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白/文 如何更大力度地推动开放再一次成为今年两会的关键词。
刚刚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鼓励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时就明确提到,要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标准制定,推动解决数据跨境流动等问题。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提升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旅游便利度。
此前,全国政协委员邵志清在调研中发现,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数字化服务等方面存在不便。全国政协委员周汉民也称,支付不便让一些在华的外国朋友很苦恼,一家外资企业老总告诉他,自己到中国做市场调研,没有微信和支付宝,简直寸步难行。
作为数字鸿沟中的一个关键领域,这种“支付鸿沟”的确存在。在移动支付高度覆盖的今天,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人群对刷卡、现金等传统支付方式存在较大依赖,但相关支付渠道却不够畅通、服务也不够便利。
3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明确表示,
针对外国人在华移动支付困难的问题,将指导支付机构推出一系列便利措施,让移动支付产品这个中国老百姓最接受的支付方式好用、能用,让外国朋友满意、乐意使用。
更早一些的2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会议强调,要聚焦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不便问题,加强协同配合,加大必要资源投入,多措并举打通服务堵点。
外商投资一直是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共同繁荣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众多外资企业在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推动我国产业向中高端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受全球跨国投资低迷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我国外资数据出现了一些波动。在这种情况下,激活外商投资的积极性、为外国人在华提供更便利、更友好的生活和营商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政策调整和企业努力所带来的改变也正在发生。去年以来,支付宝、微信等平台都提出了直接绑定境外银行卡在境内支付的功能,蚂蚁的Alipay+技术,还使得亚洲的10个境外钱包可以直接在境内扫码使用。为了适应境外用户的需求,相关企业进一步简化身份认证、推出小额免认证功能,以改善使用者的体验。支付宝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期间,境外游客在中国消费金额同比增长500%,做境外游客生意的商家数则同比增长560%。此前因为各种原因出现的“支付鸿沟”一定程度上得以弥合。
但未来我们要做的不止于此。从当下来看,相比正在逐步完善的支付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如何重新塑造外界的认知。移动支付实际上是连接中国和世界的一座桥梁。全国政协委员金李建议,加强移动支付方式在海外的宣传力度,让海外游客提前知晓如何更加便捷地畅游中国,减少外国游客的顾虑,改善外国人来华旅游体验。
疫情之前,移动支付的高度发达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成就之一,很长一段时间为全球多国所模仿学习。但后来,疫情阻断了线下考察交流,造成一些跨国公司对中国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进而影响了投资决策。能否让更多的外商和外国友人了解到我们对外开放的新进展,尤其是外国人在华生活工作体验的新变化,对澄清误解、弥合认知鸿沟十分重要,这需要产业政策和对外宣传政策的进一步同频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