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林淙)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目前,上证、中证央国企指数数量已达到100条,约2018年底数量的4倍,20余条已通过IOSCO国际鉴证。其中,股票指数47条、债券指数53条,涵盖综合指数,国企改革、结构调整、重点行业、红利等主题或策略指数,以及不同期限的信用债、科创债指数,多维度表征不同领域央国企上市公司和相关证券市场表现。
近年来,上交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持续丰富央国企指数体系,助力央国企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同时也为投资者享受央国企发展红利提供丰富的投资工具,促进央国企价值发现,积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推进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并发挥其功能,服务国有经济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如近期发布的国企50、央企50、国资央企50等指数,全面反映央企国企在科技自立自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战略定位与示范效应,融入ESG评价、研发投入、行业均衡等编制要素,是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建设的创新实践之一。
同时,上交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联合国资管理公司、央国企积极开展指数编制合作,满足定制化指数需求,形成央国企资本市场服务合力。具体包括,与中国国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编制央企综合、央企股东回报、央企科技引领、央企现代能源、央企现代产业引领、央企ESG成长100等多条指数,构建中证国新央企“1+N”系列指数;与中国诚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编制央企红利、央企ESG、国企数字经济、央企科技创新指数;同时与信达证券等央企子公司合作编制信达中央企业质量50等指数。
随着指数类型的丰富以及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建设完善,上证、中证央国企系列指数市场认可度逐渐提高,引导规模可观的市场资金流向央国企上市公司。截至2023年底,跟踪基金产品数量达到44只,产品规模达到437亿元,2023年全年增长38%,其中沪市ETF产品规模达到323亿元,占ETF总规模的92%。截至1月31日,央国企指数产品规模已增长至431亿元。跟踪基金产品规模最大的为中证央企结构调整、中证央企创新驱动、中证上海国企指数,产品规模合计超250亿元。跟踪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央企科技引领、央企现代能源指数的9只代表性ETF于2023年相继上市,发行规模达到168亿元,市场热度较高。
此外,上交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发布了民企300、民企红利等民企系列指数,更全面反映多种所有制经济在资本市场的整体表现,更好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末发布的中证民企50指数,聚焦代表性龙头民营企业上市公司,设置ESG门槛指标就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等方面对民营企业进行初步筛选,再从各细分行业中选取50只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民营企业龙头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市场人士认为,由于央国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央国企上市公司低估值高股息的特征,使得央国企价值发现成为建设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重要抓手,央国企上市公司也将具备良好的中长期投资价值。
一方面,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近年来,央国企的战略支撑作用愈发明显。国务院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8万亿元,利润总额2.6万亿元,归母净利润1.1万亿元,实现高质量的稳步增长。2023年底,沪深两市央国企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38.6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50%,与全年GDP比值达到30.6%,2022年全年营业收入达到50.0万亿元,占A股总营业收入的69.6%,与全年GDP比值达到41.5%。
另一方面,央国企上市公司低估值高股息的特征明显,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央国企上市公司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金融、工业、主要消费、原材料等增长较为稳定的传统行业,同时在国计民生领域承担了较大的社会责任,市盈率通常相对较低,但分红意愿较高,中长期配置将带来较为可观的回报。中证国企指数滚动市盈率约11倍,长期低于中证全指(当前约15倍),但股息率达到2.7%,长期高于中证全指(当前约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