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疾而终的“小孩共和国”

王淼2024-02-04 15:23

如果说战争意味着妻离子散和家破人亡,那么,二战带给世间的重大灾难之一,便是留下了大量遗孤——这些遗孤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们或者失去父母,或者与亲人失去联系,或者因战争致残,或者被驱逐出自己的家园……他们都是深受伤害的懦弱无助的存在,而如何安置这些举目无亲、无家可归的遗孤,让他们得到关爱、受到教育并接受人道主义的救助,则成为战争期间和战争结束后,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

《小孩共和国:二战遗孤的社会实验》

[法]萨米埃尔·布雄 马蒂亚斯·加尔代 马蒂娜·吕沙 著

马雅 陈秋含 译

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小孩共和国》一书即是一部关于二战遗孤的著作。本书作者首先关注的是二战结束后的194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瑞士特罗根举办的一场重要会议,这次会议会集了当时欧美各国的教育界和慈善界精英,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战后受伤害儿童的身心重建。本书即围绕特罗根会议,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叙述,分别讲述了特罗根会议之前对受伤害儿童的救助情况,特罗根会议期间重新定义新教育模式所引发的争议,以及特罗根会议所引起的影响,从而全面概括了当时的教育救助机构的多元化与多样性。为了写作本书,三位作者翻阅了大量包括会议记录和观察报告在内的档案资料,走访了许多尚且在世的当事人,收集了诸多相关照片、电报和其他文件,可谓完整再现了二战前后国际社会对受伤害儿童进行救助的过程。

在这场全球冲突所造成的极度混乱中,对受伤害儿童的救助者既来自很多国家,背景也各有不同,其中有神父、牧师和医生,也包括不少心理学家、教师和开明的教育家。他们均秉持着一个共同的理念,即有责任去弥补战争对无辜的孩子们所造成的伤害,对孩子们的救助应该超越地缘政治的划分,超越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界限——而与各种物质救助同样重要的是,不仅要使这些受伤害的孩子受到应有的教育,更要把他们培养成和平世界未来的公民。在过去的大多数时间里,所谓“救助”,很可能象征着在以成人为主导的政治项目上披上一层儿童的外衣,孩子们的话语是被深度建构的,只是作为集体的话语呈现,孩子自身并没有属于自己的话语空间。特罗根会议的主旨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即以人道主义和新的教育模式构成救助的驱动力,尽量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自主权,让孩子们自己管理自己,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社会意识,发挥个人能动性和团队合作意识,这是建立“小孩共和国”的理念与初衷。

事实上,对受伤害孩子的救助起始于战时的西班牙,法国、英国等国家也多有参与,但当时的救助工作主要由志愿者发起,救助范围集中在物质领域和卫生领域,并未过多地考虑教育问题。随着战争的规模日渐扩大,这些救助机构或者被迫关闭,或者难以为继,直到战争后期乃至战争结束之后,国际社会已经充分认识到对受伤害儿童进行救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才有更多的国家积极参与进来,进而才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特罗根会议,号召世界各国抛开地缘政治的成见,进行一场有意义的社会实验:将二战中数以百万计的孤儿组织起来,形成属于他们的自治“共和国”,让他们肩负起各种社会职责,学习互爱和理解,“学会尊重其他文化的特别之处,感受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以过上正常的生活,重新融入主流社会。

当然,因为时代政治等各种众所周知的原因,国际社会对于“小孩共和国”的实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已经难以为继——战争结束之日,即是冷战开场之时,诚如1950年在里昂举行的国际儿童团体联合会会议主持人杰维茨基所说的那样:“‘儿童村’、儿童营、不同国籍儿童的聚集场所,不是通过话语建立的,而是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工作,将全世界儿童的团结变为具有生命力的现实。只要给孩子们提供见面的机会,他们就会知道,让各国分裂、进入对立阵营的,其实是我们这些大人。”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王淼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王淼】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