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文
很多管理者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把很优秀、能力非常强的人组织起来的时候,并不一定保证会获得最好的绩效,很有可能得到的结果是:要么一个人不表现他的能力,要么这两个人对着干。
也许我说得有些绝对,但现实是,我们虽然同意优秀的人会产生好的绩效,然而常常发生情况是,把优秀的人放在一起可能效果并不是最好。
作为个体一定要知道,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你能够胜任工作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同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条件就是,你是否愿意热情地为组织付出?
01 在相互奉献的关系中,组织才会真正发挥作用
在今天谈奉献,很多人会觉得有点不合时宜,但是我真的认为,如果你要理解组织内的关系,就要理解为奉献关系。没有奉献作为基础,组织关系是不成立的。
组织内,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付出的关系,部门与部门是相互付出的关系,上级与下级之间是相互付出的关系,在这样的相互奉献关系中,组织才会真正地存在并发挥作用。
奉献关系所产生的基本现象有:
也许你会觉得我的描述太过理想化,但如果不是这样做,组织就只是一个存在的结构,而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02 个体的成就大小,由组织系统衡量
一个人的成就是在组织系统的贡献中被衡量的。个体自己是很难被确定有成就的,个人成就实际上是由组织平台决定的。
举个例子,一个作家,看起来是个人工作者,可是你必须有一个好出版社来出版、好平台来传播、在好书店上架,然后才能让读者买到这本书。因此,你会发现,写了一本好书,如果不跟组织系统组合的话,实际上没有人会知道这本书。
因此,我常常和大家讲,你要尊重组织。当一个人面对组织的时候,组织一定比个体强大。因为有三件事情,个体是做不到的,只有组织做得到。
第一,保证目标实现。当个体实现目标比较困难的时候,如果借助组织的力量,这个目标就会比较容易实现。
第二,让人创造价值。一个好的组织就是让本不可以胜任工作的人可以胜任。组织可以做得到,个体反而做不到。
第三,可持续的基础。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一旦形成组织,你会发现,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企业的寿命可以非常长,组织可以不断地持续发展。
正如德鲁克所言,“个体无所不能,却又百无一能”。个体如果只是独立的个体,只会“百无一能”,但与优秀的组织联合起来将“无所不能”。
03 如何在组织内部建立奉献关系
我们的难题是,如何让组织关系变成奉献的关系。我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 工作评价来源于工作的相关者
组织内部的员工评价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但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方式,共同点都是,工作评价会以工作结果作为根本对象。如果想要获得奉献的关系,需要改变评价的主体以及评价的根本对象。
在这个评价体系中,最为关键的评价主体是工作相关者,只要在流程上相关的人都是你工作评价的主体。如果你的上司没有与你构成流程关系,就不需要作为你工作评价的主体。
同时,不仅仅评价你的工作结果,还要评价你的工作贡献。
举个例子,假设你把工作完成得很好,但是因为你认为别人都没有你做得好,所以你采用自己一个人独立完成的方式,虽然工作的结果很好,但是其他人因为没有机会参与工作而无所事事,我们就不能够评价你的工作很好。
2. 有效的激励政策
激励,被定义为一系列引导人们以特定方式行事的管理活动。你奖励什么样的行为,反对什么样的行为,其实都能看得出来你是不是在推进奉献和协同行为。
比如,你是鼓励一个人完成绩效,还是鼓励他既完成绩效、又帮助了其他成员的进步。如果你鼓励既完成绩效、又帮助成员进步,那么在你的价值取向中,已经包含了奉献和协同的概念。
3. 激励和宣扬组织的成功而不是个人的成功
其实在形成每个人的奉献行为时,需要一种氛围,那就是注重团队或者组织的作用。
在中国的组织习惯中不会存在多个成功人士的说法,只能够是一个人的成就,结果出现两种极端:一个是组织里只有一个人的绝对权威,其他人只是配角,不能够分享成就和成功;另一个极端就是,认为付出之后需要分享成功的人只好自立门户,结果诸侯格局尽观,无法看到长久的成功或者大的成功,这个现象真的应该让我们好好反思。
一个人可以聪明绝顶、能力过人,但若不懂得积极热心、愿意付出,不论多成功都得付出事倍功半的努力。
不肯付出的人,在组织中只会做好被吩咐的工作,愿意付出的人就算能力有限,却能带动团体,集结众人的力量,使工作加倍顺利进行。
一个好的组织里的每一个成员的第一要件是:主动关心别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