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仍是就业“门槛”,合理吗?

中工网2024-02-06 07:48

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日前发布2023年中国人力资本报告,公布了我国最新的人力资本估算结果:我国劳动力平均年龄增至39.42岁。尽管我国劳动力平均年龄已接近40岁,但记者发现,在当下的线上或线下招聘中,“35岁门槛”仍比比皆是,甚至成为就业市场难以破解的“魔咒”。35岁现象原因何在?就业市场如何实现健康有序发展?记者采访了相关求职者、企业管理者以及劳动法专家。

调查: 招聘单位仍对 “35岁以下”情有独钟

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该报告显示,从1985年到2021年,我国劳动力平均年龄从32.25岁增加到39.42岁。其中,城镇劳动力平均年龄从33.03岁上升到39.16岁,乡村劳动力平均年龄从31.99岁上升到39.82岁。

劳动力平均年龄的增长,是否对就业招聘市场产生影响?记者调查发现,“35岁门槛”仍然横亘在求职者面前,很多单位在招聘启事中仍明明白白要求:求职者在35岁以下。

打开某线上招聘网站记者看到,在10条招聘启事中,有超过50%的招聘单位要求应聘者年龄在35岁以下,比如某高校写道:一般教师原则上在35周岁及以下,副教授原则上在40周岁及以下,教授原则上在45周岁及以下;某高新技术企业招聘商务经理要求年龄在32岁以下。

此前,甚至有单位在招聘保洁人员时都对年龄提出严苛要求,据媒体曝光,广东佛山市南庄镇机关事务所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其中要求保洁岗位:女性,年龄35岁以下,该信息在网上引发了关注和质疑。

曾在多家外资企业担任高管的周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言,在招聘销售工程师、项目经理等较基础岗位时,对年龄的要求一般都是35岁以下。

企业: 要考量 管理模式和成本

企业为何“钟情”于35岁以下求职者?记者为此采访了部分企业管理者。

“我们公司共有十多名员工,平均年龄在28岁左右。”某文创企业总经理胡先生告诉记者,从企业管理成本、管理模式出发,他们还是希望招35岁以下求职者,“有几方面原因,其一,我们是动漫文创企业,需要员工有不断涌现的创意创新思维,年轻员工可塑性强,相较而言,年龄偏大的员工没冲劲,思维固化,难以融入年轻人。其次,说实话,35岁以下劳动者用工成本更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工作满10年后可以享受10天甚至15天年休假,而工龄10年之内的职工年休假是5天,企业招聘员工,肯定希望员工在工作上多多投入。”

与此同时,多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士分析道,“如果求职者曾是行业内收入较高的中层管理人员,那么企业在招聘中要考虑到用工成本、团队结构等,宁愿从本企业提拔;如果是零售业、百货业等招聘女性从业者,可能会考虑到女职工50岁退休这个问题,如果招聘一位40多岁求职者,入职没几年就要面临退休,对企业来说不划算。此外,35岁以上的求职者往往上有老、下有小,照顾家庭容易分散工作精力,这也是企业担心的一个原因。”他们认为,员工最好是30岁左右的,便于管理。当然,对于总监级别以上的高管,企业会放宽到45岁以下。

专家: 打破“门槛” 还需转换视角

就业市场低龄化用工倾向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关人士认为,打破“35岁门槛”,需要用工单位转换视角,也需要相关部门的助力。

“招聘设35岁门槛是一种浪费劳动力资源的行为,应该被打破。”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鹏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这一现象不仅与法律不符,与国内外用工经验不符,也与现实劳动力结构趋势不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35岁门槛是年龄歧视。根据国外用工经验表明,头部互联网企业有很多超过35岁的劳动者,无论在体力、脑力等方面都不比年轻人差,而且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经验更加丰富。同时,研究表明,国内劳动力平均年龄已逼近40岁,但招聘年龄仍卡在35岁,与现实劳动力结构明显背离。

希望相关部门及大型国企作出表率,放宽招聘年龄限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用工氛围。”

人力资源专家屈辉认为,用人单位对职业属性定义的模糊性引发了招聘年龄跟风现象。“高科技企业IT程序员这类岗位,需要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创造力,招聘时对年龄有相应要求,这无可厚非。但眼下有不少用人单位,明明岗位适用不同年龄段,甚至更需要有一定经验、情绪沉稳的从业者,却跟风‘一刀切’,限制应聘者年龄,导致40岁甚至35岁以上求职者被拒之门外,这不仅是求职者的遗憾,也是用人单位的损失。企业的良性运作不应将年龄等作为硬性门槛。”

此外,在刚刚闭幕的上海两会上,市人大代表吴坚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对大龄务工人员就业服务的建议》,建议打造更加规范高效的“大龄零工市场”。在已建成的零工市场开设“大龄务工人员专场招聘”或设立招聘专区,鼓励入驻企业放宽用工年龄限制;对发布岗位的企业资质进行甄别,为大龄求职者提供更完善的劳动保障。通过在临时性、季节性用工需求大的行业积极挖掘适合大龄劳动者的岗位,打造规范高效的大龄劳动者就业平台。

来源:中工网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中工网】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