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迎来技术迭代期 企业抱团寻求新运营模式

王帅国2024-01-31 11:41

记者 王帅国 充电基础设施依然是制约新能源汽车普及的一道坎。当前,充电基础设施还存在着建设不足、布局不合理、油车与满电车占位、维护不到位等情况,导致充电难;另一方面,充电慢、效率低、耗时长的问题也较为突出。

日前,公安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6.07%。其中完全依靠充电补能的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552万辆,占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76.04%。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下称“充电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859.6万台,同比增加65%。其中,公共充电桩272.6万台,占比31.7%。由此计算,目前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的比例为2.37:1,还不能很好地解决新能源车的补能问题。

为解决充电难题,政策层面不断释放利好消息,鼓励充换电基础设施下乡。同时企业层面也在加大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一批新的充换电技术在2023年里涌现出来。

快充、超充技术正热

2023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按照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创新融合、安全便捷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指导意见》明确五方面任务:一是优化完善网络布局;二是加快重点区域建设;三是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四是加强科技创新引领;五是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在加强科技创新引领任务中,《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快推进快速充换电、大功率充电、智能有序充电、无线充电、光储充协同控制等技术研究,持续优化电动汽车电池技术性能。

快充、超充技术,在2023年成为各大企业的技术竞争焦点。现在,包括特斯拉、小鹏、极氪、保时捷等在内的汽车品牌,以及华为、宁德时代等供应链企业,都在加大超充桩布局力度。

其中,液冷超充是一项被热捧的技术。液冷超充桩具体拥有充电快、兼容性强、噪音小、寿命长、运维成本低等优势特性,综合性能远超传统充电模式。另外,采用液冷超充的充电枪线更细、更轻,更方便车主尤其是女性车主的使用。

2023年4月,华为推出全液冷超充产品,主要包含充电主机和充电终端两个部分。超充主机最大输出功率720kW,液冷超充终端最大功率600kW,补能速率最快能够接近“一秒一公里”。如今,华为液冷超充技术已在全国多个地区开始落地,布局范围不断加大。华为计划于2024年在全国340多个城市和主要公路,建设10万根以上的华为全液冷超快充充电桩。

不少整车企业也在加大高压快充桩的建设。如,极氪汽车于2023年9月发布的第三代超快充桩充电功率已达到800kW。官方宣称,极充是中国第一个全系具备800V平台高压快充能力的充电网络,且极充站和极充桩全系标配大功率全液冷技术,桩端充电功率领先行业。

在超充、快充之外,小功率直流、移动充电、光储充与V2G+虚拟电厂,也成为2023年充换电市场里的热门新技术。

充换电站下乡、出海

从政策层面看,明确提出积极推动充换电基础设施下乡,以提速新能源汽车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普及;同时,为应对越来越多新能源车型集中充电时对电网造成的冲击,利用技术、电价差等手段实现有序充电,也被提上了日程。

2023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多项推动县乡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的具体意见,鼓励下沉地区加大充电网络建设运营支持力度。

对于充电基础设施下乡,各地主管部门积极响应。例如,浙江省提出到2025年浙江全省将累计建成充电桩230万个以上,乡村不少于90万个,满足400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形成城市5分钟、城乡半小时充电圈。

对于加速建设有序充电网络,也有多项政策陆续出台。2023年7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引导用户广泛参与智能有序充电和车网互动,鼓励开展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互动应用试点示范工作。

除了在国内拓展充换电设施布局,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当前,欧美等地充电桩建设仍处于早期投入阶段,中国企业可以借助先发优势、技术优势,以及相对成熟的运营经验,快速开拓海外市场。据了解,目前,包括星星充电、特来电、阳光电源等在内的数十家企业均已开展充电桩出海业务。

换电领域,合作抱团在2023年底与2024年初成为行业一大趋势。近期,蔚来汽车在换电业务上先后与长安汽车、吉利汽车、江淮汽车与奇瑞汽车达成合作。蔚来汽车表示,将与多家合作伙伴在换电标准、换电技术、换电服务网络建设及运营、换电车型研发等方面展开合作。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关注汽车产业发展,报道产业转型、车企动向等,对造车新势力、国内品牌关注较多,擅长现场采访等报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