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聊斋志异》手稿流传记

郑学富2024-03-08 16:08

现存于辽宁省图书馆的蒲松龄《聊斋志异》手稿,是中国古典名著中唯一存世的作家手稿。该手稿是用竹纸抄写,共收入237篇,其中除了《库官》《酆都御史》《龙无目》《双灯》等31篇是他人代抄,其余206篇均为蒲松龄手抄。尤其珍贵的是,在卷前文后钤有一枚“松龄”白文长方印,这是蒲松龄手稿不可多得的佐证。书中眉栏上及各篇正文后都有蒲松龄手录王士祯评语及佚名校语。

手稿本《聊斋志异》具有极其珍贵的文物和学术价值,为研究《聊斋志异》的成书年代、分卷编次提供了直接的文本证据,是校补现行《聊斋志异》诸多版本文字舛误的第一手资料。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亦称柳泉居士,为清初淄川(今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他早年热衷科举入仕,可屡试不第,只能以教书为生。

清康熙元年,蒲松龄22岁时开始撰写狐鬼故事,他自谓“喜人谈鬼”“雅爱搜神”。据清人笔记《三借庐笔谈》记载,蒲松龄每天早晨起来就在大道边铺席于地,摆设烟茶,坐待过往行人,以搜集奇闻逸事。每听到一事,回家后就加以粉饰、润色。康熙十八年春,40岁的蒲松龄初次将手稿集结成书,名为《聊斋志异》,此后屡有增补。

《聊斋志异》手稿影音本

清康熙二十六年丁卯春,在京城做官的文学家王士祯来淄川访友,在朋友的宴席上与蒲松龄结识,对其十分赏识,以为蒲松龄是奇才。是年夏,王士祯专程前往蒲松龄处,借阅《聊斋志异》,看后大加赞赏,在书卷后题诗评价说:“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王士祯欲以500两黄金购买《聊斋志异》手稿,但被蒲松龄婉拒,蒲松龄也作《次韵答王司寇阮亭先生见赠》答谢:“志异成书共笑之,布袍萧索鬓如丝。十年颇得黄州意,冷雨寒灯夜话时。”他述说了创作之艰,也表达了对王士祯给予肯定和赞许的感激之情。

康熙五十四年正月,蒲松龄病逝,享年74岁。他在临终前嘱咐儿孙“余生平恶笔,一切遗稿不许阅诸他人”,并为家族立下规矩:“长支传书,次支传画。”按此遗训,《聊斋志异》手稿由其长子蒲箬一支世代传存。

由于蒲氏家族家境贫寒,在蒲松龄去世后的五十年里,《聊斋志异》一直没有刊布,只有抄本流传于世。直到乾隆三十一年,《聊斋志异》方刊刻、发行于世。《聊斋志异》共收录短篇小说490余篇,篇数因版本不同而略有差异。

《聊斋志异》中的小说或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小说塑造了众多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聊斋志异》一问世就风行天下,翻刻本竞相出现,并相继出现了注释本、评点本,文言小说也因此出现了再度兴盛的局面。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二篇《清之拟晋唐小说及其支流》中提到《聊斋志异》,说道“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偶述琐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

清咸丰年间,蒲松龄七世孙蒲价人因家庭纠纷,携《聊斋志异》手稿闯关东,并定居沈阳,后将手稿传给儿子蒲英灏。光绪二十年,蒲英灏供职在盛京将军依克唐阿幕府,依氏借阅《聊斋志异》稿本,蒲英灏为防止手稿丢失,先以半部借之,阅毕后再借另半部。后来因变故,下半部手稿竟下落不明。

蒲英灏在弥留之际,将《聊斋志异》半部手稿传给第五子蒲文珊,嘱其要以性命保护好祖先的手稿。蒲文珊为保护《聊斋志异》手稿,在卧室的西山墙外盖了一间小房,屋内用土墙隔成前后两部分,北面的暗室较小,开一小门与自己的睡炕相通,炕上置一木柜挡住通口。他将《聊斋志异》手稿置于一特制的朱漆木匣中,存放在暗室中,非常隐蔽安全。除每年夏初将手稿拿出通风外,平时决不轻易示人,就连他的儿女也不能轻易看到。

蒲文珊曾任辽宁省西丰县立图书馆馆长,这期间有多人相借、预购《聊斋志异》手稿均遭拒。日本人曾威逼利诱,出高价收买手稿,被蒲文珊严词拒绝,他也因此丢掉馆长职位。半年后,蒲文珊又在辽宁省西丰县康生医院谋得一份差事。1947年冬西丰县土改,手稿被没收,随意放于屋内一角,险遭损坏,幸被县土改工作队负责人、县委干部刘伯涛发现,千方百计加以保护,并物归原主。

1950年,蒲文珊将手稿捐赠给辽东省文化处,1951年,辽宁省文化处又转交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为了帮助有关方面了解手稿,蒲文珊于同年4月撰写了一份书面材料,扼要介绍了《聊斋志异》手稿的有关情况。

辽宁省图书馆所藏《聊斋志异》手稿

由于这部手稿纸质变色、发脆,不宜保存,同年秋,东北文化部文物处又请沈阳故宫博物院的周福成老师傅重新装裱,宣纸加衬,作成金镶玉装,使这部手稿由原来的四册改成现在的八册,并转交东北图书馆(今辽宁省图书馆)收藏。《聊斋志异》手稿现为国家级文物,也成为该馆藏书中的镇馆之宝。

蒲松龄去世后的三百多年间,一代代蒲家人保护的《聊斋志异》半部手稿,在2019年春天焕发出新的生机——辽宁省图书馆携手沈阳出版社,首次对《聊斋志异》手稿进行高清原件扫描,采用彩色仿真影印,宣纸内页印刷、线装,蓝布函套,开本与手稿本原件一致,极大还原了手稿质感,让读者跨越时空,一睹蒲松龄真迹。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郑学富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郑学富】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