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欧林生物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96亿元、1741.04万元、320.55万元,分别同比变动-9.38%、-34.49%、344.77%。
相较于2022年增收不增利,欧林生物在2023年出现了营利双降的局面。
欧林生物称,归母净利润下降主要系营收下降和管理费用增加所致。其中管理费用相较2022年增加1464.87万元,主要为存货损失及股份支付金额增加。另外,2023年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金额相比2022年减少1152.06万元。
2月28日,欧林生物股价开盘震荡下跌。截至发稿,公司股价报10.78元/股,下跌6.02%。
欧林生物是一家疫苗公司,目前共有三款商业化产品,即吸附破伤风疫苗、Hib结合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AC结合疫苗(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分别于2017年6月、2019年、2021年上市。三者均为二类苗(非免疫规划疫苗),即需要接种者自费购买,价格相对较高。与之相对的是一类苗(免疫规划疫苗),由国家免费提供。
由此,二类苗也是国内民营疫苗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随着新品接连获批,欧林生物的营收在2019年至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度分别为1.79亿元、3.20亿元、4.87亿元、5.47亿元及3.52亿元,年增速分别为134.64%、78.72%、52.18%、12.38%及-4.98%。
由此可见,欧林生物的营收增速实际上在持续放缓。换而言之,新获批的产品并没有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这与前述三款产品面临的竞争格局有关。
具体而言,最早上市的吸附破伤风疫苗为欧林生物贡献了主要营收,2021年和2022年,该产品营收约占公司总营收的80%,其他两款疫苗营收贡献分别约为10%。
据欧林生物招股书,公司吸附破伤风疫苗上市后的近四年,即2018年至2020年,国内均仅有其和武汉生物有产品获得批签发上市,且欧林生物逐渐在该品种上占据主导。2022年,公司破伤风疫苗批签发居行业首位。
相较之下,Hib结合疫苗、AC结合疫苗则面临着激烈竞争。其中,Hib结合疫苗上已经聚集了智飞、沃森、康泰等众多玩家。而且该产品还受到康泰生物的四联苗(百白破-Hib)、赛诺菲的五联苗(百白破-灭活脊灰-Hib)的挤压。2023年,欧林生物的Hib结合疫苗在国产玩家中批签发量最少,仅为2批次,同比下降超七成。
在流脑疫苗上,相关疫苗产品包括属于一类苗的A群多糖疫苗(MenA)、AC多糖疫苗(MPSV2),以及属于二类苗的AC结合疫苗(MCV2)、ACYW多糖疫苗(MPSV4)、ACYW结合疫苗(MCV4)、AC-Hib联合疫苗(AC-Hib)。
除了一、二类疫苗费用上的差别,在技术上,多糖疫苗一般用于2岁以上的婴幼儿和成人,对2岁以下的婴幼儿免疫效果不佳,结合疫苗可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和免疫原性,保护期更久,对2岁以下的婴幼儿效果更好。
因此,欧林生物在AC结合疫苗上的压力不仅来自于有同类产品的智飞、沃森等公司,还有康希诺的ACYW结合疫苗。2022年,欧林生物该产品的营收仅为5429.14万元,相较2021年的5996.77万元有所下滑,即上市第二年产品销售额不增反降。2023年12月,欧林生物已将该产品的独家市场推广权交给了上药科园贸易。
实际上,从前述多个产品即可看出,疫苗厂家的研发思路是通过技术升级抢占2岁以下的婴幼儿市场,同时从单一疫苗向多联、多价疫苗迭代,后者一次接种可以覆盖更多病原和亚型,对接种者而言依从性更好。
为此,欧林生物瞄准了AC-Hib三联苗,将其视为下一个增长点。目前,该品种尚无产品获批在售。此外,公司管线中还有一款百白破-AC-Hib六联苗处于临床前阶段。
不过今年1月,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这一AC-Hib三联苗的上市申请未获批准。随后,欧林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撤回申请,并将待进一步完善受新冠疫情影响的临床数据后,再次开展申报工作。智飞生物同样有该品种在研。
在后续管线上,欧林生物仅有一款1类新药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处于临床Ⅲ期阶段。其他包括四价流感疫苗在内的多条管线均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即短期内无法贡献业绩。
转载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陈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