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成多地政府工作报告高频词

证券日报2024-02-01 07:35

本报记者 谢岚 见习记者 梁傲男

在多个省份陆续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预制菜”成为高频词。

“预制菜作为新兴消费需求,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洪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政策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

预制菜为企业转型觅得新蓝海,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通道。记者梳理发现,多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均强调了支持预制菜产业规范有序发展。

比如,重庆提出,2024年将做好“土特产”文章,壮大预制菜、柑橘、中药材、榨菜、茶叶、重庆小面六个百亿元级产业。河南提到,壮大现代食品产业集群,聚焦休闲食品、冷链食品、预制菜、酒饮品,建立“产、购、储、加、销”一体化现代食品全产业链条。

预制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去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这是预制菜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在政策支持下,多地纷纷推出预制菜行动规划,支持本地预制菜产业发展。甘肃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致力建设农业现代化大产业,加快预制菜产业发展,培育营业收入过千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00家。广西提到,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科学发展“桂味”预制菜,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

“在政府引导下,预制菜领域产品同质化等问题有望得到解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洪涛表示。

行业规范亟须进一步标准化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在懒人经济、宅经济、家庭场景等需求的催生下,预制菜行业收获颇多关注,无疑是时下风口上的产业。

但鉴于当前预制菜领域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绝大多数消费者会顾虑预制菜是否添加防腐剂、相关包装材料是否安全等问题。为了打消消费者对预制菜的顾虑,预制菜企业需要做好“透明化”。

深度科技院长张孝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预制菜相关监管措施亟须完善,要制定完善的安全体系,以确保预制菜出品质量。

“其实预制菜本身较为安全,工业化出品比‘现切现炒’更为标准化。大部分消费者对即食类和即热类预制菜存在一定偏见。”某预制菜企业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得益于现代化杀菌灭菌技术、冷链供应链体系,预制菜在不添加防腐剂的情况下可以做到长效保鲜。

目前,预制菜行业集中度较低,头部企业尚未形成明显规模优势。不过,国海证券研报称,在政策支持、经济复苏、餐饮工业化等背景下,预制菜行业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