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田进 伴随着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以下简称“CCER”)市场重启,CCER催生的投资机遇以及对不同企业可能带来的影响正在吸引更多目光。
CCER是一种国家核证自愿减排机制,这一机制能够科学地度量低碳项目产生的碳减排量。通过碳市场交易,核证的减排量可以出售给其他企业,从而实现碳减排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转换。
CCER体系建设最早起源于2012年,并于2015年正式启动交易机制。2017年3月,CCER的备案申请暂停。此次重启后,CCER市场与2021年7月启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以下简称“CEA”)市场共同构成了国内完整的碳交易体系。在CCER市场的首日交易中,多家新能源企业、用能单位、林业单位、碳资产管理公司以及证券公司参与了交易,其中包括中国石化、国家能源集团和中金公司等。
与CEA相比,CCER更加突出“自愿”的特性,并且允许个人、公司、机构组织参与碳交易。岳阳林纸股份有限公司(600963.SH)的全资子公司诚通碳汇经营管理(湖南)有限责任公司参与了CCER市场的首日交易,并成功完成了5000吨碳汇的交易。
岳阳林纸董事会秘书易兰锴对经济观察报表示:“CCER市场仍处在初期发展阶段,但其对于实现生态价值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与此同时,为了推动市场的发展,我们还需要在项目方法学的进一步丰富和与欧盟碳市场互认机制等方面完善相关政策。”
|专访|
经济观察报:在CCER市场允许个人、公司、机构组织参与碳交易的背景下,CCER市场可能带来哪些机遇?
易兰锴:此前,中国生态价值的实现更多是地方层面的一些实践,比如福建三明的碳票、广东的碳普惠、贵州的林业碳票。CCER重启以后,全国范围内的生态补偿机制有了实践基础,也为长期投入生态建设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价值补偿渠道。
相比于CEA只允许特定企业在市场上交易排放配额,CCER参与的主体更为多元,肯定有利于市场交易活跃度的增加,也能够进一步促进整体碳市场的稳定乃至于繁荣。
对于生态类企业,此前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投资有了变现渠道;对于金融机构,可以看到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等都积极地参与到CCER市场中。CCER的品种对于它们而言可能是一项具备升值空间的金融品种,也是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有力尝试;对于需要控排的重点企业,可以利用CCER市场的交易获得更加灵活多样和更低成本的碳排放渠道;个人可以通过持有一些碳资产来作为理财工具。
总体上,CCER市场当前仍处在前期发展阶段,如果企业有意识地进行碳资产管理,将CEA和CCER两个品种进行有序地管理、交易、储存等,也能进一步增强企业未来的竞争力。
经济观察报:岳阳林纸选择参与CCER市场交易的初衷是什么?
易兰锴:一方面,公司拥有丰富的生态资产,已签订了近4000万亩的碳汇合作开发合同。参与CCER市场交易能够将这些生态资产更有效地转化为现金回报,从而满足盘活生态资产的需求。
另一方面,CCER市场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东部对西部区域的转移支付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在过去的多年里,国家和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及企业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进行植树造林。然而,他们面临着一个问题,即这些生态价值无法变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联合了一些科研院所,如中国林科院等,致力于探索如何计量灌木、草原、城市绿地等生态资产的价值。我们希望未来的CCER市场能够为这些生态价值的变现提供一个有效的渠道。
经济观察报:从短期和中长期来看,CCER市场可能给岳阳林纸带来哪些市场机遇?
易兰锴:短期内,我们正在按照CCER项目方法学的要求,积极制定相关项目的开发与设计,希望能够尽快为公司带来更多的现金回报。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长期的发展潜力。随着中国CCER市场的建立和碳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我们相信企业通过积极参与碳市场能够获得更好的长期收益和发展。
经济观察报:和其他行业企业或行业专家交流过程中,他们反馈了哪些问题?
易兰锴:通过和其他行业专家共同交流后,大家普遍认为CCER项目方法学仍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生态环境部去年底公布的首批CCER项目方法学包括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和红树林营造四类。如果能够在中短期内推出其他项目方法学,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参与群体,进一步壮大CCER市场。这将为中国各项生态价值提供更好的变现途径。
其次,CCER也要结合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来鼓励“碳捕捉”和“碳吸收”技术路线实践,从而进一步丰富碳减排品类以及推动更多案例的实施。
经济观察报:你如何看待CCER市场的未来需求和交易价格走势?
易兰锴:中国CCER市场处于初创阶段,未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市场体量也会逐步发展。
其次,中国碳交易市场分为碳配额(CEA)和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配额不足的控排企业可以向实施“碳抵消”活动的企业购买CCER,1:1替代配额。随着更多重点排放企业纳入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CCER市场的需求量、活跃度以及交易体量也会进一步扩大。
在价格方面,未来CCER市场的交易价格还是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首先,配额不足的控排企业在购买CCER时的抵扣额度是否能够进一步增加,此前的抵扣额度在5%至10%之间,这是一项很关键的指标。其次,CCER的品种目前仍然较为严格,遵循着极强的额外性和补偿性原则。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看CCER的品种能否实现与其他经济体,尤其是欧盟的碳市场互认机制。第三项决定性因素则是,未来参与到CCER市场交易的行业和企业能否更加丰富。如果这些因素都满足,CCER的投资价值和增值空间将进一步增强。
经济观察报:对于接下来岳阳林纸在CCER市场的交易,你有着怎样的期待?
易兰锴:一方面,公司正在抓紧对现有订单进行项目开发和交易,预计在2024年内产生一部分收益,从而实现公司多年来的生态建设利润变现。
另一方面,公司还在不断储备更多的CCER项目订单。随着公司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我们将参与到更多的项目中。除了林业碳汇项目外,我们也在尝试布局生物质等项目以及境外碳资产开发项目。随着未来CCER市场政策的不断完善和丰富,公司的交易品种和体量也将进一步扩张。
经济观察报:总体上,岳阳林纸在碳资产管理的业务布局及未来规划方面还有哪些考量?
易兰锴:岳阳林纸还是以碳资产管理为主线,并积极尝试布局碳期权的交易。我们希望通过碳资产的管理开发,实现更多经济主体和利益相关方的共赢。
例如,通过企业的碳资产开发和管理,合作伙伴可以尝试绿色金融,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此外,我们希望通过生态资产变现的案例,为地方政府提供借鉴,帮助他们降低负债、解决部分财务困难。
展望未来,按照公司的规划,我们计划在2025年底累计签约林业碳汇6000万亩。因此,接下来公司将会专注于这一战略的落地执行。同时,我们也将探索林业碳汇以外的更多生态品种,为其他品种的碳汇实践提供更多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