开朗的性格甚至更好的运气”都是重要的“综合素质”,影响着一个人在职场的表现。
实际上,很多年轻人从学校毕业走入职场后,都会产生一种迷茫感。这是因为,校园简单明确的评价体系与社会模糊复杂的评价体系发生了剧烈冲撞,导致了人们心理上的不适应。而对于“好学生”来说,这一点更为强烈,因为过去的“成功”与现在的“失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他们一时手足无措。
正如“栗子树”所说的,“我们笃信一套‘可靠’的路径,但最终会发现这样的路径并不真正导向幸福”。归根结底,过度依赖他人评价,缺乏自我内心认同,“工作后好学生发现自己得不到表扬了”就会成为一个问题。但是,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是完全由他人赋予的,年轻人步入社会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价值坐标,学会自我赋能。在工作中,完成一项工作,就是一份成绩,即使没有他人的表扬,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成就感。在生活中,无论是热爱旅游,还是擅长运动,无论是热爱交友,还是享受独处,都是一个人的价值所在,也都可以成为自己的闪光点。
必须承认的是,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但平凡不等于平庸。普普通通的“我”,也可以活出精彩。无论曾经是不是“好学生”,都要学会放平心态,接受平凡。同时,要学会在异常复杂但又精彩纷呈的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这一点,或许比工作中完成的项目、获得的表扬更为重要。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土土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