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抗生素中间体龙头「造血启示录」

药智网2024-01-31 08:05

辽阔的医药疆土上,一颗合成生物学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近日,川宁生物发布了2023年度业绩预告:实现归母净利润9亿元至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8.70%至140.57%,扣非净利润为9亿元至9.9亿元,同比增长101.51%至121.66%,2023年度业绩创下历史最好水平。

如今的川宁生物,不仅在医药中间体领域稳固了领先地位,还成功进军合成生物学领域,欲开辟新的战场。

01

2023年度净利润翻倍,

拿下历史最好水平

川宁生物,是科伦药业旗下生物发酵产业抗生素中间体业务的主要平台。此前,为了培育这一业务,科伦药业曾将融资的四五十亿元持续为川宁生物“输血”。

2020年6月,科伦药业发布了分拆川宁生物上市的预案,目的正是为了让川宁生物成为独立主体融资,同时科伦也能将资金投入到创新药研发、加速转型。2022年12月底,川宁生物成功登陆创业板,上市首日股价涨幅高达101%。

2023年度,川宁生物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其中前三季度实现总营收35.8亿元,同比增长21.83%,实现归母净利润6.4亿元,同比增长92.65%,其中Q1、Q2、Q3分别为1.75亿元、2.15亿元、2.49亿元。

根据2023年业绩预告显示,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亿元至9.9亿元,较上年同期实现翻倍增长,意味着Q4单季归母净利润为2.6亿元至3.5亿元,再次创出历史新高。这主要得益于公司2023年利息支出减少及汇兑收益增加,财务费用同比下降。

微信图片_20240129091612.png

图片来源:同花顺财经

纵向对比往年业绩,川宁生物2023年度业绩创出了历史最好水平。这主要得益于市场需求恢复,公司主要产品销量和价格同比上涨,净利润同比上升,且公司通过积极推进绿色循环经济、饱和生产、节能降耗等工作,取得了降本增效的成果。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是评估公司流动性、运营效率以及回款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2023年上半年,川宁生物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高达10.3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36.08%,归功于“本期回款充足,贴现利率低,为缩减票据持有量,进行票据贴现,货币资金净流入增加”。

川宁生物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的极大改善,不仅体现了回款能力增强,而且这样的现金流状况还有助于公司更好地应对可能的财务风险,支持其未来的发展和扩张。

这一靓丽的业绩,或许意味着川宁生物已经具备了“自我造血”的能力。2017年至今,川宁生物对科伦药业的收入贡献稳定在20%左右。

02

进军合成生物学,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如今,川宁生物已是国内乃至全球抗生素中间体市场的领军型企业,产品涵盖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广谱类抗生素的主要中间体。

川宁生物的主业是医药中间体,主要产品包括硫氰酸红霉素、头孢类中间体(7-ACA、7-ADCA、D-7ACA)、青霉素中间体(6-APA、青霉素G钾盐)、熊去氧胆酸粗品、辅酶Q10菌丝体等。

2023年上半年,川宁生物实现总营收24.17亿元,同比增长21.84%,其中医药中间体业务实现营收22.3亿元,同比增长约22%,占公司总收入比重高达92.26%,贡献了公司约97%的利润比例。

微信图片_20240129091617.png

图片来源:交银国际

目前,抗生素中间体领域行业竞争格局已经趋于稳定、市场需求饱满、产品价格稳中有升。为此,川宁生物选择了将合成生物学打造成新的业绩增长点。

合成生物学是一种先进的制造方式,通过对生物体进行有目标地设计、改造乃至重新合成,可以实现以合成生物为工具进行物质加工与合成的新型生产制造方式,被称为继DNA双螺旋结构发现和基因组测序后的“第三次生命科学革命”。

生物合成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包括医疗保健、农业、化学品、能源、消费品、食品和饮料等,市场潜力巨大。根据Reportlinker发布的统计,2022年合成生物学全球市场规模为131.10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336.3亿美元。

“研发—选品—大生产”是合成生物学企业发展的核心逻辑,也是川宁生物在这一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

全资子公司锐康生物(即川宁生物上海),便是川宁生物布局合成生物学全产业链中的前端研发环节,主要负责选品、菌种研发和小试工艺包交付。

微信图片_20240129091620.png

川宁生物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

图片来源:川宁生物2022年年度报告

锐康生物采用前沿的合成生物学技术,打造了合成生物学和酶催化技术平台,研发产品主要聚焦在高附加值天然保健品原料和化妆品原料、生物农药、分子砌块、医美原料及动保类产品等板块。

2022年,锐康生物通过自主研发向川宁生物交付了红没药醇、5-羟基色氨酸、麦角硫因等产品。据2023年半年度报告披露,上海计划2023年将再交付3个自研产品,包括化妆品活性原料RCB112、饲料添加剂RCB114、保健品原料RCB108。

实际上,每年交付3个自研新产品的小试工艺包给川宁生物中试,正是上海的研发计划。

不难看出,川宁生物将合成生物学打造成第二增长曲线的决心。

微信图片_20240129091623.png

图片来源:川宁生物2023年半年度报告

03

初露锋芒,

国际市场双线出海

除锐康生物负责的前端研发环节外,川宁生物还在新疆落地后端规模化商业生产环节,完成合成生物学从选品—研发—大生产的全产业链布局。

2023年,川宁生物斥资10亿元在新疆伊犁巩留县投资建设“绿色循环产业园项目”,分2期建设,主要建设可年产红没药醇300吨、5-羟基色氨酸300吨、麦角硫因0.5吨、依克多因10吨、红景天苷5吨、诺卡酮10吨、褪黑素50吨、植物鞘氨醇500吨及其他原料的柔性生产基地。

根据川宁生物于2023年10月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已组建合成生物学日化市场部,目前红没药醇已形成销售约2.8吨,实现收入150万元左右。2024年合成生物基地一期项目处于产能爬坡期,预计红没药醇销量会有大幅增长,销量在80-100吨左右;基地二期项目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生产产品为诺卡酮、褪黑素等。

可以看到,目前川宁生物的合成生物学产品以化妆品原料、饲料添加剂为主,但随着未来拓展更多领域,将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微信图片_20240129091625.png

图片来源:中信建投

2024年1月,川宁生物宣布与微构工场设立合资公司,共同布局医疗级PHA原料及相关应用的开发,实现PHA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新突破。

根据协议,双方将率先于2024年即开启PHA产能合作,利用川宁生物现有产线进行PHA的生产,向全球客户提供不低于2000吨/年的PHA原料,以满足市场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PHA是潜在的大单品,可降解材料项目潜在市场空间高达万亿级。

据预测,在未来3-5年的短期市场内,PHA主要应用于不便于回收的强需求场景,如塑料袋、农用地膜、一次性餐饮具等,以每吨35000元的价格测算,2025年全球PHA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29亿元,届时全球需求量约为180万吨。

微信图片_20240129091628.png

图片来源:中信证券

除合成生物学外,海外市场也是川宁生物重要的增长点之一。

此前,川宁生物在海外的销售以抗生素中间体产品为主,出口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在20%左右。2023年上半年,川宁生物的出口收入占总营收占比为16.44%,较上年同期增加了9.3个百分点。

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硫氰酸红霉素、青霉素类中间体、头孢类中间体等现有产品,将积极争取抗生素中间体国际认证,打入规范国际市场。同时,红没药醇、5-羟基色氨酸等合成生物学产品,也将剑指国际市场。这意味着,海外市场收入仍有提升空间。

04

结语

总体来看,川宁生物已经逐渐摆脱了科伦药业的“庇护”。作为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新秀力量,川宁生物正凭借精准的战略眼光,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充分展现其未来的巨大潜力。

参考资料:

1.川宁生物财报、公告、官网

2.《20231122-医药行业:中国处方药企,破旧立新,曙光将现》,交银国际

3.中信建投证券、中信证券研报

文章来源及作者:药智网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药智网】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