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丁文婷 与张菁琳的见面地点约在上海的一家康复医院里。迟了一会才到,她一边致歉一边不好意思地解释:目前自己还没办法独立下楼,只能等家属开完会后才能带她出门。阻碍张菁琳的是单元门口的一个斜坡,这个斜坡是为轮椅设计的无障碍通道,但事实上,因为坡度过陡,轮椅根本无法通行。
2023年的最后一天,张菁琳一脚踏空从高处跌落,造成胫骨平台塌陷粉碎性骨折,左腿植入了十二根钢钉和两块钢板,缝合伤口长达十几公分。
张菁琳今年只有25岁,但从事适老化改造工作已近3年,她所创立的上海己由科技有限公司也是行业里第一批从事居家适老化改造的企业,但这是她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生活的不便——她甚至无法独自下楼扔掉一袋生活垃圾。
张菁琳曾经不止一次地在自己奶奶身上看见类似的无奈和痛苦,奶奶摔倒过三次,最近一次摔跤直接造成了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未来可能只能依靠轮椅生活。
中国疾病监测系统的数据显示,跌倒已成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根据测算,我国每年有4000多万老年人至少发生一次跌倒,其中约一半也就是2000万老年人在家中跌倒。
做真正需要的事情
张菁琳18岁那年,奶奶突然中风,急救的担架却被卡住了,只得由家人先背奶奶出门。张菁琳一直怀疑这是否给奶奶造成了二次伤害。出院回家后,奶奶坐上了轮椅,但没过多久又在卫生间摔了一跤。
奶奶这次摔倒后,家人想请装修公司进行一些改造,防止奶奶再次摔倒。然而,家人发现,装修公司根本不清楚应该如何进行适老化的改造,轮椅仍然无法通过某些房间的门,热爱烹饪的奶奶很难靠自己进入厨房。
这让张菁琳开始考虑从事无障碍及适老化居家改造的事业。2021年,日语专业毕业的张菁琳在一家日企实习,她接触到了一些日本适老化改造的案例,几个月后,张菁琳辞掉工作,注册了专注于适老化改造的公司。
当时,国内专门从事适老化改造的公司寥寥无几,适老化设计师非常难招,大多数设计师听到适老化三个字都不愿意来,“他们会选择做家装、别墅、酒店的设计,而不是适老化设计”。最后,一批从日本、英国归国,有适老化改造经验的设计师加入了团队。
团队招募完毕,张菁琳和大学室友共同出资,开始筹备第一个适老化改造的展厅,展厅在2021年10月正式开放,吸引了不少人来参观。但几个月过去,公司一个订单都没接到,“更多老人和子女都是来看看热闹”。
面对每个月5万元的房租成本,张菁琳不得不选择拆除展厅,那段时间,她几乎每天都在疯狂地寻找投资机构,希望把展厅留下来,但不少投资人告诉她,“你这是一件好事情,但不是一门好生意”“适老化改造现在还不是时候”……
张菁琳将手机屏幕向下倒扣的习惯一直持续至今:那段时间,她害怕每一个弹出来的消息,那可能都是客户和投资者的拒绝信息。
在租金和员工离职的压力下,2022年1月,张菁琳决定拆除仅开放3个月的展厅。22岁的张菁琳亏掉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
被看见
关闭展厅前,张菁琳无不悲愤地发出一条微博告别,正是这条微博为公司带来了转机。
这条微博获得了近2万次的转发,不少人通过微博联系到了张菁琳。在展厅拆除期间,一家建筑公司成为了己由科技的股东和施工合作方,一家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也通过微博私信联系到她。
2022年6月,上海解封后,张菁琳第一个订单开工——上海某区政府的一个适老化展厅。此后,公司陆续接到一些B端客户的订单,比如日间照料中心、养老院、商业空间的适老化改造。
目前,稳定的B端客户足以支撑公司正常运转。不少人找到张菁琳希望合伙或加盟,许多设计师也表现出对养老设计的兴趣,想要加入。
个人客户也在崛起,其中近八成个人改造需求非常急迫,张菁琳把这样的改造形容为“姨妈巾需求”,即马上需要。通常是老人摔倒后住院,子女找到张菁琳,希望能在老人出院前,在家里实现短时间的快速改造。
刚开始创业,适老化产品非常稀缺,做适老化展厅时,张菁琳咨询了许多头部智能家居品牌,得到的都是否定的答案。
张菁琳只能找木工师傅合作,纯手工打造一些适合老人需要的产品。比如有指引灯带的隐形扶手,安装时需要先由电工师傅在墙壁里留电、接线,再让木工师傅将灯带嵌入扶手里,最后安装上人体智能感应器。这样老人起夜时,扶手上的灯带就会自动亮起,为老人引路。
2023年底,在广州老博会上,张菁琳欣喜地发现,已经有厂商把适老化的隐形扶手生产出来了。
近两年,张菁琳感到越来越多的公司“卷”入了适老化智能家居赛道。有此前做车规级毫米波雷达的企业加入了家庭毫米波雷达摔倒预警的赛道。但许多公司都想打造自己的生态,导致一些智能家居互不兼容。
张菁琳认为,适老化产品不能一味追求功能。降低老人的学习成本非常重要,有时候需要“简单粗暴”一些的方法,比如老人膝关节受限,蹲下困难,直接把马桶做高就解决了。不要让老人做信息的筛选者,要让他做唯一正确信息的接收者。
“站着尿尿”的尊严
从2023年开始,上海、深圳、天津、武汉等城市陆续开展了居家适老化改造试点,为经济困难、高龄、独居等状况的老人提供一定补贴,符合条件的老人将能得到最高3000—20000元的改造补贴。
政府主导的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以满足基础性需求为主,做的是托底工作,比如增加淋浴座椅、蹲便改坐便等。而全屋适老化改造则是根据老年人个性化的需要和生活习惯进行改造,这样的改造费用相对较高。
“安全是适老化保障的最低标准,在此之外,适老化改造也需要维护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尊严,延长老人的健康寿命。”张菁琳表示。
一些老人非常关注适老化改造后家里会不会突兀,显得自己像是一个需要被帮助的弱者。
为此,张菁琳团队想了很多办法让适老化装置与整个空间融合。比如家里高度在75—135厘米高的硬质台面都可以作为空间里的隐形扶手,老人洗澡时的扶杆也可以和淋浴装置一体化,减少突兀感。
老人可能有各种慢性、基础疾病,尿液和厕所的味道也会有些不同。今年,国内一家大型卫浴公司人士告诉张菁琳,现在已经可以做出在自清洁同时吸收异味的马桶。
一些男性老人会在改造时强烈要求在适老化马桶边再挖一个带扶手的小便器。一开始张菁琳对此很不解,后来张菁琳接到了不止一个这样的需求。一位体重近200斤的老人告诉张菁琳,哪怕自己年纪这么大了,也还想站着尿尿,但又怕摔倒,“对这类客户来说,在保证生命安全前提下,还要维护他们的尊严”。
设计师会对老人生活动线进行改造。先让老人在家里走一圈,再根据老人的习惯进行设计和改造,尽量扩大老人的活动空间,使老人不要困于卧室和厕所两点一线之间,保障他们的正常生活。
张菁琳提到,很多受过伤的老人,只会在吃饭和上厕所时候走出卧室。第一次中风摔倒后,张菁琳的奶奶还很喜欢四处走走,但第二次摔倒后,她发现奶奶连大门都不再出了。现在,奶奶的愿望是可以自己洗内裤。“她就想干活,不想让自己变成不再被需要的人”。
这三年的改造案例中,张菁琳能感到一些差别:子女最关心的是安全,但在安全之外,老人关心的是更好地回归家庭生活。
逐渐旺盛的需求
目前,来自B端的订单给公司带来的收益是C端客户的几十倍,但张菁琳相信,C端才是未来,只是需要一些时间培育。
观念和经济性是个人和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的主要阻碍。一些老人比较节俭,要让他们出一笔钱改造居住环境是比较困难的。“在中国,适老化改造的前期决策流程很长,观念的普及程度还不够,市场教育非常难”。
一家养老公司的创始人向张菁琳抱怨,自己做了十几年养老方面的咨询,但都无法说通母亲,给家里做适老化改造。北京一位骨科医生也无奈地告诉她,他一直给母亲讲摔伤的危害和成本,他妈妈反问“我要你骨科医生干嘛用的?”
“居家适老化改造不像送老人一部智能手机那么简单,往往涉及家庭的复杂决策”,即使奶奶已经摔倒三次,但家中仍未进行全面的适老化改造,因为奶奶住在伯父家,房子是伯父的,张菁琳也做不了主。
也有一些让张菁琳感到振奋的时刻。不久前,两位80多的老人打来电话,自己的子女60多岁了,考虑到自己和子女两代老人未来的养老问题,希望可以对家中进行适老化改造。“他们就想自己在家里能做饭,上洗手间不会摔倒,不想给孙子辈增添太多负担”。
一些不婚、丁克的年轻人也开始考虑自己的老年状况和处境。有人找到张菁琳咨询,人生第一套房能不能就进行适老化改造。一些独居女性也前来咨询,想通过改造保障自己的安全问题,比如防止在家摔倒,以及摔倒后如何紧急呼叫。
在张菁琳眼中,第二波婴儿潮出生的人口正在逐渐老去,这给养老产业带来了C端消费市场崛起的希望。“第二波婴儿潮出生的人口从2022年开始逐步退休,他们具有一定认知能力和抗风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