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B站博主周某发布的一条质疑短期“支教”成为生意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旅游支教”因此进入公众视野。去年以来,以“支教”为名的旅游团十分火爆。在某社交平台,近三个月的相关贴文就有一万多条,各类组织发布的招募广告层出不穷。这些“支教”行程大多为一周左右,报名费千元至万元不等,地点主要是国内落后山区,大多以公益助学志愿服务展开。(1月24日 澎湃新闻)
记者调研发现,一些针对贫困地区的“支教”项目,规划好每天活动的时间地点,一般是游玩体验长于教学时间,密集的行程单和旅行社出团通知格式如出一辙;组织方名为“义工组织”,本质是商业化公司;宣称能够为参与者申请国内外名牌高校“提升背景”,“含金量”却模糊不清。
据了解,大学生和中学生是参与此类项目的主要群体,通常出于两个原因:对“功利”或“体验”的需求。记者以家长身份向某文旅机构咨询时,客服熟练地罗列着“支教”的种种好处:“学员在项目结束之后能收获官方3张证书以及公益时长40小时,可以用于提升孩子背景,对参与国内大学的‘强基计划’、国外大学申请都有帮助。”尽管时长仅有7天,费用却高达13000元。
“支教”是一项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教育和教学管理的工作,也称扶贫“支教”,旨在改善我国贫困教育现状。“支教”途径有官方和非官方两种,官方途径主要由共青团中央等组织实施,以招聘大学生为主,有长期、接力、假期支教三种,时长有1个月至6个月甚至1年以上。非官方支教由社会组织或个人发起,社会人士均可参与,时长大多7至15天。
多年来,官方组织的“支教”活动,有周密计划以及严格的选拔、培训、管理、评估机制,成效明显,获广泛好评。而非官方“支教”活动,由于组织机构参差不齐、动机多元、时间较短,效果差强人意,还有逐渐异化、变味的趋势,演变为一门不折不扣的生意。上述博主发视频质疑“旅游支教”,即为典型案例。
这种所谓“支教”,头顶公益帽子,实际功利性明显。商家以“高大上”噱头揽客,参加者以“镀金”“体验”居多;一些落后地区为拉动旅游、发展经济,也乐于支持配合。而“支教”人员与小学生接触相处一般只有两三天,除了见面、带玩、游戏、讲故事,其实做不了什么。
问题是,这类“支教”人员像走马灯似的,走了一批又来一批,刚与同学们打个照面就离开,作为活动主体的小学生能收获什么?这与其说“支教”,不如说是某些人一场特别的形式主义“公益秀”,蹭“支教”热度而已,不仅消弭活动严肃性、科学性,有违“支教”初衷,还浪费孩子们的宝贵时间和纯真感情,打乱正常学习秩序,无异于误人子弟。对此,有关部门不得不察,务必高度重视。
来源:红网 作者:徐林生