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科技网观察]不久前,英伟达CEO黄仁勋来华,并高调参加了中国区公司的年会。外界分析认为,黄仁勋的这次来华,一方面是安抚中国区员工,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舒缓英伟达在中国市场所面临的压力。
压力来自于两方面:首先,由于美国方面的要求,英伟达不得不一而再降低销售给中国企业客户的GPU产品性能,但对此中国企业客户表现出了对抗情绪,少采购或者不采购的倾向愈加明显;另一方面,在客户犹豫的时候,华为正在全力研发推广自己的GPU产品,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与英伟达正面竞争的局面,替代效应不断增强。
由于英伟达A100、A800、H100、H800、L40S等产品被列入出口管制范围,英伟达随后推出了所谓的定制版芯片,但整体算力相比原版缩水80%。只是,性能严重缩水后,已经很难满足阿里、腾讯、百度等巨头企业的AI算力需求,如果有可靠的替代品,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萎缩将不可避免。
华为GPU就是一个不错的替代选择,公开信息显示,英伟达新的定制AI芯片的售价与华为相差不太大,但英伟达H20在FP32性能上似乎落后于华为昇腾910B。另外,更为关键的是,在中国市场,华为显然是一个更为可靠的合作伙伴。
因此,尽管黄仁勋来华,但英伟达的两难境地,恐怕很难避免。在丁科技网看来,英伟达的尴尬处境,英特尔、AMD、高通们也应该看在眼里。对于中国这一庞大的市场,要有足够的敬畏之心;对于中国科技产业的韧性,更不要过分低估。
丁科技网认为,像芯片这样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一旦被大规模替代,再想规模进入到客户的供应链就会很困难。毕竟,产业链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如果没有特殊压力和情况发生,是很难被打破的。
在存储芯片领域,中国已经实现了规模突破,在GPU芯片领域,规模突破的趋势也已经显现。那么接下来,在手机、PC等智能终端所应用的芯片领域,还会不会有新的突破发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