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洪小棠 2月28日,受传闻影响,A股冲高回落,三大指数放量下跌,上证指数跌近2%再失3000点,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均跌逾2%,中证2000跌近7%,万得微盘股指数更是再度暴跌近10%。市场量能显著放大,成交额达1.37万亿元创阶段新高。逾5000股下跌,逾300股跌停。
消息面上,今日稍早券商中国报道称,券商收紧DMA业务,只允许私募自营的资金运作,募集的资金逐步清退(合约到期之后不能再续);DMA业务杠杆比例不能超过1:1。午后,陆续有机构证实,确实接到通知,后续不能新增DMA策略规模。
多位市场参与者表示,上述消息或为市场杀跌的主要原因。
拥挤的微盘
所谓DMA就是加了杠杆的中性策略,沪上一位量化投研人士介绍称,2018年,做多小微盘做空沪深300的中性策略还算是一个边缘策略,但经过几年的时间,随着其他策略的失败,一只又一只量化产品选择在竞争激烈的超额争夺赛中放松风险敞口,将多头仓位卷向微盘股,这个边缘策略就演变成了市场的核心策略。
事实上,2018年至2021年初,市场以消费股龙头贵州茅台、医药股龙头药明康德、新能源龙头宁德时代为代表的核心资产备受市场关注,但随着2021年冲高回落,市场处于持续调整状态后,此前备受冷落的中小市值股票开始走强。
而微盘策略的成功也带来了一系列循环:策略不断被强化,量化又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导致微盘不断上涨。
正因如此,2021年3月,Wind还发布了万得微盘股指数。根据指数介绍,万得微盘股指数主要包含全部A股中市值最后的400个个股,剔除ST,新ST退市整理股票,和首发连板没打开的标的,每日更新新成份。
该指数短短3年间该指数从最低600多点涨到了最高29万点,如今又快速回调至不到21万点。
而近年来,微盘策略在公募领域愈演愈烈,更有一些公募产品在去年微盘大热的行情中转了策略,完美踩中今年微盘的下跌。
例如,大成动态量化此前重点配置在制造、下游消费及TMT,随着微盘行情持续,该基金在2023年三季度转换成了微盘策略。
在大成动态量化去年三季报中,基金经理夏高表示,对该基金的投资策略进行了调整,在市值因子上进一步下沉,同时采用其他有效因子进行优化,力争取得好的业绩表现。
图片来源:大成动态量化2023年三季报
根据wind数据,截至2月28日,大成动态量化自去年三季度以来跌幅近30%。如果截至2月7日,该基金净值2024年以来的跌幅则高达47%。其中,今年2月初的跌幅与微盘股指数下跌走势十分吻合。
大成动态量化净值走势图,(图片来源:wind数据)
无独有偶,同样重仓微盘股的金元顺安产业臻选基金自去年12月19日成立以来,短短2个多月,净值仅剩6毛多。如果截至今年2月7日,该基金净值为0.5272元,近乎腰斩。
金元顺安产业臻选净值走势图,(图片来源:wind数据)
调整策略?
通常来讲,微盘股以流通市值小、业绩较差、股价波动比较大为特点。从这些公司的经营情况来看,亦属于行业地位较弱,因此抗风险能力也较弱。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微盘股,推高微盘指数,沦为资金博弈的投机生态,风险便在不知不觉间一步步推高。
华南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表示,有点像多米诺骨牌,当微盘股陷入流动性危机,资金纷纷抢占出逃通道,就会演变成暴跌模式。而这些微盘股流通市值又很小,大量资金跑不出去,而交易双边的边际价格又体现了股价在短时间内的大幅下跌。
随着节后A股市场的反弹,微盘股也迎来一波上涨,但长期来看,部分市场参与者仍然对微盘策略持谨慎态度。
“目前,监管对DMA规模不能新增,存量不能加仓等要求,让微盘股变得有些尴尬,灵均事件后,各量化机构也在调整参数,对小市值票不再大量卖出,有些量化机构拆单或者将策略转向市值更大一些的标的持有,在这样的生态下微盘股的走势并不好说。”上海一家中型量化私募机构相关人士对记者坦言。
此外,自2月初微盘股“踩踏”事件后,更多量化机构在市场风险、监管要求、政策风险等风险意识甚至模型上进行迭代提升,也让是否还会有机构资金进入微盘股存疑。
“一些管理人发现在微盘股上做中性策略风险很大,所以可能会将这一策略产品逐步出清或转型,后续微盘市场可能会迎来市场结构变化。”上述量化私募机构相关人士进一步表示。
部分公募机构相关也表示,或将在大盘和微盘之间寻找机会。
“我们已经明确指出大盘与微盘之间尚缺中盘和小盘行情。中盘和小盘是中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认为,这也是中周期与过渡期最重要的作用点。微盘策略失效,大盘策略失效,中盘与小盘策略兴起应该是过渡期策略的常规逻辑。尽管截至当前A股市场还是以大盘风格为主导,并且目前还看不到大盘策略失效的迹象,但并不影响基金经理提前将视野放在中坚企业的布局研究上。
魏凤春表示,从中周期的核心来看,主导产业是配置和研究重要的布局成败点。居于“微盘”和“大盘”中间地带的产业是未来投资的蓝海,应该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主导产业的寻找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