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张仲景身边的三位山东籍名医

许志杰2024-02-19 16:39

位于河南南阳温凉河畔的医圣祠,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陵园墓址。医圣祠内为中国古代名医立了巨大的雕塑站像,张仲景居中,其他诸位列于前后左右。其中有三位山东籍的医生,分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魏晋时期的王叔和、金代的成无己。围绕着这些名医,其身份、出生地皆有诸多不解之谜。

南阳医圣祠

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区温凉河畔的医圣祠,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陵园墓址,又称张仲景博物馆。医圣祠何时开建并无确切记录,明清两代扩张,到了清末达到鼎盛。民国初年战火纷飞,医圣祠成为军营,交战双方互撕,殃及医圣祠,大部分古建筑被毁,仅存了大殿、东西偏殿、过殿四合院式建筑以及仲景墓亭。其后多次复、扩建,形成现在规模。

整个医圣祠最为珍贵的是张仲景墓碑。该碑圆额长方,长方座,碑文十一字:“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边刻双线勾勒卷草纹,碑额刻有莲花盖、莲花托,碑的下部是莲花座。碑阴无字。碑座后面有从右至左读的隶书四字“咸和五年”,咸和是西晋成帝司马衍的年号,咸和五年是公元330年。立碑时张仲景已经去世111年。医圣墓外护栏分别有羊头矗立,来者无不手摸羊头的五官部位,然后再揉搓自己的五官,据说可以耳聪目明。张仲景是葬在这里吗?有人问了一句,大家相觑无语,只顾搓耳揉眼,虔诚至极。

张仲景是著名的临床医学实践者,留下《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医学书籍,福荫子孙后代。他最为佩服的医学前辈是给齐桓公问诊治病的扁鹊,少时“博通群书,潜乐道术”,遍读医书典籍,终成“医中之圣,方中之祖”。

张仲景的墓碑上写着“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人称“张长沙”,张仲景真的做过长沙太守吗?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朝政混乱,贪官肆行,民不聊生,各地起义此起彼伏,社会动荡不安。从小立志要以自己的医术拯救百姓的张仲景,奔走于乡间田野,走街串巷,为人问诊治病,名声远近驰名。东汉有举孝廉制度,对于孝顺父母、尊敬乡邻、乐于助人、艰苦朴素的孝子、乡贤、艺人、医人,擢升地方官员,以表彰他们的业绩,同时起到榜样的作用。于是,医术高明、不分贫富一视同仁的张仲景被举孝廉,朝廷安排其到长沙做太守。

但是,张仲景做长沙太守这事当时并无史书记载,直到北宋出版的医书引用唐代《名医录》,才有张仲景官至“长沙太守”的说法,其后长沙、南阳等地志书陆续出现此说。1981年南阳医圣祠内地下发掘出了“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碑”,刻碑时间是“咸和五年”,但是,疑问频仍。一百多年之后,西晋成帝司马衍怎么突然想起来为张仲景立这样一块墓碑呢?当时有“医圣张仲景”的说法吗?举孝廉就能委任长沙太守级别的官员?这官职虽然不算大,但在社会极端混乱的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军阀混战,派一个医生镇守长沙,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都没敢让张仲景粉墨登场,可见此事蹊跷。当然,也有必要讨论一下张仲景是什么时间戴上“医圣”这顶光环四射的皇冠,有助于打开很多不解之谜。

在医圣祠的大门外,有一块“医圣张仲景故里”的石碑,为“光绪庚子知南阳府事傅凤飏立石”。张仲景是南阳涅阳县人,属今天河南省南阳市管辖的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不知这块“医圣张仲景故里”的石碑原来立在涅阳县,或者在张寨村,还是一直在南阳市里温凉河畔的医圣祠。

医圣在上,这都是吸引我再拜南阳医圣祠,倾听好故事的不尽之源。

身份成谜的扁鹊

医圣祠内为中国古代著名医生立了巨大的雕塑站像,张仲景居中,其他诸位列于前后左右。其中有三位山东籍的医生,分别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扁鹊,渤海郡郑国人;魏晋时期的王叔和,山东高平人;金代的成无己,山东茌平人。

扁鹊的身份辨认一直是一个难解之谜,很多人用传说中的民间神医形容他的存在,传他曾经给齐桓公看病,首提“望、闻、问、切”中医四大法宝,并对其特点、方法、用途进行分类解释,因人而异,各取其法。按说,这也算是有鼻子有眼的事了,怎么还只是一个传说呢。有的人干脆就把扁鹊否了,说历史上压根儿就没这个人,所有的传说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无限向往,一个美丽的传说。

争议更大的是扁鹊到底何方人氏,医圣祠对他的介绍是:“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渤海郡郑人。姓秦,名越人,战国时医学家,从长桑君学练医道而有奇术,效验若神人,称神医,《史记》《战国策》均有传记。他为虢太子赵简子诊治疾病和观齐桓公色断病的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春秋战国时期前后近600年,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代。笼统称扁鹊为春秋战国时期郑人,实在无从谈起。一会儿赵简子,一会儿又是齐桓公,根本不在一个频道。因为这两人生卒差了近200年,不是一条道上跑的车,而传说中的扁鹊生于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去世,虽然高寿97岁,也不可能头见赵简子,尾会齐桓公。至于他是春秋战国时期郑人(有人考证为今河北省任丘一带),还是齐国卢邑人(有人考证为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当然还有更多地方视扁鹊为老乡,这些都是乡人之美好愿望,无可厚非,也不必面红耳赤争个没完没了。

王叔和与《伤寒杂病论》

如果说张仲景是伤寒论医学思想的开山鼻祖,那么,伤寒论的集大成与发扬光大者,无疑就是王叔和。

医圣祠写在王叔和塑像底座上的介绍词是:“魏晋时期医学家,山东高平人,曾任太医令,著有《脉经》十卷,是中医学现存最早的脉学著作,他把散失在民间的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搜集整理成《伤寒论》,张仲景的著作因之得以传世。

张仲景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有关伤寒杂病的一些医学理论与思想,并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加以应用,开创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阶段。限于当时的医治环境与对医学理论认识的不足,张仲景并未将这些在实践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记录在案,而仅仅是用于问诊论方。张仲景去世之后,散落在民间的各种与其有关的传说,或他随手记录下的小纸条,成为了传承发扬光大张仲景医学实践与理论的根据。虽然承继者对张仲景的虔诚与顶礼膜拜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在口口相传与传抄小纸条的过程中,总是免不了出现差错,时间久了,就会小错铸大错,乃至以讹传讹,贻害百姓。另一种可能是传来传去,最后消失在茫茫民间中。

曾任魏晋相交时期太医令的王叔和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开始在张仲景行医过的荆州、南阳一带,深入民间,广泛搜集,辨别真伪,去粗取精,终成《伤寒杂病论》,并予以刊行,使之得以传世。有人推测,王叔和很可能是张仲景的亲传弟子。从二人在世的时间推测,张仲景的生卒时间约公元150或154年到约公元215或219年,为东汉末年。王叔和生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卒于公元280年,已经进入晋代。从时间看,二人确有几年的共生期,但那时王叔和不足十岁,即便入室,也是懵懂。有可能师傅临终前,年少的弟子叔和跪立炕前,听到了微弱的嘱托:把伤寒杂病论整理出来。王叔和牢记师傅的话,终成此事,就是流传至今的著名《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唐代出版的《名医传》称王叔和:性度沉静,尤好著述,究研方脉,静意切诊。他一生有两个主要贡献,一是搜集整理刊行《伤寒杂病论》,二是编著了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脉学起源很早,传说扁鹊就开始常用切脉方法诊病。王叔和搜集扁鹊、仓公、张仲景、华佗等医学家的脉学理论,加上自己的行医临床经验,编纂而成。他另有《王叔和脉诀》等多部论著。

关于王叔和的籍贯同样存在两说,一是山东高平人,今济宁市邹城,孟子的同乡。另一说为山西省高平县,就是现在晋城下辖的高平市。

历史是谁改变的,地理告诉你。

北魏永安二年,建兴郡改为建州,领高郡、长平、安平、秦宁四郡,其中长平郡辖泫氏、高平二县。高平作为县域地名,首次出现。王叔和在公元280年去世,距高平建县的公元529年差了249年。邹城即是原来的邹国,与鲁国并称“邹鲁之国”,东汉时改称藁县,王莽篡权改藁县为高平县,属于巨野郡。直到隋朝大业二年被废,并入邹县。脉络清晰,无可争辩。

有人说,如果没有王叔和搜集整理《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或许他之后的人就不会知道这回事,甚至连张仲景都会成为一个美丽的传说。道理显而易见,我们庆幸有了王叔和,使张仲景的医学方法与理论流传至今,惠及苍生。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成无己,北宋时期属山东聊摄(今聊城茌平)人,北宋灭亡后,被金人占领,改为金代属地,为金代聊摄人。

他的名气虽不及扁鹊、王叔和,医学成就却有目共睹,与王叔和一样是张仲景《伤寒论》的主要阐释、发扬光大者。

著作《注解伤寒论》(10卷)、《伤寒明理论》(3卷)、《伤寒明理要方论》(1卷),这些论著成为阐释《伤寒论》的重要教辅。《注解伤寒论》成书于金皇统四年,是《伤寒论》刊行之后的第一个全注本,是他那个时期研究《伤寒论》的大师级著作。成无己的三种伤寒论著,包括了注解、论证、论方,以经证论,开创以注解的方法研究《伤寒论》之先河,使后世医者能明伤寒之理、知伤寒之用,推动了伤寒学说的流传与发展。在中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

医圣祠对成无己的介绍是:金代医学家,山东聊城人,毕生致力于仲景学说,撰《注解伤寒论》十卷,是我国最早的伤寒论全注本,对后世伤寒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另有《伤寒明理论》三卷,《伤寒论方》一卷行世。

评价如此之高,成无己当之无愧。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许志杰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许志杰】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