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叶心冉 2024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长虹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柳江提出了三份建议,涉及工业互联网、家庭服务机器人、AI大模型等领域。
在家庭服务机器人方面,柳江表示,“家庭服务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是厚植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产业方向”。
柳江给出一组数据:2023年,我国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959.2亿元,同比增长32.8%。预计到2027年,我国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接近3000亿元。他认为,在家政服务供给紧缺、老龄人口数量不断攀升、用工成本不断提高、机器人技术愈发成熟的背景下,加快推动家庭服务机器人产业应用落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据悉,美、欧、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家庭服务机器人研发和商业化正在加速发展,目前面向家庭服务场景已经推出了具有引领性的机器人原型产品,在视觉感知、平衡控制、分类操作、人机交互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相比之下,我国家庭服务机器人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率不到30%,当前主要面向家庭清洁机器人、娱乐陪伴机器人等功能较为单一的场景应用。”柳江介绍道。
在柳江看来,目前我国家庭服务机器人的产业化落地面临技术成熟度不足、市场需求不确定性、产业链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我国家庭服务机器人产业技术成熟度不足、缺乏技术创新协同整合机制。家庭服务机器人涉及多学科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缺乏技术创新协同机制,无法形成技术成果有效转化和创新驱动。“机器智能领域视觉感知交互、多模态大模型、具身智能等前沿人工智能技术远未达到应用标准。”他举例道。
二是家庭服务机器人产业市场需求牵引不明确。现阶段家庭服务机器人的市场需求及商业模式仍未得到充分验证,产品定义缺乏明确的场景牵引,尤其是针对复杂的家庭生活场景需求,业内尚未形成充分共识。家庭服务机器人的“C端”迟迟无法进入大规模应用,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服务机器人产业链的整体发展。
三是家庭服务机器人产业生态不成熟。与美、日、德等机器人强国相比,我国仍更多处于机器人产业链的中下游,核心技术的自主化程度依然不足,缺乏产业层面协同和长效整合机制,导致关键部件的性能及成本无优势,全球行业引领性龙头企业和代表性中高端产品缺乏。
柳江强调,家庭服务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是厚植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产业方向。他建议,从三方面着力,加快推动我国家庭服务机器人产业应用落地:
第一,聚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我国家庭服务机器人产业链布局顶层设计。建议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机器人行业的顶层规划,牵头组织论证中国家庭服务机器人全产业链布局,尤其要发挥龙头企业市场牵引和产业集聚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通过重大专项鼓励上下游企业基于未来通用人形机器人发展趋势,加强产业前瞻性布局,以核心部件、芯片、传感器、操作系统、灵巧手、双足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为主攻方向,尽快实现核心软件硬件的自主可控,推动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化发展。
第二,聚焦产业集群整体升级,鼓励“政、产、学、研”共建家庭服务机器人协同创新平台。建议构建国家及省市层面的家庭服务机器人协同创新平台,整合核心创新要素,集中力量攻坚克难。鼓励企业基于协同创新平台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全产业链良性运营。发挥龙头国有企业引领作用,重点针对算力资源聚集、场景数据共享、机器人产业大模型研发、关键核心部件国产化等方向开展联合攻关,带动产业集群整体智能化升级。
第三,聚焦全产业链良性发展,支持家庭服务机器人产业链生态及市场环境建设。可以借鉴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政补贴政策经验,在一定时期内对面向家庭家务、养老护理领域的家庭服务机器人产品给予政策性补贴;借鉴国外将远程医疗服务纳入公共医疗保险的模式,将家庭康养护理机器人产品纳入医保体系,将符合条件的康养护理机器人产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鼓励家庭、医院、康养机构积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