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将影响你的生意和生活|教育部部长怀进鹏

李静2024-02-10 11:56

关键词:强化高等教育龙头作用、着眼人口变化趋势加强前瞻性布局

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深刻认识教育强国的主攻方向和战略布局,增强历史主动精神和战略思维,书写好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2023年1月11日召开的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表示

★核心关注:

一是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更加突出从国家利益的大政治上看教育,坚定不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牢牢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更加突出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大战略上办教育,坚定不移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三是牢牢把握教育的民生属性,更加突出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民生上抓教育,坚定不移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政策扫描:

1.着力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生态新格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启动实施立德树人工程,全面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引导学生坚定听党话、跟党走。

2.强化高等教育龙头作用。持续抓好“两个先行先试”,深化科教融汇、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深化产教融合、以技术转移为纽带推动“四链”融合,服务治国理政、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3.进一步夯实基础教育基点。着眼人口变化趋势加强前瞻性布局,深化基础教育提质扩优工程,巩固深化“双减”成果,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筑牢根基、积蓄后劲。

4.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坚持与产业结合、与地方和政府政策结合、与社会区域结构结合、与个人终身学习结合,稳步推进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尽快取得突破,以人的成长为中心,以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要义,实现办学质量高水平、产学合作高质量。

5.不断开辟教育数字化新赛道。坚持应用为王走集成化道路,以智能化赋能教育治理,拓展国际化新空间,引领教育变革创新。

6.坚定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完善战略策略,统筹高水平“引进来”和“走出去”,找准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切入口,不断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7.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拓展教师队伍培养培训新思路,推进教师资源配置优化和管理制度改革,营造尊师重教、尊师重道社会风尚,以教师之强支撑教育之强。

★政策点评:

纵观过去几年,我国的教育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不仅关乎教育本身,更关乎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未来。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已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技、人才和国家战略产生深远影响。为此,在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的基础上,我国正在加强教育与科技、人才的深度融合。通过这种方式,打造一个能够培养出具备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科技人才系统,为国家战略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在核心关注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部在2024年将重点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和战略属性,作为规划教育全局的关键,围绕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等方面部署了今年的工作重点。

高等教育强调龙头作用,即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创新能力和提高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要求深化产教融合,以技术转移为纽带,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2023年7月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吴岩表示,教育部将实施两个“先行先试”,即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上先行先试;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教育布局和结构上先行先试。高校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教育部也将加快推进高校有组织科研,集聚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在基础教育方面,2024年教育部强调要着眼人口变化趋势加强前瞻性布局。自去年以来,受到新生儿数量持续下降的影响,全国多地已现幼儿园“招生难”困境,这一现象如同推倒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其连锁反应将逐渐波及小学和中学阶段。随着适龄入学儿童的减少,不仅幼儿园面临生源短缺,小学和中学也可能在未来几年内面临类似的挑战。这种变化对教育资源的分配、教育政策的制定都提出了新的考验。为适应人口变化带来的教育挑战,政策制定者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人口出生、人口流动和城镇化等多方面因素,科学合理地规划学校的分布。

(本报记者 李静)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科创新闻部记者
长期关注教育、财经领域。新闻线索请联系lijing@eeo.com.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