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证监会公告显示,核准世纪证券通过设立子公司从事另类投资业务,限参与创业板、科创板项目跟投。这是2024年首家获批设立此类子公司的券商。受跟投制度的影响,另类投资子公司目前已成为大部分证券公司的“标配”。
在利润贡献方面,另类投资子公司的表现也相当突出——尽管总资产占集团的比重仅有1%—2%左右,但是净利润占比远超这一数字。事实上,A股市场近期表现不尽如人意,但有数据显示科创板跟投红利仍旧明显。若科创板指数回升,券商跟投和股权投资盈利能力则有望进一步提升。
世纪证券另类子公司获批设立
根据证监会公告,此次世纪证券被核准通过设立子公司从事另类投资业务(限参与创业板、科创板项目跟投)。不过,该公司还需依法完成子公司筹建工作,配备人员、系统、场所,直至筹建情况通过住所地证监局现场检查,方能实际开展业务。
同时证监会表示,世纪证券应当切实履行母公司的管控责任,加强对子公司的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定措施切实防范与子公司的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风险,督促子公司稳健经营、依法展业。
正如监管批复中提到的,世纪证券设立另类投资子公司,主要还是为了配合投行业务的跟投需要。此外,由于另类投资子公司业务范围拟包括股权投资,亦与投行业务能力、发现项目的能力相关。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世纪证券投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3%,俨然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该公司也提到,将积极发掘优质IPO潜在标的,将IPO项目作为投行业务的重要来源。
世纪证券也在2022年年报中强调,要从传统业务向“投行+投资”双投业务转型,在资源、人才、政策费用等方面加大对投行业务的投入力度。截至2022年底,世纪证券投行人员数已达到148人,相比2021年底的76人,几乎实现了翻倍。
另类子公司已成券商标配
根据证监会公告,2022年以来,共有甬兴证券、中邮证券、国新证券及世纪证券四家证券公司获批设立另类投资子公司,以参与科创板和创业板跟投。
与此同时,多家外资券商亦在积极谋求该牌照——此前,高盛高华证券、摩根士丹利证券、东亚前海证券等外资或合资券商已相继获批开展另类投资业务。
毕马威日前发布的2023年中国证券业调查报告显示,受跟投制度的影响,证券公司正在加速布局“投行+投资”的业务模式,新设另类投资子公司为项目跟投铺路。截至2023年7月底,全证券行业共有82家证券公司设立了另类投资子公司。
“投行+投资”的业务模式对证券公司挖掘项目价值和估值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注册制则疏通投资退出环节,有望缩短券商私募股权/另类投资子公司参与项目投资的投资周期,提升业绩的确定性和收益率。
国联证券非银分析师刘雨辰认为,虽然目前监管强调一二级市场平衡,预计短期投行业务收入仍承压。但后续“投行+PE直投”产业链有望带来新的增长极。
截至2023年11月末,科创板跟投红利明显。作为证券公司另类投资子公司或相关子公司参与跟投的有36家机构,合计跟投金额47亿元,合计的账面浮盈达4.4亿元。“若科创板指数回升,券商跟投和股权投资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刘雨辰表示。
头部券商跟投收益可观
在综合性金融服务能力比拼日趋白热化,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头部券商的另类投资子公司也成为注册制背景下的重要获益者。
华创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券商跟投科创板新股持有的市值合计约470亿元,累计实现浮盈约160亿元,累计收益率达到52%,远高于自营投资的收益水平。
2024年1月17日,申万宏源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罗钻辉在研报中提到,科创板开市至今,头部券商参与跟投本金均在20亿以上,多数中小券商不足5亿;头部券商参与跟投收益率约40%,相对于其他资本金业务,投行资本化具有更高的ROE水平。
华创证券金融行业研究主管洪锦屏指出,2019年科创板开市后,另类投资子公司投资规模和业绩贡献均逐步提高。在2022年末总资产规模排名前5的证券公司另类投资平台中,国泰君安证裕和华泰创新投资的总资产在2018年末分别为10.3亿元和5.7亿元,2022年末分别增长至53.5亿元和44.6亿元。
在利润贡献方面,另类投资子公司的表现更加突出,尽管总资产占集团的比重仅有1%—2%左右,但是净利润占比远超这一数字。例如,海通创新2022年实现净利润16.6亿元,占集团净利润比重达到25.4%,中信证券投资和中金浦成的净利润占比也在某些年度超过了10%。
来源:证券时报网 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