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上调2024年亚太经济增速预期至4.5%,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约三分之二

21世纪经济报道2024-01-31 15:5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青亭 北京报道

1月3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发布最新一期《亚太经济展望》,将本地区2024年的增长预期从三个月的4.2%上调至4.5%。IMF亚洲太平洋部主任克里希纳·斯里尼瓦桑(Krishna Srinivasan)说,“与2023年一样,亚洲有望在2024年再次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三分之二。”

在发布会上说,他指出,2023年本地区的增长率估计为4.7%,高于3个月前预测的4.6%,主要是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增长强于预期。“在中国,灾后重建和抗灾项目支出增加支撑了经济增长。 在印度,强劲的内需支撑了我们再次上调增长预期。”

对于本地区2024年0.3个百分点的增速上修,他解释道,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本地区去年的部分积极动态会延续到2024年。其次,更具支持性的外部环境,尤其是美国的增长,增强了本地区的韧性。近几个月来,对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等技术的需求有所回升,这有利于韩国和新加坡等经济体。第三,中国、泰国等国家宣布了大规模的政策刺激。

不过,本地区各经济的增长前景有所差距。“在日本,我们预计增长将继续高于潜力,但会从2023年的约2%放缓至2024 年的约 1%,因为去年支持经济活动的一次性因素逐渐消退,包括日元贬值、旅游业强劲以及商业投资的复苏。另一方面,预计2024年和2025年印度的增长将保持在 6.5%的强劲水平。”斯里尼瓦桑说道。

根据IMF的预测,2025年,本地区增长将小幅放缓至4.3%,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增长的放缓。

“在通胀方面,消息也大多是积极的,这改善了软着陆的前景。”斯里尼瓦桑指出,在亚洲,新冠疫情之后的价格压力平均而言没有其他地区那么强烈,而且现在还在迅速消退。根据IMF的估计,亚洲平均通胀率将从2022年的3.8%降至2023年的2.6%,其中亚洲新兴经济体的进展尤其迅速。

“许多地区央行有望在2024年实现通胀目标。如果政策制定者保持稳定直至通胀重新稳定,今年晚些时候可能会出现货币宽松的空间。”斯里尼瓦桑说道。

但同样,亚洲各主要经济体的通胀情况并不一致。他指出,在中国,2023年通胀率仅为0.3%,主要反映了食品和能源价格下降,但也反映了核心通胀受到抑制。中国的通胀预计将在2025年逐步恢复。在日本,预计通胀将从2023年的3.2%放缓,但在2025年之前仍将保持在 2%的通胀目标之上。

斯里尼瓦桑指出,相对温和的通胀环境在2023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由于应对价格压力较小,亚洲央行需要比其他国家央行加息的幅度要少。 因此,2023年下半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超过了亚洲新兴市场的平均政策利率——这一不寻常的现象引发了亚洲货币在2023年秋季的贬值压力。

“随着美联储暗示未来降息,这些压力目前已经减轻。然而,美国和亚洲货币立场的分歧也有可能引发今年汇率大幅波动。 如果是这样,央行应避免因暂时的动荡而分心,并坚定地关注价格稳定。”斯里尼瓦桑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