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改变,重建坐标

宋笛2024-02-10 09:06

宋笛/文

前不久,我们采访了一位地方财政局长,在谈及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优化面临的种种措施时,这位局长说了句:“若是未来压力不能好转,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可能会降薪或者‘裁员’”。

这只是一种推测。他所说的“裁员”更倾向于“编制收紧”的意思。但是过去一年,部分国企、事业单位的确出现了降薪的情况,中国人印象中的“铁饭碗”没那么铁了。

另一个过去很“铁”的念头在2023年也出现了动摇:房价会涨。

过去十多年,单边上行的房价市场一遍遍教育着唱空者:“一线城市房价会涨”“大城市房价会涨”“好地段房价会涨”……虽然定语一点点被拿掉但判断依然正确,最终“房价会涨”印在了大部分中国人脑海中。

但最近这一年,这些定语不断地被重加上去,结论却依然步步“失守”,即使是一线城市的房价也进一步回归居住属性,对很多人来说,房价会一直涨的“思想钢印”开始松动了。

这些变化让人印象深刻而且还在向更多领域扩展。

比如一些家庭或许开始察觉“鸡娃”的性价比越来越低,甚至逐渐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范围。

一些地方官员会发现,找项目、拉投资不再是唯一的优先级,地方债务管控的目标越来越刚性,如果不能有效地管理地方债务,政府投资或许不得不大幅度缩减。

一些企业家意识到,其所在行业面临的挑战不是短期性、周期性的,而是长期性、根本性的。“原地卧倒”不再是一个选择,要么咬咬牙向上走一步、要么向外走一步。

细究起来,这些改变不是突然出现,也不是孤立地出现的,放在更长的时间里观察,它们反映了中国经济的阶段性变化。对于这种变化,无论是政策面还是市场都曾经释放了诸多信号。

从“新常态”“L型”到“房住不炒”“防风险”……若干年中,政策层反复提示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变化,市场也在一次次折返中找定位,当这些变化被更多地市场主体感受到时,当他们明白改变不可逆转时,共识就一点点形成了。

共识建立于每个市场主体、每个人对这种变化的认识和感受之上。中国经济当然有很好的基本面,有强大的韧性,但是它将以怎样的方式释放内生的动能,市场主体要以怎样的姿态站立和奔跑——当变化发生的时候,惯性和定见已经给不出正确答案。

可以肯定,2024年,很多人对此会有更深切地感受和认知。

不论变好变坏,变化一开始出现的时候总是让人迷惑甚至担忧,当一切逐渐清晰,无可挽回,我们或许可以壮壮胆对自己说:这也没有什么。

中国是从变化中走过来的。改革开放四十多年,这种变化也不是头一遭出现。仔细想来,很多我们以为坚固的念头,也就是近20年甚至是近10年形成的。

对于上世纪90年代的公务员来说,“铁饭碗”吃不饱,反而是门外那片“海”更诱人;对当时的国企员工来说,“铁饭碗”很可能意味着一次艰难的转型;改革开放初期很长一段时间里,一套房的价值可能不如一辆车。1998年的房改拉开了改变的序幕,但是直到2008年后,房价才进入了持续上涨的行情。

改革开放就是不断打破固有观念的过程。变是选择,也是坚守。从计划经济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变化中实现的跃迁。变化是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变则通。

对普通人而言,迷惑甚至担忧来自这样的现实:我们视为生活“常数”的一些东西也在变。那原本是我们建立生活选择时的坐标,是人生的“锚”。“锚”改变了,意味着生活的坐标也要经历重建。

如果不是所有的房子都会涨价,还需不需要掏空六个钱包买房?买房是不是每个年轻人都要完成的必修课?如果不一定要在青年阶段买房,甚至不一定买房,青年阶段是不是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如果“铁饭碗”也没有那么铁,职业规划应该往什么方向走——是去考更“铁”的岗位,还是接受“工作本身就是不稳定的”这一事实?

如果性价比不断走低,是继续付出巨大精力和成本“鸡娃”,还是以更理性的态度对待子女教育?

在这些选择面前,一定还会有很多人去挤那条拥挤的路,但总会有一部分人停下来,以莫大的勇气转身,踏上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这就是重建的开始。

处身经济大潮中的官员和企业家面对同样的追问。

有些地方政府习惯了用项目、用投资来拉动经济,但当这只手被绑起来的时候,当自己不再是动辄十亿、百亿项目的“甲方”,该如何助力经济发展?是干脆“躺平”还是花更大力气做好服务,呵护好市场主体、呵护好创新能力?

企业更是如此。尽管有的企业把“建百年基业”的愿景挂在了大门口,把精益生产的口号喊了一遍又一遍,但骨子里相信的还是速度和规模,对速度和规模的追求本身无错,问题在于追求这种速度牺牲了什么,追求这种规模又投入了什么?

当中国经济增长换个步调,伸出双手再也摘不到低垂的果实时,当我们的市场和金融不再无区别地支持所有的速度和规模时,这些企业家又拥有怎样的未来?是停下来等待政策和下一个风口,还是改变思维,发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闯出一条新路?

这种坐标重建的过程当然会是充满风险的,谨慎、迟疑都是可以理解的情绪,但这个过程也会带来机遇,特别是对那些已经在另一条路上已经“堵”着的人们,跳脱一下、腾挪一下,反而别有一番天地。

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年轻人建立新的人生目标,并围绕这个新坐标做出选择,我们也看到一些企业家在“出海”的过程中找到了新的市场机遇,在创新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竞争力。

挫折和成就不分彼此地犒赏着先行者。

对我们普通人,适应改变、重建坐标的过程当然是艰难的,但2024年,我们可以从第一步开始:放下成见、接纳它们。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科创新闻部主任兼高级记者
主要关注于科技类、创业类产业政策、创投领域以及交通物流领域。擅长深度报道和人物特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