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食品牌正在加速开拓海外市场。全国两会召开之际,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盐津铺子董事长张学武就支持民营企业出海、支持中式零食培育全球品牌等为今年全国两会准备了多份建议。张学武建议,推动我国中式零食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支持中式零食头部企业探索供应链“出海”。在业内看来,中国零食要想加快“走出去”,还需有配套政策。此外,企业也要因地制宜地改造及营销,进行本土化的调整和改进,才能挖掘更大的海外市场空间。
中式零食海外市场迎机遇
越来越多的中国零食品牌已经开始布局海外市场,迈出“走出去”的步伐。例如洽洽食品在2019年已开始实施全球化战略,于全球多地投产建厂,目前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5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卫龙专门成立海外事业发展中心;三只松鼠也有上百款SKU进入美国、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市场,在多个主流跨境电商平台上建立了品牌旗舰店;良品铺子已在20个国家布局销售网点……
这其中,不少零食品牌已经摘到果子,实现海外市场的收入规模增长。洽洽食品2023年第三季财报数据显示,海外市场增长超过10%,目前海外市场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10%左右;2023年,卫龙的海外收入规模显著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劲仔食品的海外市场营收保持约50%的增长,出口国家数量也在增加。
在张学武看来,休闲零食可大致分为西式零食和中式零食。西式零食(糖巧、膨化、薯片等)基本被外资品牌统治,本土企业基本处于价值链末端。中式零食(辣味、蔬菜、海味、肉制零食等)机会还很大,当前基本由本土企业主导,规模占比57%,是极具增长性的细分赛道。
当前中式零食产业集中度低,市场较为分散,2022年CR5规模不足15%。而中式零食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随着社交媒体传播,以“中国味道”“中华文化”为代表的中式零食出海的教育成本大大降低,中式零食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零食销售额达到5072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底,市场估值将达到8358亿美元。在未来十年中,全球零食市场预计将以5.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是具有吸引力的增长空间。在西式零食中,烘焙市场和糖果市场基本接近饱和,而更具中国特色的咸味、辣味零食存在市场空缺,这也是中国零食品牌的市场机遇。
在战略定位专家、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看来,三只松鼠、盐津铺子、良品铺子等越来越多的头部零食品牌已经开始探索“出海”,原因一方面是海外零食市场有增长空间,中国零食品牌走出国门,可以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另一个原因是,中国零食企业本身与全球的发展联系已经越来越紧密,比如坚果品类目前大多为全球范围的采购,很多坚果原料都来自于国外,很多零食企业也已经开始搭上全球的产业链。
标准需进一步接轨
在业内看来,拓展海外市场有利于中国零食品牌更加可持续地发展,但同时也需要看到,中国零食企业出海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国内外零食的标准、原材料、供应链、消费习惯等方面或许都有所不同,这还需要从企业端、政策端等多方面发力。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当前中国零食出海的困难主要是在国内外产品标准不适配的问题上。“有很多中国零食的标准可能不适合也不匹配欧盟、美国、日韩的标准,这需要零食品牌真正步入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之后,才能更好地走向海外市场。朱丹蓬举例说明,现在国内坚果类零食产品多是吸取来自世界各地的食材,但像蜜饯这类具有我国特色的产品,就存在着标准上与海外国家标准难以匹配的问题。
张学武建议,政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我国中式零食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并积极推介中式零食;建议政府出台配套政策,支持中式零食头部企业发挥供应链的极致效率和总成本领先优势,探索“供应链出海”;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加大对核心原材料的掌握,在全球原料产地布局生产基地,并通过并购、合资等方式扩充品类,推进在地化改造及营销,“用中国味征服世界胃”,培育全球消费者领导品牌。
徐雄俊认为,要推进中国零食加快走向海外,首先是品牌先行,通过广告等推广让品牌走到海外去;其次是渠道、人才、招商、销售等方面的拓展布局,比如印度、巴西、越南、非洲等一些国家,对于零食的消费还有比较大的需求量;最后是强化整个产业链的布局,对于食品来说,产品是王道,企业要提前布局好全球的整体原材料产业链。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关照和研究每个地方的饮食习俗、消费需求,针对国外市场当地的饮食结构做一些本土化的调整和改进,才能真正去抢占其他国家的消费者的心智,挖掘更大的海外市场空间。
对于出海方面的具体问题,洽洽食品此前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后续开拓海外市场的举措,公司会持续深耕东南亚市场,拓展印尼、中东等市场,在产品创新、渠道拓展等方面不断提升海外市场的份额。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郭秀娟 张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