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钱玉娟 2月29日,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以下简称“MWC”)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落幕。
全球各地的手机厂商聚首于此,围绕“未来优先(FutureFirst)”的主题,展出各自对生成式AI(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趋势理解及应用落地。
来自韩国的三星通过GalaxyS24系列等产品重点呈现着被GalaxyAI赋能的移动体验,中国的华为、OPPO、vivo、小米、荣耀等手机厂商,在“百模大战”助推下纷纷发力端侧大模型后,此次会上更是扎堆带来了各自具备AI能力的手机产品。
虽然MWC上不见苹果公司的身影,但苹果并未缺席这场AI大战。
2月28日,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在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公司已经看到生成式AI令人难以置信的突破潜力,2024年将在该领域“开辟新天地”。距此一天前,苹果被美国知名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爆料称,已经决定取消造车计划,原有团队将转向研究生成式AI。
看到新闻的雷军,第一时间在微博中发出“震惊”二字。彼时,小米的首款电动汽车SU7正在MWC的展台上进行它的海外首秀。
在360创始人周鸿祎看来,苹果放弃造车或是为了“AllinAI(全部投入到人工智能)”,他通过短视频说到,“美国所有公司都在“AllinAI”,每个公司都必须去拥抱AI,不拥抱AI就会被干掉”。
很多人把苹果公司视为硅谷的一个风向标,它的转向直接引发行业的关注与思考。然而,AI这只蝴蝶扇动起翅膀,不只是引发太平洋上的飓风,这股风潮也快速地卷到了中国。尤其在深圳,一些手机厂商早已布局押码,“AllinAI”。
行业变天
沿着深圳东莞长安镇滨海湾大道,一眼望过去,除了正在作业建设中的起吊机,还有不少鳞次栉比立起来的楼宇。过去的近两年时间里,唐虎所在的OPPO算力资源团队在这里和深圳两地间频繁往返,他们见证了OPPO首个自建超大型数据中心——OPPO滨海湾数据中心的诞生。
在唐虎的带领下,经济观察报记者参观了这座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数据中心。“这里是从一块白地开始。”唐虎与团队成员不仅常驻现场,参与了这座基础设施自主设计、建设、测试的全过程,就连启用以来的可靠性运维,也都是他们负责。
据介绍,这座数据中心拥有近2万台服务器,算力能力可以支持千亿级AI模型训练。OPPO在这里完成了自研的安第斯大模型的优化训练。2月18日,鲜少露面发声的OPPO创始人、CEO陈明永发出一封内部信,对外提及公司成立的AI中心,即是这里。
作为OPPO的全球算力中心,滨海湾数据中心的建设与启用,反映出陈明永在内部信中所强调的,“我们的资源将向AI集中。”在他看来,未来五年,AI对手机行业的影响,完全可以比肩当年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机。从他给手机行业发展划分的阶段来看,“2024年是AI手机元年”,继功能机、智能手机之后,行业将进入第三阶段。
开年即全力向AI进击的不只OPPO一家手机厂商。2023年从手机公司转型成为一家生态集团的魅族,也押码其中。
“手机行业创新变为参数竞赛,而行业传播方式趋向负面。”星纪魅族董事长兼CEO沈子瑜在2月18日宣布,魅族将停止传统智能手机新项目,“AllinAI”。
12年前,预判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曾作出“AllinAI”的决定,彼时正处于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时代的人们,鲜少为之冒险跟进。
“今天没有人敢反对AI。”在魅族前高管李楠看来,在AI技术的冲击下,“(手机行业)要变天了。”
从OpenAI(美国人工智能公司)推出的ChatGPT在全球市场搅动起风浪,中国的一众科技企业也在2023年里千帆竞发AI大模型,先是百度、阿里等互联网巨头“AllinAI”在先,过去几年经历了供应缺口、产能爬坡以及出货颓势的手机厂商们,紧跟其后。
华为、OPPO、vivo和小米、荣耀相继推出了自主训练的大模型,且各品牌智能手机的最新系统都已接入AI大模型之中。如今,李楠有个直觉,“现在快是最重要的。”
转向与决心
功能机时代,在塞班(Symbian)系统下成为行业老大的诺基亚,没能及时顺应安卓(Android)系统的创新开发,反倒被HTC抢了风头,HTC一度成为代表安卓在智能手机界与iOS系统下的苹果抗衡竞争的主力。
不论HTC现况如何,它确实曾经抢占了关键窗口期。如今面对AI技术与应用创新的冲击,今天的手机厂商又该如何转向?“通过AI,我们可以把手机的体验重新做一遍。”陈明永所言,正是新技术为行业带来的转型重构力,这近乎成为手机厂商一致的方向。
荣耀CEO赵明认为,任何手机操作系统都值得用AI重做一遍。“今年,荣耀的AI战略是通过把AI整合到MagicOS和所有荣耀设备中,确保以人为中心的体验。”
另外,对于“2024年是AI手机元年”的说法,赵明也提出了异议,立足手机行业来看,若今年才在AI方面展开布局,“已经处于一个要追赶的状态了。”
不只荣耀,今年1月,三星面向中国市场推出AI手机GalaxyS24系列时也曾对外透露,将在未来五年内投资100亿美元研发AI。
与之不同的是,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OPPO内部很难统计出具体的数字,“我们在(AI研发)投入上根据需要,没有上限。”华为终端业务CEO余承东同样一句话简单带过,“华为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从根技术上突破”,他在开年的内部信中提到,会通过软硬芯云垂直整合,推动AI能力的构建和应用。
接受记者采访时,刘作虎觉得,OPPO实体组织上的变化在切实表明自身对AI战略的决心。“成立AI中心,把所有的AI相关的职能都放到一个实体里,对组织来讲这是非常大的一个变化。”刘作虎把OPPO真正投入AI的动作类比谷歌合并DeepMind和GoogleBrain,在他看来,AI之于OPPO是新时代最关键的事情。为此,OPPO将产品、研发、运营、、数字工程、软件工程的人都放在一起,“互动形成快速的闭环。”
过去OPPO研发OS(操作系统),有点像做硬件产品,现在更像做互联网产品,快速迭代。记者注意到,“快”字是刘作虎在接受采访时频频提及的。“诺基亚就是慢了。”在李楠看来,产业发展阶段转向时,有的人慢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懂,而是“因为过去太成功。”现今也是一样的道理,当算力变革的周期到来后,头部厂商能否处理好内部的利益冲突,往往决定了它是否能够快速转型。
曾在“小而美”的魅族担任高管多年的李楠,深知头部手机品牌的“保守”,“一个品牌最难否定的是过去的成功。”他判断,眼下行业迎来的AI技术变革,必然存在着不同的反应速度,“在这场变革中肯定有头部品牌会重演诺基亚的悲剧。”
生态临考
除苹果外,几乎各品牌都在MWC上展示出了最新款手机,不过高校教授、通信行业专家张驰称,他丝毫没有被一些厂商打出的“AI手机”标签吸引,反倒有个感受,“虚头巴脑”。
不只是张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手机创新乏力,换机周期随之拉长。对于手机厂商而言,当他们开始讲“AI手机”,便被认为试图通过AI概念实现所谓的“传统智能”向下个代际的跃升,而AI手机究竟是什么,并没有一个标准。
“他们马上就能理解并认可AI的价值。”刘作虎以OPPO龙年春节期间开放AI消除等智能化体验功能为例,他从后台数据看到,用户人均每日使用这一功能高达15次,这也让他意识到,“AI真正做到了从尝鲜到常用”。
颠覆现有智能手机的交互模式,并非OPPO发力AI手机的路径,OPPOAI中心产品总监张峻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用户“润物细无声”地感受到这是一个会成长的AI手机,当然,这一切需要建立在用户现有的使用习惯基础上。
面壁智能首席研究员韩旭在研究端侧模型的时候,系统地把所有品牌手机测试了一遍,他发现手机厂商都在新品发布会上着重讲述与AI大模型相关的工作,这与受众关注配置性能或者性价比不同。从专业角度看,AI大模型之于这些手机,“还是偏向于未来”。
在AI领域深耕多年的智谱AI创始人兼CEO张鹏向记者透露,早前智谱都曾与OPPO、vivo等手机厂商合作,在他看来,AI大模型实现在手机终端上跑起来,其中艰难是确定的,但厂商们集中转向AI,发力AI手机这条路是否正确,眼下很难评价。
韩旭觉得,手机天然具备三点优势:数以亿计的用户群体,安全且具备性价比,“手机CPU(中央处理器)的成本远比GPU(图形处理器)便宜得多。”大模型创业企业RWKV元始智能的联合创始人罗璇也有共识,在他看来,云端的涡轮效应远不及端侧,后者每年会以几亿规模的出货量去推一个新的计算终端,如此规模才能带动起AI芯片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经济增长,“这也是未来端侧一定会爆发的原因所在。”
OPPO和调研机构IDC共同发布的《AI手机白皮书》显示,预计2024年全球新一代AI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1.7亿部,约占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的15%,此后新一代AI手机的份额还将迅速攀升,至2027年将达到1.5亿台,市场份额直超50%。
当下虽处于产业爆发前夜,但联发科技无线通信事业部副总经理陈一强认为,“现在仍处于新技术的投入期。”他称,眼下要把算力成本压下来还不太可能,对芯片厂商来说,其核心方向还是把能效最好的APU(加速处理器),堆到手机能够承受的最高算力。
陈一强指出,目前AI应用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付费的人少,尤其需要用平台厂商去使用这一应用,才能慢慢孵化出来。不过,正如罗璇所说,一旦规模起来,硬件价格自然也会降下来。
不只是算力问题,李楠在采访中指出了大模型运行服务的耗电量问题,他以GPT-3.5的功耗为例,“30句话,手机没电了。”这也揭示了目前智能手机迈向“AI手机”前的系列难题,如何更续航、更轻、更小,甚至更便宜?
李楠觉得,假如未来可以开发出更轻量化的模型落在端侧,这将对智能手机造成威胁。对于AI时代新的产品形态,刘作虎有一个判断,“设备形态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至少未来10年之内,手机还会是人离不开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