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时空 作者 宋燕 1969 年 5 月,河北定县电力公司在院内挖沟作业,挖到距地面大约 60 厘米的地方,发现一块石刻顶盖,掀开这块石刻,就看到一个方形洞口,顺着洞口再往里看,里面满满当当地放着很多古代的东西。
两个月的清理完成时,这座不足 5 平米的地宫里共发现 700 多件文物和 27000 枚钱币,上自汉代,下到北宋,跨度长达千年之久。地宫的四面墙壁上还有保存完好的佛教壁画。
静志寺地宫被发掘时的照片
这一年 12 月,定县兴无街大队队员们在平整土地时,又在农田里深挖出一个稍大一点的地宫,同样放满了古代器物。这里出土了 106 件文物,和四壁上的佛教壁画。
净众院地宫被发掘时
根据从地宫里发现的石函、铜函等器物上的铭刻,这两个地宫分别被命名为静志寺地宫和净众院地宫,随着对里面文物的逐个梳理,人们渐渐揭开了一段延续了许多代人的故事,一个深埋千年的秘密。
地宫出土的盛装舍利的鎏金铜棺
01
初建
关于静志寺最早的记录,来自于地宫出土的一块隋大业二年的盖形石志,石志上说“大隋仁寿三年五月,因修燕魏废塔,遂奉舍利有四”,从这段文字可以得知,静志寺早在后燕时就已存在。
后燕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由慕容垂建立的短暂政权,公元 384 年定都于中山,即今天的定州。五胡十六国时期中国北方战乱频仍,杀戮残酷,闯进中原的游牧民族先后建立了超过二十个以上的政权,平均11年便有一次朝代更替,“恒代而北,尽为丘墟;崤潼以西,烟火断绝;齐方全赵,死于乱麻”,可谓名副其实的“乱世”。
在这漫长的 150 年中,生命之脆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自东汉末期传入中国的佛教,在此时给予了民众莫大的安慰,于是无依无靠的百姓将寺庙与佛陀作为了心灵寄托,这一时期因此成为佛教快速发展的一个阶段。史载“后燕都中山(定州)时,中山寺塔林立,沙门众多”,可见其时佛教氛围之浓厚。到北魏统一北方时依然如此,《魏书·释老志》记载:“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皇始二年(397)平定后燕都城中山,致敬所迳郡县佛寺。”
静志寺具体始建于何时已无从知晓,但它最早出现的时代,我们可以推测出它曾给了周边的民众怎样的安慰。
地宫中出土的菩萨像
02
毁灭与重建
静志寺地宫与净众院地宫出土的最晚的文物,时代为北宋太宗年间,且以此时期的文物为最多。可见在被尘封之前,地面上的寺院、佛塔,共存在了 600 多年。
在这 600 年中,它们的命运如何?石志、铭文等记录显示,它们曾数次被毁。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四次灭佛运动,它们都经历了。
静志寺地宫出土了一个舍利石函,上面刻有铭文“大代兴安二年岁次癸巳”,还有一个鎏金铜函四壁刻铭“函铭云大代兴安二年十一月五日,即建大塔”。大代兴安二年为公元 453 年北魏文成帝时期,铭文的意思是,这一年,在瘗埋舍利石函的塔基上重建了佛塔。
鎏金铜函
石函与石志
重建的背景是发生于 7 年前的毁佛事件,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魏太武帝拓跋焘诏令天下禁止豢养容留僧人,若有私藏者限期交出,逾期或隐瞒不报者死刑并诛全族,几年间,“土木宫塔,声教所及、莫不毕毁”。直到 452 年太武帝驾崩,文成帝登基,下诏停止灭佛运动,佛教才在民间渐渐恢复。定州的信众们,就在文成帝即位的第二年,重修了寺院和佛塔,并在夯土中埋下了石函盛装的 4 颗舍利子。
民间信仰只要没有抑制,发展就会很快,到北魏孝文帝统治时期,北魏僧尼数量已超过 200 万人之多。平稳发展至 574 年,北周代魏之后,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一次。
北周武帝宇文邕建德三年,中国第二次灭佛活动开始,“数百年来官私佛寺,扫地并尽”。起初仅在周境也就是中国西北地区进行,到 577 年,北周攻陷邺城吞并北齐,灭佛活动扩展到北齐旧境,静志寺塔再次遭到毁坏。
石函铭文显示,这一次,直到隋大业二年(606),“至大业二年岁次丙寅十月壬午朔八日已丑,特建灵塔。”静志寺塔得以再次重建,而相关的寺庙,肯定在建塔前已经修好。
隋代石志
隋唐时期,佛教极度繁荣,从隋文帝起,多名皇帝亲自出面组织沙门译佛经、迎佛骨、建佛寺,并在地宫中封入舍利和供奉给佛陀的珍宝,其他地区也纷纷效仿。静志寺塔基地宫就是从这一时期出现的。
公元 845 年,静志寺遭遇了第三次灭佛运动——唐武宗灭佛,静志寺塔基地宫中出土的一件唐代錾花刻字银塔上的铭文记录了这一事件:“静志寺,会昌六年毁废,佛像俱焚,宝塔全除。至大中二年再置。”在灭佛后第三年“复法”时,静志寺塔再次被重修,被信众保护下来的舍利被迎回新塔,定州城内民众争相供奉,施入宝物,而刻着铭文的唐代錾花刻字银塔,就是在这次重修中,由“□寺僧众与城隍善交”为了安放舍利,专门打造供奉到塔基地宫的。
地宫出土的唐代鎏金天王像
发生于 955 年的第四次灭佛运动——后周世宗灭佛,没有被记载进两个地宫的文物及铭文中,因为,战乱已经先于周世宗一步。
03
战火后重生
一块刻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的石志记载,静志寺于后晋开运四年(947)曾被毁于战火。这一年,契丹人南侵灭后晋,“焚烧城邑,驱掠士人,街巷伽蓝悉为煨烬”,这次战争造成五代十国时期的又一次异代。
从这年开始的 20 年中,后汉代后晋,后周代后汉,宋代后周,再加上翦灭后蜀、北汉、南唐、吴越、南汉……政权的变幻让人眼花缭乱,直到宋太宗即位后,持续多年的分裂才终于结束,被战乱波及过的地方才开始恢复和平生活。
就在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也就是公元 977 年,定州僧俗重新起立石塔,并将在原塔身、地宫及塔基下发现的三处舍利重新瘗埋,众多信众也再次供奉了诸多的宝物,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出土文物,就都是这一次埋下的。
地宫出土的金漆木雕弥勒佛像
04
跨越时空的传承
一次一次被毁掉,一次一次又重建。这些重新修寺建塔的信众们,他们彼此有传承和联系吗?从出土的器物铭文来看,他们其实并不知道其他人的存在,但相距几百年的他们,冥冥中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地宫中隋大业二年的鎏金铜函铭刻,显现这年信众挖掘时,意外地发现了先民埋下的舍利:“静志寺与四部众修理废塔,掘得石函,奉舍利有四,函铭云:大代兴安二年十一月五日,即建大塔。更做真金宝碗,琉璃等瓶,上下累叠,表里七重,至大业二年十月八日内于院内。”朴素的语言没有表达出任何感情,但可以想象,发现舍利时,隋代的这些人们,该是多么感动于百多年前同乡人的共同信仰。
他们发现了先人的供奉,没有取出,又加上了自己的施舍,200 多年后,他们的后辈又惊喜地发现了他们留下的东西,《唐定州静志寺重葬真身记》记录了大中三年重修塔时的发现:“十月,因徙弥勒大像,于正面发旧基得石函二,一大一小,大函内有四珉像,金银钗钏诸多供具,内金函,函中有七宝缭绕,银塔内有琉璃瓶二,小白大碧,两瓶相盛,水色凝洁”。
有铭文的唐代石函
又过了一百多年,当太平兴国二年再次修塔时,僧众们将挖出的所有宝贝,加上自己的东西,全部封入了最后一次修建的地宫,石志上记录:“于太平兴国二年岁在丁丑五月辛酉朔二十二日三处舍利葬于地宫内,又新施到银棺子一、小金棺子三,银塔子二……”
这种无人通信的隔空传承没能再继续下去,这次瘗埋后,地面上的静志寺及塔不知在何时再次被毁,后世失去了它的痕迹。一千多年以来,地宫再没被扰动,直到1969年电力施工才被发现。
05
他们是谁
虽然不同时代间没有交流,但一次一次,修塔、埋舍利的信众们通过同样的行动,表达了同样的对人生、对世界的美好愿望。我们今天通过石志、铭文,可以看到他们中一些人的名字:比丘悟真、佛弟子张氏等 13 人、尼□□、尼悟竖、尼瑞超、尼瑞敬、尼恵□、尼□□、俗弟子韩氏、俗弟子李氏、僧□□、僧□节、俗弟子□氏……(□为已辨认不出的字)
地宫出土的定瓷法螺
这些只留下姓氏或法号的人们,把他们生活中接触、使用的最为珍贵的东西供奉出来,其中包括了净瓶、佛塔、法螺等宗教器物,也包括了碗、盏、瓷枕等日常器皿。他们还在器物上、在墙上写下了他们朴素的愿望:“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愿以此功德,普霑诸有情,同归解脱道,齐到涅槃城”“皇帝万岁、郡主千秋、风调雨顺、国泰人安”“边境安宁、四方无征战之劳,满国有丰年之瑞”……这些心愿真挚而无私,文字虽然朴素无华,却饱含着根植于人们血脉中的家国情怀,即使跨越千年,依然温情无限。
图片 | 宋燕、定州博物馆提供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子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